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PUTEX〉
熱門關鍵字
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即將於周二 (20 日) 正式開展,台灣電腦品牌微星 (2377-TW)、技嘉 (2376-TW) 與華碩 (2357-TW) 展示最新 AI PC 生態系統產品與應用創新。行業重點包括首款 500Hz OLED 電競螢幕、支援即時人體偵測的 QD-OLED 顯示器,以及智慧戒指等智慧穿戴新品,展現台廠在 AI 運算與創新應用的全面布局。
台股新聞
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本周旋風來台,將於 5 月 19 日 COMPUTEX (台北國際電腦) 上開講。法人表示,此次黃仁勳演講主題備受矚目,預計將揭示從 GB300、機器人、CPO(矽光子)、AI 議題,特別在輝達推出 CPO 交換器後,打破傳統網路架構的頻寬,為 AI 超級電腦帶來顛覆性變革,台廠 CPO 有望再掀起一波題材受惠。
台股新聞
技嘉 (2376-TW) 將於 COMPUTEX 2025 期間展出全球最快的 500Hz QHD OLED 電競螢幕 FO27Q5P,以及全球首款 27 吋 4K 240Hz OLED 螢幕 MO27U2,搶攻高階螢幕市場。並將以「LEADING EDGE」為主題,展示涵蓋 AI 筆電、桌機、主機板及顯示卡等全方位 AI 運算產品線,展現在人工智慧時代的技術實力。
台股新聞
宏碁集團子公司倚天酷碁 (2432-TW) 今 (16) 日宣布將於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2025)發表 Acer FreeSense Ring 智慧戒指與 AI 翻譯耳機「宏碁譯秒聽」兩款新品,亦將同步展出電動滑板車與電動輔助自行車等智慧移動產品。
台股新聞
PC 品牌微星科技將於 COMPUTEX 2025 推出橫跨 AI 筆電、桌機、掌機、顯示器與周邊多款創新產品,其中最受矚目的是全球首款搭載即時人體偵測功能的 27 吋 QD-OLED 電競顯示器 MPG 271QR QD-OLED X50。
台股新聞
電電公會今 (15) 日舉行會員代表大會,並選出鴻海 (2317-TW) 董事長劉揚偉當選新任理事長。劉揚偉強調,未來公會將透過 AI 平台化策略,打造全新產業生態系,期待與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合作,近期黃仁勳來台演講,是否會與黃聚餐? 劉揚偉說,一定會見面吃飯! 強調聚餐地點屆時將在「老地方」與黃仁勳餐敘。
科技
中保科 (9917-TW) 今 (14) 日公布最新獲利資訊,2025 年第一季稅後純益 7.06 億元,每股純益達 1.59 元,中保科技集團也宣布,將首度參加 5 月 20 日起日的 COMPUTEX 國際電腦展,並持續聚焦「Smart City All in One」為概念主軸,展出創新的「AI 無人機平台」技術以及首款 AI 虛擬警衛「信賴哥」,展現中保科在 AI 智慧城市的全方位解決方案。
台股新聞
PC 品牌技嘉 (2376-TW) 今 (14) 日表示,技嘉全新旗艦 AI 筆電 AORUS MASTER 16 再獲 COMPUTEX 2025 Best Choice Award 肯定,表彰其領先的 AI 算力和效能,並搭載AORUS MASTER 16 無與倫比的 AI 計算效能使其在眾多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台股新聞
網通大廠明泰科技 (3380-TW) 將於 COMPUTEX 2025 展出 1.6T 交換器、5G 微型無線電單元、智慧監控攝影機、Wi-Fi 7 路由器等多項產品。其中,首次亮相的 1.6T 交換器,採用水冷式(Liquid Cooling)散熱方案,以提供不同客戶之能耗減碳需求,滿足節能 ESG 永續解決方案,並在新世代資料中心維持相對領先的創新價值。
台股新聞
華擎 (3515-TW) 子公司東擎將於 5 月 20 日至 23 日的台北國際電腦展展出最新邊緣 AI 解決方案,展示 InduAgent 工業智慧代理系統,結合 AI 自動光學檢測與大型語言模型,可在邊緣端即時分析缺陷數據,搭載和碩 (4938-TW)Pega AI,有效提升智慧工廠品管效率。
台股新聞
微星科技 (2377-TW) 於 COMPUTEX 2025 嶄獲佳績,囊括金獎、科技永續特別獎及多項類別獎 Best Choice Award 肯定。此次獲獎產品涵蓋手持裝置、AI 桌機、AI 筆電與迷你主機。。在全球進入 AI 智慧與綠能轉型關鍵時刻,MSI 藉由產品創新全面回應市場需求,打造出集高性能與節能環保於一身的完整產品陣容。
台股新聞
由貿協主辦的 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 論壇於 5 月 21 日在南港展覽館 2 館登場,今年以「AI in Action」為主題,邀全球科技領袖與專家演說,聚焦「AI 機器人與邊緣運算應用」、「生成式 AI 再進化」與「AI 資料中心解決方案」三大關鍵領域,也協助產業明瞭 AI 產業的供應鏈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