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信
歐亞股
穆迪信評 (Moody’s) 周五 (24 日) 將法國債信評等展望從「穩定」調降至「負向」,並對法國不斷膨脹的公共財政支出提出警告,也凸顯法國少數派政府推動預算案的難處。穆迪在聲明中說:「展望調整為負向,反映法國政治圈分裂影響立法機構運作的風險日益升高。
美股雷達
由於美國因政府撥款問題陷入停擺超過三個禮拜,歐洲信評機構 Scope Rating 周五 (24 日) 宣布把美國債信評等調降一級,這比最高評級低了三個級距,也比美國三大同業的評級相比低了兩級。Scope 總部位於德國柏林,規模較大的對手包括美國惠譽 (Fitch)、穆迪(Moody’s)、標普全球(S&P Global),以及晨星(Morningstar) 旗下位於加拿大的 DBRS。
歐亞股
標普全球信評公司 (S&P Global Ratings) 周五 (17 日) 將法國債信評等調降一級,並警告政治不穩定性將把政府修復財政的努力置於風險之中。由於信評機構通常會事先安排好更新評等的時間,標普這次突襲式宣布降評,令人意外。標普將法國信評從「AA-」降為「A+」,不過展望從「負向」上修為「穩定」。
歐亞股
繼標普全球 (S&P Global) 之後,穆迪 (Moody"s)、惠譽 (Fitch) 周五 (26 日) 也調升西班牙的主權債信評等,認肯西班牙的經濟實力。西班牙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優於初估值,也勝過許多歐元區成員國,所有產業全面擴張,失業率也降到 2008 年初以來的低點。
美股雷達
信評機構「標普全球」(S&P Global Ratings)周一 (18 日) 宣布美國債信評等不變,表示雖然美國財政將因近期通過的「大而美」減稅和支出而受影響,但由於關稅收入減緩一部分的財政衝擊,因此並未調整美國信評。身為全球三大信評機構之一的標普全球對美國的長期信用評等維持在「AA+」,短期信用評等維持在「A-1+」,長期信評展望也維持在「穩定」(stable)。
美股雷達
繼上周五調降美國主權債信評等後,穆迪信評 (Moody’s Ratings) 周一 (19 日) 調降美國多家大銀行的存款評等,摩根大通 (JPM-US)、美國銀行 (BAC-US)、富國銀行 (Wells Fargo)(WFC-US) 等都在降評之列。
美股雷達
穆迪信評 (Moody’s Ratings) 周五 (16 日) 以政府債務增加為由,宣布摘除美國的 AAA 債信評等,象徵美國失去國際三大信評機構最後的 AAA 債信評等,對此白宮痛批穆迪的決定是「政策操作」,還說穆迪分析公司 (Moody’s Analytics) 的經濟學家 Mark Zandi 長期批評白宮政策,已經沒人相信他的分析。
美股雷達
穆迪 (Moody’s) 周五 (16 日) 宣布,美國債信評等已從「Aaa」調降一級至「Aa1」,理由是政府債務增加及利息負擔加重,此舉代表美國已失去最後一個由國際三大信評公司給予的最高信評。穆迪從 2023 年 11 月起就把美國的信評展望降至「負向」,代表 12 個到 18 個月內都在降評的觀察名單中,這次降評後,穆迪給予美國的信評展望是「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