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稅
台股新聞
財政部統計處今 (12) 日公布最新稅收統計,7 月全國賦稅收入 2,165 億元,年增 11.5%,累計今年 1 到 7 月實徵 2 兆 3,511 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633 億元,與股市連動的證交稅實徵 1,746 億元,7 月單月實徵 315 億元,年增 41.1%,為歷年同月次高,為連續 15 個月達雙位數正成長。
台股
日圓兌美元近期逼近 160,台銀日圓現鈔賣出價今 (24) 日見到 0.2063,再寫 34 年新低價。在日元貶值的趨勢下,外資在日本的投資連年增加,據 2023 年度財務省・日本銀行的「國際收支統計」,台灣對日本的直接投資金額高居全球前十,可預期台灣對日投資將會受到更多關注,理解日本最新稅務動向,要掌握兩大重點。
台股新聞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20 日舉辦「網紅看過來,一堂網紅必修的稅法課」論壇,說明網紅收入來源複雜且可能非單一管道,比如 8 種類型就分別對應到不同的課稅方式,呼應財政部曾表示將針對網紅課稅設計問答集,該場活動讓納稅人清楚所得類型、了解課稅規定,以降低徵納雙方爭議。
美股雷達
外媒週四 (13 日) 指出,美國前總統川普提出實施「全面關稅政策」的提案,該政策最終將使美國能夠取消所得稅,這意味如果川普在 11 月大選擊敗拜登,川普將採取更保護主義的立場。經濟學家和其他分析師對此提出了批評。消息人士指出,在與眾議院和參議院共和黨人分別舉行的會議上,川普批評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並建議提高「關稅」以取代「美國所得稅」。
台股新聞
正值 5 月報稅季,薪水階級收入都要繳稅,荷包也瘦了不少,有位工程師在社群平台曬今年所得稅高達 335 萬!這名網友表示,在知名科技大廠工作十幾年,當年的小工程師不用繳還能退稅,接著到需要繳一台國產車的稅,前幾年稅金更從國產車升級成進口車,直到今年,更迎來人生稅務高峰。
台股新聞
5 月報稅季,隨著台灣高資產族群人數成長,以及稅務新制上路,國泰世華推出《2024 重要稅負指南》,協助客戶妥善進行資產配置與稅務規劃,國泰世華提醒,高資產客戶進行投資理財或資產配置時,可善用免稅額度,並比較最低稅負稅率,依據這二大要點來慎選金融工具,將可有效降低所得稅負擔。
台股新聞
原來編列要花的錢沒花,超過 4 年會被要求補稅?財政部北區國稅局指出,機關團體經主管機關查明同意之結餘款,應於次年度起算 4 年內依使用計畫執行完畢,才符合免稅,若要變更用途或金額,仍以 4 年為限。未依限使用完,將就當年度全部結餘款依法課稅。
基金
113 年度繳稅季來了,在投資基金的時候,報稅也大有學問。無論是基金配息還是資本利得,選擇不同的課稅方式都會影響你的稅務負擔。本文將探討基金種類、投資地域以及相應的課稅規則,快來一探究竟!1. 基金配息如何報稅?配息的部分如何申報其實很簡單,要看基金「投資標的所在區域」。
台股新聞
財政部長莊翠雲今(20)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進行報告及備詢。因應行政院周五將召開物價穩定小組會議,立委針對電價提出質詢,莊翠雲表示,電價部分是電價審議會決定,電價是否影響物價,會納入物價小組考量評估,若行政院對原物料大宗物資減稅,財政部一定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