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刊亭互聯網時代的轉型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高江虹
北京市北三環三元西橋周圍密佈了七座報刊亭,其中兩家關張,還有一家正尋求轉讓。紙媒沒落的尷尬處境,亦投射到了報刊亭的身上。
就在三元西橋八公里以外的富力城,有家報刊亭卻因被選中升級為北京首批多功能數字報刊亭而可能迎來新生曙光。
3月24日,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總經理陳岩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北京市逾2000個報刊亭正在尋求多功能數字轉型,首批11個新數字報刊亭已經投入使用,富力城這家報刊亭正是試點之一。
多功能數字報刊亭是目前北京郵政的重點創新項目。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亦了解到,北京郵政正考慮給這個項目招徠社會資本。
曾經的緊俏資源
過去近二十年,報刊亭曾是一道時髦而又緊俏的城市風景。2000年,中央文明辦、國家郵政總局等六部委聯合下發了《關於在全國城鎮建設報刊零售亭的通知》,報刊亭的建設、管理和運營,被明確由郵政部門負責。不過,十多年后,報刊亭在全國各地有了不同的命運。
比如北京,全市2000余個報刊亭歸屬北京郵政下屬的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所有。而在廣州等城市,郵政所屬的報刊亭几乎完全退出,而轉由其他經營者介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廣州的報刊亭主要有兩大主體經營,一個是私人經營者,一個是廣州市報刊亭有限公司。后者系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和廣州新華書店集團共同注資的公司。
而在廣東大多數城市,除了有這種官方背景與私人背景的報刊亭外,各大媒體集團在當地也有自建的報刊亭在運營。據廣東某傳媒集團人士透露,除了與上萬個報刊亭有業務往來外,該集團在全省還有近百個自建報刊亭。
雖然建設投資方不盡相同,報刊亭的管理運營卻是類似,很多報刊亭均是採取委託代理的方式,由社會上的群(有的地方會特意傾向於特困或下崗人群)與報刊亭的業主簽署委託經營合同,具體操持報刊亭的日常經營。即使是報業集團自建的報刊亭,經營方也不是報社人員。
據一位接近郵政系統的匿名人士透露,早年報刊亭的經營很是緊俏,沒有郵政或政府資源,還拿不到報亭的經營權,有些人遂倒手轉賣報刊亭。
按規定,雖然各省市報刊亭管理費不盡相同,但是費用均不太高,比如廣東潮州市的報刊亭,月管理費僅在60元,而北京這樣的城市,寸土寸金,月管理費也才幾百元。但是部分被倒手的報刊亭,月管理費卻是數倍以上。三元西橋並不算是北京最緊俏熱門的區域,此地的報刊亭月管理費卻逾2900元,一年繳納3.5萬元。
北京一家報刊亭的經營者宋女士便是兩年前從報刊亭擁有者手中接過經營權的,她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雖然現在仍有盈利,經營卻特別累,每天十多個小時呆在一平見方的空間裏,吃喝拉撒都困難。她亦透露報刊雜誌銷售不盡如人意,半數利潤還得仰賴賣卡賣水賣食品等。
正因如此,宋女士打算將報刊亭盤出轉讓,“所有書報、空調和冰櫃等設備打包20000元,加上我們已經付過的三個月租金8750元,你付28750就可以拿走這個報亭了”。
北京市朝陽區曙光西路另外一個報刊亭也是接手自上一任經營者,現任亭主張先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有的月份能掙一兩萬,有的月份連2400塊的管理費都掙不到。”
有的報刊亭經營人扛不住,只好退出了。如三元西橋附近這兩個關門的報刊亭,自去年關門之后近一年內,仍看不到有新經營者入場。
困境中的轉型路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過去幾年,由於涉及報刊亭的管理爭議,全國各地曾有過報刊亭的大規模退出。2009年,江蘇省無錫市政府“強拆”全市1241個報刊亭,緊隨其后,國內很多城市都先后拆除了報刊亭。據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報刊發行局總經理劉紹權透露的數據,2008年至2012年底,全國共拆除了10468個郵政報刊亭。
[NT:PAGE=$]這些被迫退出的報刊亭,除了涉及“占道經營”等管理爭議,也有難以言的經營之痛。
“經營額年均下滑16%左右。”陳岩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坦承,北京市的報刊零售2010年以來一路下滑,主要原因是現有的報刊亭功能太過單一,受到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巨大衝擊。在人們讀習慣日漸改變的今天,報刊亭如果不思改變,無疑終將被時代所拋棄。
正因如此,北京郵政考慮推動報刊零售公司從經營報刊向經營報刊亭平台轉型,對報刊亭功能重新定位,實施信息化改造,重構商業模式,以求新生。
據介紹,在新推出的多功能數字報刊亭裏,普通市民除了像以往一樣來買書報,還可以免費使用亭體配裝的自助繳費機,刷銀聯卡就能一站式繳納話費、水費、燃氣費、寬頻費,IC卡購電、熱力繳費、ETC速通卡充值、電話充值等。另外,還能辦理簡單的銀行業務,如余額查詢、銀行卡轉賬、信用卡還款。
值得一提的是,數字報刊亭內還安裝了微雲基站與互聯網的雲伺服器,只要走近報刊亭半徑50米的範圍,便可借助報刊亭WIFI網絡,免費收看海量的多媒體信息,亦可瀏覽周邊商家和社區服務信息。北京市報刊零售公司品牌推廣部主任趙育梅透露,后期還能在讀或下載圖書、報刊、視頻、音樂等。
此外,密佈全市大街小巷的2000個報刊亭網絡,無疑也是最好的物流遞送終端。因此,新的數字報刊亭內增設了智能快件箱,2大4小共6個櫃格。趙育梅透露,這是與“收貨寶”公司合作的項目,消費者在淘寶、天貓、凡客誠品、京東、噹噹等電商網站購物時,可選數字報刊亭作為提貨地址,避免了個人信息的泄露。
陳岩向記者透露,除了上述功能以外,也在考慮增加交通卡充值、醫院預約掛號等服務項目,所有服務功能均在測試當中,尚未明確,該公司也將在目前試行的功能中觀察用戶的反饋。
他坦承,舊的報刊亭每個硬件投資約5萬元,而新的數字報刊亭僅硬件投入就將三倍於舊亭,軟件和后續服務的投入更是難以估量。而且,目前新報刊亭提供的新型服務多是免費和公益性質,但北京郵政看重的是這些服務帶來的附加值,將帶動報刊亭客流量,增加顧客黏性,為報刊亭商業模式的轉型升級奠定基礎。“我們公司將以提高報刊亭社會價值和融入網絡經濟為目標,重構商業模式,將報刊亭打造成符合當今信息化社會發展需求的智能信息島。”陳岩。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到,事實上全國郵政系統都在探索報刊亭的新出路,許多地方的郵政部門對報刊亭進行升級改造,開辦特快攬收、電商小包代投等各類郵政業務。據統計,截至2012年,全國共有5300余個郵政報刊亭安裝了信息化終端設備,可提供繳費、購票、充值、充電等服務。
而像北京郵政此次推出的新型報刊亭,則是上述報刊亭的升級版,即從便民服務站升級為新型多功能平台。“在平台上可想象的空間就大了。”一位中郵集團內部人士表示,中郵集團亦非常關注該項目的進展,如果試點情況反饋良好,或可能向全國推進。據悉全國有超過3萬個報刊亭。
如此龐大的項目亦可能需要龐大的資金。北京郵政相關人士表示,有意向社會資本敞開大門,歡迎社會資本的加入。不過所需資金對方卻並未詳細披露。(編輯 楊顥)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