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
美股雷達
根據《CNBC》報導,英特爾 (INTC-US) 周一 (25 日) 在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的文件中警告,川普政府近期宣布取得公司 10% 股權的協議,可能引發投資人、員工、客戶及國際合作夥伴的「不利反應」,並對公司股東與未來業務造成風險。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 (25 日) 在社群媒體平台 Truth Social 表示,政府入股英特爾 (INTC-US) 的舉措將為美國帶來更多資金與就業,他並強調未來將持續推動類似交易。他寫道:「我一毛錢都沒花,這筆投資價值約 110 億美元,全數屬於美國。
美股雷達
根據《彭博》周二 (19 日) 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才公開呼籲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下台,不到兩周後情勢急轉直下,陳立武如今反而有望獲得美國政府與日本軟銀集團 (SoftBank) 的資金挹注,為這家陷入困境的晶片巨頭注入新動能。
《CNBC》周一 (11 日) 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T)日前刊登知名創投人士莫里茲 (Mike Moritz) 的專欄,呼籲英特爾 (Intel) 董事會支持執行長陳立武(Lip-Bu Tan),並批評美國總統川普上周要求其辭職的行為是「拙劣的霸凌」。
根據《彭博》周五 (8 日) 報導,英特爾 (Intel) 執行長陳立武 (Lip-Bu Tan) 上任僅 5 個月,就遭美國總統川普點名要求辭職,理由是存在所謂「利益衝突」,但川普並未提供任何證據。這番言論引發外界對英特爾轉型計畫的新疑慮,消息一度拖累股價下跌,不過周五盤前出現買盤回流,顯示投資人暫時並不預期陳立武會離開公司。
美股雷達
美國總統川普突然點名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陳立武涉及高度利益衝突,必須立即辭職。陳立武 7 日發文表示,關於他過往職務的資訊有很多錯誤,董事會全力支持為公司轉型,並稱英特爾正與美國政府溝通,解決已提出的問題,並確保他們掌握事實,並且全力支持總統川普推動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的承諾。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周四 (24 日) 報導,美國聯邦法官本周三駁回股東對晶片大廠英特爾 (INTC-US) 提起的詐欺訴訟,該訴訟指控英特爾隱瞞其代工業務的問題,導致股價單日暴跌 320 億美元。不過法官裁定,英特爾並未延遲揭露財報訊息,相關資訊亦未構成誤導。
美股雷達
《CNBC》周四 (29 日) 報導,現年 65 歲的半導體業界重量級人物陳立武 (Lip-Bu Tan),在 2025 年 3 月中接任英特爾 (INTC-US) 執行長。他不僅曾擔任 Cadence Design Systems 執行長長達 12 年,也曾投資中國的中芯國際 (00981-HK),並坐擁與全球半導體企業關係緊密的 Rolodex 通訊錄。
美股雷達
近期,一篇題為《華裔高管斗不過印度人的歷史,被 AI 終結了》的文章在社群媒體引發關注,該報導指出,隨著人工智慧 (AI) 時代的到來,矽谷的權力格局正在經歷一場顯著的轉變,曾經由印度裔 CEO 主導的局面,正被華裔高管的崛起所改寫。報導指出,美國四大晶片巨頭——輝達 (NVDA-US)、AMD(AMD-US)、博通 (AVGO-US) 和英特爾 (INTC-US) 的 CEO 都已由華裔擔任。
台股新聞
祥碩 (5269-TW) 今年受惠大客戶超微 (AMD-US) 的 PC 市佔率持續提升,代工業務強勁成長,也拉抬 USB4.0、PCIe Gen4 等規格滲透率提升,加上併購 Techpoint,也將挹注全年營收與獲利,法人預估,祥碩今年營收將挑戰百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美股雷達
剛剛經歷了 1971 年上市以來最糟糕的一年,英特爾 (INTC-US) 在 CES 2025 上宣布推出新晶片,希望能扭轉命運。英特爾計畫在 2025 年及以後繼續強化其人工智慧個人電腦產品組合,目前正在向客戶提供領先的 Intel 18A 產品樣品,預計將於 2025 年下半年開始量產。
台股新聞
〈CSP 巨頭大幅增加資本支出〉美國四大雲端服務業者 (CSP) 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 因應 AI 應用的快速發展,紛紛加大資本支出,建設資料中心並大規模購入輝達等公司的高性能 GPU,以支持其生成式 AI 和雲端運算需求,AI 時代下對數據處理能力和高速傳輸需求的急速增長,為了降低能源損耗,全光網路 (All-Photonic Network,APN) 技術也正在崛起,透過光訊號全面取代電子訊號,提升傳輸速度的同時還能顯著降低能源消耗,目前 APN 由日本電信龍頭 NTT 發起的 IOWN 全球論壇主導,已獲得微軟、Google、Intel 等 152 公司支持,預計將成為未來全球網路建設的重要支柱,台灣的光纖和網通相關企業也將從這一趨勢中受益。
台股新聞
〈AI PC 市場競爭加劇〉AI 技術的發展逐漸推進,2025 年 AI PC 市場的競爭將迎來激烈角逐,各大巨頭正為搶佔 PC 換機潮的龐大市場而奮鬥,高通、英特爾、AMD、聯發科 (2454-TW) 與輝達等,紛紛發布各自的 AI PC 處理器平台,這場競爭的核心在於如何提升 PC 的 AI 處理能力,以滿足用戶對智能應用的需求。
台股新聞
高通 (QCOM-US) 近日傳出停產 Windows 驍龍 X Elite 開發者套件,原因是該產品並未達成其一貫的高標準,並承諾將退款給所有已購客戶;此次事件被外界解讀為高通進軍 PC 市場的再次失利,恐打擊 WoA 陣營士氣,也為日前剛成軍的 x86 生態系捎來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