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美股雷達
英國金融時報 (FT) 報導,包括鴻海 (2317-TW)、英業達(2356-TW)、戴爾(DELL-US) 和緯創 (3231-TW) 在內的輝達供應商,已經突破之前阻撓輝達 (Nvidia)(NVDA-US) 旗艦人工智慧 (AI) 資料中心機架出貨的技術障礙、進入擴產階段,將助輝達邁出促進全球銷售的重要一步。
台股新聞
美國昨天休市,台股今 (27) 日面臨端午連假前漲多賣壓沉重,加上美國川普關稅政策反覆不定,市場投資人觀望氣氛濃厚,加上盤面上缺乏上攻主流股,僅化工、玻璃、ABF 載板受惠日廠供貨拉警報,股價受激勵上揚,終場收 21,336.54 點、跌逾 200.03 或 0.92%,無力上攻 5、10 日線後,反而向下靠攏月線,成交量小增至 3,116 億元。
台股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上周五 (23 日) ,宣稱將從 6 月起對歐盟徵收 50% 關稅,加上台股限空自今 (26) 日起退場及美股休市一天,台股今天開低後震盪,台積電 (2330-TW) 開盤下跌震盪後回平盤,聯發科 (2454-TW) 早盤跌逾 1.5% 以上,加上電子與金融股走弱下,指數震盪疲軟,顯示台股此波反彈逾 4000 點後,進入高檔震期川普除了聲稱將自 6 月起對歐洲商品課徵 50% 關稅,並揚言對非美製 iPhone 徵收 25% 額外關稅,連帶衝擊包括蘋果及三星等電子品牌,雖然川普隨後表示將延後對歐洲商品課稅至 7 月 9 日,讓上周五美國四大指數下跌。
台股新聞
全球量子電腦正邁入商業化前夕,IBM、Google 等科技巨頭相繼推出超導體處理器平台,2025~2027 年間將進入初步商用應用階段,涵蓋新藥模擬、金融演算與最佳化計算等領域。然而,隨著 Shor 演算法對質因數分解問題的有效破解,傳統以 RSA 與 ECC 為基礎的加密架構,將面臨挑戰,在金融交易、身份驗證、區塊鏈與政府機構中廣泛使用之非對稱加密演算法,正逐步暴露於量子計算所帶來的資安風險之下,市場對具備「量子防禦能力」之晶片架構與硬體級金鑰解決方案需求日益殷切。
美股雷達
根據《路透》報導,兩位知情人士透露,台灣電子代工龍頭鴻海 (2317-TW) 是新加坡半導體封裝與測試公司聯合科技控股(UTAC)的潛在競購者之一,此交易估值可能約為 30 億美元。UTAC 由北京私募股權公司智路資本(Wise Road Capital)持有,並已聘請國際投行傑富瑞(Jefferies)負責出售流程,預計本月底前接收不具約束力的報價。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今 (23) 日代子公司 Belkin Echo Holdings LLC 公告處分智慧用水設備品牌 Phyn 股權,交易金額不超過 2490 萬美元 (約新台幣 7.5 億元) 處分利益不超過 1861.6 萬美元 (約新台幣 5.6 億元)。
專家觀點
【台股終結連四週上漲】台股本週受到穆迪摘掉美國最高信評以及美債殖利率衝高影響,是終結了週 K 線連續四週的上漲,最終本週以下跌 191 點 /-0.88% 做收,而下週美股與台股將輪流休市,美股週一 (5/26) 因陣亡將士紀念日休市一天,而台股週五則是端午節休市,可以預期下週的量能會出現急凍,指數不會有大幅衝高機會,而從技術面的角度來看,5/12~5/16 這週是這四週反彈的單週最大量,因此可以這根長紅 K 的 1/2 與低點來看,若在 21425 之上,則是強勢整理,21425~20996 點則是強勢偏弱整理、若跌破 20996 點就要注意行情出現較大幅度的回檔。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暨鴻華先進 (2258-TW) 董事長劉揚偉今 (23) 日表示,沙國電動車合作案順利進行,未來也將依照進度在當地設立零組件產能;至於汽車關稅議題,他則認為,只要公平都樂見其成。針對汽車進口關稅、貨物稅等議題,劉揚偉認為,就像對等關稅,如果進來沒有關稅,對方也沒有關稅,這就是公平的,公平競爭才是健康的,這個情況下樂見其成。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旗下鴻華先進 (2258-TW) 今 (23) 日召開股東會,除了承認去年財報外,也通過辦理現增參與海外存託憑證 (GDR) 案,董事長劉揚偉表示,未來也不排除引入策略夥伴股權合作。劉揚偉在股東會後受訪時表示,未來會導入策略夥伴,也有可能在股權上的合作,但這個夥伴第一個要理念一致、第二個要有協同效益 (Synery)。
台灣政經
總統賴清德今 (23) 日出席「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夥伴論壇」。賴清德表示,儘管台灣在晶圓製造是全球第一,但仍須和全球半導體產業鏈串聯合作,他也憂心目前中國在太陽能面板、顯示器、汽車等成熟製程產量大,低價傾銷已造成全球產業上的問題,半導體也會面臨傾銷困境,若不面對,將會越來越嚴重。
美股雷達
