和大
專家觀點
2025 即將到來!在 AI 高成長的背景下,台灣 2025 全年 GDP 年增率仍將高達 3.26%,領先指標也保持高位,AI 將持續扮演強力的台灣景氣根基。在 AI 的加持下,市場預估 2025 年電子股獲利年增率預估高達 24%。所以在基本面的加持下,配合產業利多題材 --GB200 開始大量出貨;明年元月 CES 展、台積電法說、廣達、鴻海、緯創指標公司的旺年會,第一季台股上攻前高 24416 看法不變。
台股新聞
和大 (1536-TW) 董事長沈國榮今 (27) 日在集團尾牙表示,傳產業者這 2 年真的是非常辛苦,但度過最困難的時代,將邁向更大的發展,除了將切入半導體封裝版圖,也將拓展機器人市場。沈國榮說,目前中國是使用機器人最大的市場,相關業務將先拓展至中國,為營運添新成長動能。
台股新聞
電動車零組件大廠和大 (1536-TW) 近來傳出將切入 CoWoS 先進封裝供應鏈,也將多元拓展機器人業務版圖,和大董事長沈國榮今 (27) 日主持集團尾牙時證實,預計 2025 年第一季推出 CoWoS 機電設備原型機,9 月在半導體展亮相,10 月起開始出貨,接著迎來出貨爆發潮相當可以期待。
專家觀點
近期美股頻頻創高,但台股卻遲遲跟不上美股,算算台股 9/26 指數位置在 22858;今天 12/13 指數在 23000 附近,台股橫向區間整理已逼近 3 個月,難道台股真的沒有年底作帳行情?還是連明年元年的封關行也沒有了嗎?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要清楚一件事情,股價終將回歸基本面!台股基本面非常好,11 月營收創歷史新高、外銷訂單持續高年增、未來營收不會差。
專家觀點
黃仁勳大力看好機器人產業未來,其中 3 種是最有量產潛力的,第一就是汽車,自動化駕駛,人類已經用了將近 200 年時間打造一個適應汽車的環境。第二是無人機的部分,因為天空仍非常寬敞,還沒有大量載具。第三就是人形機器人,畢竟人類已經打造出專為人而存在的環境和基礎設施。
台股新聞
〈匯率因素,指數跌不意外!〉台股指數今天下挫 269 點,成交量萎縮至 3092 億元,指數下跌不用感到意外,因為星期六陳智霖老師直播就已經說明,台幣匯率因素權值股不太容易漲,而個股行情有利會漲到 1 月份的邏輯是哪些?簡單敘述以下這些條件,第四季是季節性優勢,台灣外銷接單出口表現至明年第一季都沒有問題,美國經濟數據強勁,加上 11 月份開始大量實施庫藏股,了解這些原因之後,今天下跌你認為是不是機會?〈債券有配置不怕震盪!台股你需要盤中指引!〉星期六直播以及昨日最新的文章都跟大家透露,川普指定鷹派的財政部長上任,美債殖利率出現明顯下滑,今天投資等級債持續性的大漲,靠近 4.5 附近的美債殖利率,為何老師強調是佈局投資等級債的機會?除了剛剛提到的美國經濟強勁之外,到明年上半年,美國財政部目前發債計劃,也不會造成大量的供給,投資等級債配息優於美國政府公債,有配置領息你就不會怕股市的震盪。
專家觀點
特斯拉 23 日公佈財報與未來營運展望,超出市場預期的好,平價車款壓低至 3 萬美元以下,將有助大幅擴大市佔率,在未來營運利多刺激下,特斯拉股價 23 日漲 12%,24 日繼續漲 17%,漲幅非常驚人。在特斯拉營運看好利多加持下,台廠車用概念股部分,後續也值得留意。
台股營收
本次公布7月營收一覽截至台北時間2024年8月21日07:55,彙整前一日公布7月營收的中小型公司(資本額<50億),共計1931家。下方分別以公布當日的年增率及月增率做前三名排行:本次公布營收年增率前3名成長排行 公司名稱 月營收 YoY 和大-汽車工業 5.05億 -4.3% 本次公布營收月增率前3名成長排行 公司名稱 月營收 MoM 和大-汽車工業 5.05億 -32.2% 7月已公布營收一覽截至目前,已公布7月營收報告(資本額<50億)的家數累計達1931家。
專家觀點
台北自動化大展將於 8/21-8/24 展開,屆時機器人將有更多利多題材,在週未至下週一,應該陸續會有更多機器人概念股的消息出來。從盤面上觀察機器人概念股,其實開始出現低位階股輪漲的格局,像中光電 (5371-TW)、友通 (2397-TW)、和大 (1536-TW)、維田 (6570-TW)、新漢 (8234-TW)、廣明 (6188-TW)、鴻準 (2354-TW),這些都算是跌幅較深,且位階屬於低檔的個股。
