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
國際政經
華爾街日報 (WSJ) 報導,美國在電動車領域的退潮現象,正逐步擴散至全球:加拿大原訂明年生效的電動車銷售規範已經喊卡,英國針對電動車的達標時程放寬,歐盟上個月也在汽車製造商的壓力下,比原計畫提前一年、重新檢視 2035 年實現汽車零碳排的目標。
國際政經
根據《路透》周三 (3 日) 報導,美國已告知多國,若支持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 (IMO) 的船舶燃料排放減量協議,將面臨關稅、簽證限制及港口費用等報復措施。此舉突顯川普政府在全球航運規則上展現強硬姿態,並將關稅作為談判武器,以爭取對美國更有利的條件。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執行長馬斯克曾捐出超過 2.5 億美元支持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試圖影響美國新能源政策方向。然而如今川普推出的《大而美法案》(Big and Beautiful Act)卻意外成為壓垮特斯拉的政策炸彈,可能讓公司損失數十億美元,陷入財務困境。
美股雷達
特斯拉 (TSLA-US) 股價近期雖反彈,但一項新變數可能衝擊未來走勢。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簽署國會聯合決議,撤銷加州制定空氣排放標準的權限,恐影響特斯拉仰賴的零排放汽車(ZEV)碳權收入。據《巴倫周刊》(Barron’s)報導,這項決議直接削弱特斯拉在美國銷售碳權的制度基礎。
台股新聞
隨著 AI 伺服器算力需求推升,液冷散熱技術正逐步取代傳統氣冷,成為高密度資料中心的標準配置,2025 年被視為液冷產業爆發關鍵年,台灣散熱供應鏈已全面布局,將迎來新一波營運成長契機。〈AI 高算力推動散熱升級 液冷成主流技術〉AI 模型演算規模不斷擴大,伺服器運作時所產生的高熱能量,讓傳統氣冷技術面臨極限挑戰,以輝達 GB200 系列伺服器為例,散熱需求遠超過過去幾代,液冷因此成為必然選項。
2025-10-15
2025-09-04
2025-07-05
2025-06-14
202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