《金融時報》(FT) 週五 (22 日) 報導,蘋果主要供應商、台灣科技巨頭鴻海計畫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投資 15 億美元,興建一座顯示器模組工廠,有助於協助其長期合作夥伴蘋果推進製造基地「去中化」的策略,進一步強化在印度的供應鏈布局。即便面對美國總統川普呼籲製造業「回流美國」的壓力, 蘋果強化「印度製造」,蘋果供應鏈鴻海持續加碼印度市場。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旗下鴻華先進 (2258-TW) 今 (23) 日召開股東會,董事長劉揚偉表示,鴻華上市至今 1 年半,目前還在投資階段,但隨著車款前進美國、大洋洲等海外市場,公司目標上市 5 年內轉盈。劉揚偉表示,鴻華自 2023 年 11 月上市以來,團隊開發出很多產品,Model C 已經賣了 1 萬多台,客戶反應相當不錯,今年下半年在北美開賣,跟日本三菱的合作明年第三季也會在大洋洲看到,都是非常重要的突破。
台股新聞
美銀美林於周三 (21 日) 發布報告指出,2025 年的台北國際電腦展 Computex 確認了三大趨勢:人工智慧 (AI) 需求強勁、AI 硬體供應鏈瓶頸緩解,以及機器人革命即將來臨。英特爾 (NVDA-US)、聯發科 (2454-TW) 等科技大廠均在 Computex 2025 中展示公司下一代 AI 解決方案,顯示 AI 產業已從實驗階段邁向大規模部署。
台股盤勢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支持的稅改法案引發市場對美國財政赤字的憂慮,30 年期美債殖利率再度飆上 5% 美股昨日四大指數全數下挫,台股今 (22) 日也開低,一度跌至 21640 點,跌幅 160 點,失守五日線大關,預計今日成交量 2400 億元,較昨日收斂。
台灣政經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旋風來台,除了宣布將在北士科興建全新台灣總部,也宣示台灣已成「AI 樞紐」,輝達將與台積電 (2330-TW)、鴻海 (2317-TW) 與國科會合作,共推 AI 基礎建設。對相關細節,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 (21) 日僅表示,目前已有和輝達溝通過,但細節尚需討論。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於 2025 GTC Taipei 大會期間發表多項數位健康事業創新成果,涵蓋 AI 護理協作機器人、智慧醫院數位孿生場域建置,以及對全球開源醫學影像平台 MONAI 的 AI 模型技術貢獻。面對高齡社會與日益嚴峻的護理人力短缺挑戰,鴻海攜手臺中榮民總醫院、川崎重工 (Kawasaki),共同研發 AI 護理協作機器人「Nurabot」,搭載由鴻海研究院自研的繁體中文 AI 大型語言模型 FoxBrain,支援文字轉語音(TTS)、語音辨識 (ASR)、自然語言處理 (NLP),透過鴻海數據中心部署。
台股新聞
鴻海 (2317-TW) 發言人巫俊毅今 (21) 日表示,鴻海在半導體發展聚焦 IC 設計、封裝等二大領域,同時持續推展全球布局,目前廠區、辦公室數量較去年增加逾 1 成,更是首度進入非洲地區。巫俊毅今日出席證交所舉辦的「臺灣智慧科技島」業績展望會,他表示,疫情期間曾發生半導體短缺的現象,所以大家一直在擴充產能,尤其是成熟製程部分,未來 1-2 年有 10 幾座廠開出,這一塊產能一定是夠的,因此晶圓代工這一塊不是鴻海發展重點。
美股雷達
為擺脫中國供應鏈依賴、對抗地緣風險與關稅壓力,蘋果 (AAPL-US) 正加速將生產重心南移。其合作夥伴鴻海 (2317-TW) 近日也宣布,將斥資 15 億美元擴建印度產能,成為蘋果全球「去中化」戰略的關鍵助力之一。然而,這場看似充滿希望的印度供應鏈轉移,背後卻隱藏著印度品質、技術與政策風險交織的多重風險,考驗著鴻海的能力與極限。
台股盤勢
台股今 (21) 日早盤上漲表態後,一路走高,終場受惠電子、金融權值同步上攻,收在 21803.91 點,站上五日線,漲幅達 277.88 點,成交值 2970 億元,與昨日相當。權值股普遍走強,台積電 (2330-TW)(TSM-US) 今日最高點衝上 999 元,但最後一盤因賣壓調節,終場收在 990 元,小漲 1%,鴻海 (2317-TW)、聯發科 (2454-TW) 分別上漲 1%、2%,廣達 (2382-TW)、台達電 (2308-TW)、聯電 (2303-TW)(UMC-US) 漲幅更強勢,至少 2% 起跳,為大盤走勢增溫。
專家觀點
想知道未來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我們的生活會變成什麼樣子?答案就藏在今年的 COMPUTEX 裡!今年的 COMPUTEX 盛會,不僅是全球科技業的年度嘉年華,更是台灣在全球 AI 浪潮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最佳證明!輝達、Intel、聯發科、鴻海等業界龍頭紛紛展示最新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