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誰在縱容傳統銀行的野蠻行為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7 14:57


和訊特約

談及傳統銀行,給人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兩個字---壟斷。


的確,長期憑借壟斷特權優勢的傳統銀行,在國內特有的市場環境下,基本處於衣食無憂的狀態。然而,隨著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的迅速崛起,傳統銀行的優越生活卻受到了很大的考驗。如今,傳統金融行業與以余額寶為主的互聯網金融正展開激烈的競賽,雙方更是互不相讓。不過,就近期而言,傳統金融行業的反擊似乎愈發強烈。隨著央行一系列限制舉措的傳出,傳統金融行業的競爭優勢似乎更加明顯。

今年3月14日,央行發文叫停了二維碼支付以及虛擬信用卡。隨后,工、農、中、建四大銀行全部下調快捷支付限額。其中,中行網上銀行單筆支付為5萬元,而快捷支付為單筆1萬元,日累計1萬元。更有部分銀行,將快捷支付限額調整至單筆5000,每月50000元。另外,據媒體報導,工行關閉了四個快捷支付的介面,未來其他銀行或將全面跟進,此舉也是對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的一次全面反擊。

更為關鍵的是,近日,有訊息傳出央行將叫停貨基提前支取不罰息的優惠。若此訊息得以落實,則將會對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構成很大的沖擊。

自去年6月13日以來,以余額寶為主的互聯網金融確實出現了迅猛式的發展。以余額寶為例,在短短八個月的時間內,其用戶數已經突破了8100萬,累計規模已超越5000億元。

至於余額寶能夠迅速壯大的主要原因,更多取決於監管的空缺以及技術、成本等因素。當然,針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余額寶憑借便捷的操作模式、很低的準入門檻以及較活期存款高出十幾倍的利息而被廣泛關注。

從余額寶的投資標的分析,約有90%以上的投資份額屬於銀行的協議存款。在更多的時間內,以余額寶為主的互聯網金融依靠龐大的資金量,提高了自身的議價能力,進而獲取更高的銀行協議存款利率。

可以這樣認為,余額寶的高利息更大程度上依賴於貨幣基金特有的“提前支取協議存款而不罰息”的權利。正如上文所述,如果央行叫停貨基提前支取不罰息的優惠,必然會對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產生很大的影響。

筆者郭施亮認為,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確實對實體經濟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且實現了還富於民的目的。不過,在當下的市場環境下,余額寶的迅猛發展也需要一個合理的監管體系。當然,過度的監管並不利於余額寶的健康成長。相反,還可能會毀掉中國金融改革的前程。

至於近期傳統銀行的舉動,其集體聲討余額寶,主要在於維護自身的利益。確實,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的迅猛崛起正逐漸影響到傳統銀行的正常發展。而在其迅速成長的同時,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進一步倒逼傳統銀行的改革與轉型。

傳統銀行期望管理層出面救市,擬取消提前支取協議存款不罰息的規定來限制余額寶的發展,進而維護自身的利益。實際上,無論從傳統銀行限制轉賬金額、關閉快捷支付介面,還是從其力求管理層對相關政策的調整角度分析,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屬於野蠻的行為,也揭露出傳統銀行不愿打破壟斷特權的真實面目。

當下,正屬於利率市場化的加速階段,而以余額寶為主的互聯網金融確實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對照國外成熟市場的利率市場化過程,基本存在一個特征,即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多數國家的存貸款利率經歷了先升后穩、隨后向市場均衡利率靠攏的過程。不可否認的是,在利率市場化的發展進程中,隨著存款利率的倒逼性上升,存貸款利差也實現不斷縮減的趨勢,進而深刻影響到傳統銀行的盈利水平。

實際上,在上述的過程中,正是打破傳統銀行壟斷特權的最佳時期,也是傳統銀行改革與轉型的關鍵時點。遺憾的是,國內傳統銀行的壟斷特權優勢非常明顯,而在與互聯網金融激烈競賽的進程中,傳統銀行的野蠻行為也正逐漸顯現。一旦管理層對余額寶等互聯網金融采取了過度的監管行為,則傳統銀行的壟斷特權就難以打破,而國內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或將會出現扭曲。

筆者認為,打破傳統銀行的壟斷特權並非短期內可以完成的任務。而在傳統銀行改革與轉型的進程中,管理層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換言之,對傳統銀行的過度呵護,或者對互聯網金融的過度監管並不利於利率市場化的進程,甚至會毀掉前面的努力。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