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打破22k宿命 就從兩岸服貿「逆風高飛」開始
鉅亨網記者陳慧琳 台北 2014-03-28 14:26
國內投資停滯,員工薪資不升反降,負面衝激民間消費,不能老是怪分配不正義,其實就是外國直接投資長期不振所致,而《兩岸服貿協議》,正可開啟大陸資金、人才,挹注台灣經濟成長的活水,一舉改變22K低薪傾斜的宿命,當台灣貿易條件、競爭力幾乎等同大陸時,戰略地位拉高,也能吸引全球資金來台投資。
國內生產毛額的不振,以支出面向觀察,正顯示民間消費低迷、企業資本支出減少,出口回溫不足、政府投資消費遽減所致。而這一切,主要是企業在國內投資停滯,樽節支出,員工薪資不升反降,負面衝激民間消費,不斷向下修正。
追根究柢,不能老是怪分配不正義,其實就是外國直接投資長期不振所致,而《兩岸服貿協議》,在ECFA的架構下,正可開啟大陸資金、人才,挹注台灣經濟成長的活水,一舉改變單方傾斜的宿命,因自由化的結果,同時吸引全球長期、有用資金停泊台灣。
兩岸服貿一簽 台灣貿易條件將幾乎等同大陸
台灣有好山好水,以及台北港距離全球最大上海港最近距離的地理戰略優勢,加上中國大陸開放給我方的產業項目均高於其WTO入會承諾之內容,總統馬英九在陳述服貿時遺漏了重要的論述是,當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台灣貿易條件幾乎等同大陸時,甚至有更高的戰略優勢時,設廠在台與大陸差異就不大,就可以進一步打通各區域組織時,台灣就有機會吸引更多外人來台投資,尤其是與大陸有宿敵情節的日商,帶來技術移轉,將有助產業再升級。
民眾認為貿易條件改善只是圖利大財團,但未想到深一層的投資帶動效果其實是全民受惠,台灣的錢近年來不是外移就是不投資生產,只是炒房、炒股,唯有國內外企業加大對台灣投資,創造就業,進而帶動薪資上漲,再帶動消費,然後就可以讓低迷落後十年的台灣經濟,再度「逆風高飛」。
香港與新加坡的成功不就是靠貿易自由化、打進區域經濟嗎?縱使會有若干產業受衝擊,但正如央行總裁彭淮南所言「不能只取不給。」為因應衝擊,政府已備妥相關配套,952億元損害救濟基金可予以補助就是產業的靠山。
小心「有民主沒民生」 被邊緣化不是笑話
我們正站在懸崖邊,一個不小心就會踉蹌重摔成「有民主沒民生」,被邊緣化不是玩笑話,下一代恐怕真的就只能經營小資服務業,薪水22K、20k、18k...的循環下去。
何謂邊緣化?就是當台灣不再擁有區域營運中心的戰略價值,台灣出口產品關稅與進入各國貿易障礙都比其他國家高之時,就沒有外國企業想再來投資,本土企業亦因為台灣的關稅與貿易劣勢而不得不再次外移,這就是邊緣化。
不只吃兩岸大餅 更是瞄準全球區域經濟
兩岸服貿協議是ECFA重要之項目,若服貿未過,兩岸後續的貨品貿易協議、投資保障及爭端解決協議、租稅協議簽署亦難有進展,加上自由經濟示範區進程落後,更不要談進入TPP、RCEP,參與全球區域經濟整合。
台灣在亞洲的主要競爭對手-韓國,已在今(2014)年3月中跟加拿大完成自由貿易協定(FTA)的簽署,將成為該國第12個FTA;此外,尚有7個FTA個洽簽中。不容忽視的是,中韓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迄今已經過9回合,預計今年完成簽署的可能性大增;屆時,台灣在大陸市場與韓國的競爭將屈居劣勢。
台韓經貿二相對造,令人喟嘆。也正呼應最近宣布參選台北市長的連勝文在日前所言:「我們那一代輸南韓,可能是努力不夠;但下一代還輸南韓,就是恥辱」。
台灣簽署兩岸服貿協議,更長遠而言瞄準的是加入TPP及RCEP,就貿易重要性來說,TPP及RCEP的成員國,都是台灣主要出口市場及投資地區,其中與TPP 12個成員經貿往來占台灣貿易額35%、與RCEP 16個成員更高達57%。
所以,台灣若能加入TPP及RCEP等組織,則透過關稅減讓所創造的出口效果將非常可觀,並可藉此拉長經貿廣度縱深,添加經濟新動能,並消除對韓國的競爭威脅。那麼,加入TPP及RCEP是否成為必要的選項,答案應是不言可喻,而在此之前,兩岸服貿協議就是最重要跳板。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