專家觀點
生產者物價指數低於市場預期,美股全面收紅大漲,市場反應給予通貨膨脹減緩正面看待。台股大盤繼續漲 230 點往上挑戰季線,量 4090 億仍沒有放大跡象,顯示追價意願保守,在 CPI 和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公佈之前,大家觀望心態仍濃厚。市場焦點主流部分,仍是半導體設備供應鏈和機器人概念股。
台股新聞
汽車傳動系統製造廠和大 (1536-TW) 今 (12) 日指出,近期連續接獲新客戶訂單,尤其將獨家供應美國新電動車大廠 8 年長單;此外,持股 50% 的轉投資和府建設蹲點 3 年,嘉義大埔美大智匯建案完銷交屋,挹注破億元營收,未來目標每年推一案的目標,為科技菁英打造高質生活智慧宅。
專家觀點
超微晶片業務表現亮眼,GPU 供應維持吃緊到 2025 年,顯示雲端供應商對超微的晶片需求仍然強勁。超微更上調今年 GPU 營收到超過 45 億美元,比今年 4 月的預估 40 億美元大幅調升。如果晶片業務需求不強,不可能調高整年財務預測。超微的晶片都是台積電代工,而台積電在全球陸續擴廠,這表現的都是半導體供應鏈繼續旺,當然也會旺到半導體和 CoWos 先進封裝設備。
專家觀點
大盤 7/30 一早開低走低,11 點後開始拉到平盤之上,收盤漲 59 點,很多股票從跌變成漲,台股現階段兩大題材,機器人概念股 + Cowos 先進封裝設備,如何掌握?AI + 機器人其實站在人類技術革命的風口浪尖上,過去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讓人類生產力大幅躍升,也提升人類整體生活水平,當然也讓公司營收和股價指數持續向上。
專家觀點
美股四大指數除了道瓊收小漲以外,其餘費半、納斯達克、標普 500 通通收黑,但其實還有羅素 2000 指數是收漲,四大指數有的跌破季線,有的大跌,但羅素 2000 連月線都沒有碰到。所以這其實不是崩盤,而是資金從大型股輪動到中小型股的資金輪動。
專家觀點
特斯拉公佈第二季財報,雖然市場認為表現不如預期,受到比亞迪等強大競爭對手衝擊,特斯拉不得不降價拼營收和市佔,導致電動汽車部分利潤率下降。另一侵蝕利潤的原因就是擴大 AI 軍備的資本支出,也讓營運成本增加。雖然電動汽車遭遇強大競爭導致利潤下降看似利空,但其實隱藏一潛在利多。
專家觀點
台股本周從 7/16 當天回補了大盤空方缺口,卻沒有完全站上且成交量不夠五日均量,大華國際分析師張志誠表示,這就已經確定台積電 (2330-TW)、鴻海(2317-TW)、廣達(2382-TW) 這些前波領軍的權值股市場顯然不敢追價,故至少是還在整理階段。
專家觀點
上週大盤收盤表現出乎意料,本應強勢收尾的市場卻出現下跌。大華國際證券分析師張志誠表示,台北股市上周最後一個交易日雖然下跌,但早在數天前他就已提醒過,指數在 24,000 多點時,下跌 1% 即約 240 點,而 2% 的跌幅將達 500 多點。
專家觀點
今日台北股市成交量達到 5,130 億元,指數最終上漲至 24,000 點以上。大華國際分析師張志誠指出,值得注意的是,台積電 (2330-TW) 和鴻海 (2317-TW) 今日表現平平,甚至略有回落。但是,資金流向了其他中小型成長股,尤其是 6 月份營收成長的公司。
台股強漲至本週,終於迎來了比較可見的整理幅度,這對台股後續發展其實是很重要的穩定因素,因為適當的整理可以讓股票擁有更多上漲空間,同時也能減輕投資人的心理壓力,不然每天都在漲、每天都在漲,看久了投資人就會有「那會不會突然崩盤?」的退縮感,這樣小幅度整理,等於給了投資人安心感,後續也會比較願意入場。
台股營收
和大(1536-TW)今天公告2024年6月營收為新台幣7.44億元,年增率45.09%,月增率73.09%。 今年1-6月累計營收為31.34億元,累計年增率-10.35%。 最新價為71元,近5日股價上漲22.85%,相關汽車工業上漲0.07%,股價漲幅表現優於產業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