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科學講堂》2014年4月預告
鉅亨網新聞中心
首都科學講堂第334期
主題:《人臉識別:和鑰匙拜拜》
內容簡介:
人臉識別,不再是科幻和遐想,而是現實。
“刷臉”進門
現在有很多公司在門口會安裝一台iPad大小的的人臉識別門禁,員工只要站在門禁前,頭像就會出現在門禁的屏幕上,與此同時,內置的人臉識別系統在掃描完其臉部特徵后,身份得以確認,門禁自動打開。這一過程,僅需一秒。
人臉識別還能用於破案
公安部門在破案時,經常會遇到街頭攝像頭拍攝場景中的人臉圖像分辨率非常小,基本看不清嫌疑人的面貌,這讓辦案人員十分苦惱。
在2010年7月底,蘇光大完成了一項名為“數字影像資料處理及檢驗技術”的研究,專門用於重建高清晰度的模糊人臉圖像,通過了公安部的驗收。公安部的A級通緝犯周克華就是蘇光大做過的典型案例。他將犯罪嫌疑人的頭部模樣進行了重建還原,后與周克華的本人照片相比,誤差也非常之小。
時間:4月6日 10:00—12:00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蘇光大
嘉賓介紹: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
首都科學講堂第335期
主題:《脊柱通 百病通》
內容簡介:
我們都知道“脊椎健康決定一個人的生活質量”,然而讓人遺憾的是人們對脊椎健康和保護重要性的認識,還遠沒有達到重視保護其他身體部位程度,致使脊椎病這樣一個又普遍,又危害人體健康,嚴重降低人們生活質量的“大病”。
頸椎病日復一日地惡性漫延開來,然而人們卻又麻木不仁,視而不見,見而不治。這不能不引起專家們的大聲疾呼:脊椎保健,到了非重視不可的時候了!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進行脊椎保健呢?4月13日《首都科學講堂》美式脊椎矯正療法專家趙湧帶來《頸椎通 百病通》
時間:4月13日 10:00—12:00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趙湧
嘉賓介紹:北京凱諾脊椎健康研究中心院長
首都科學講堂第336期
主題:《前景美妙的小行星探測與開發》
內容簡介:
把機器人送往太空中,然后捕獲一顆小行星,接將其帶回地球的軌道之中——聽起來這是多麼瘋狂的一個計劃,但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卻在上周對此進行了相當認真的討論,各位專家探討了把近地小行星捕獲至地球軌道,讓其在未來充當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的一個基地的可行性以及必要的條件。
把小行星帶回地球也不是最新鮮的,更讓人感到驚奇的是,近期美國宇航局計劃用魚叉火箭鑽入小行星取樣,如果能夠利用魚叉從遠處抓取材料,何必還要費力把小行星帶回地球呢?未來小行星探測人類面臨什麼問題和機遇呢?4月20日,龐之浩為我們揭開謎底。
時間:4月20日 10:00—12:00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龐之浩
嘉賓介紹: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國際太空》雜誌編審/副主編,中國宇航學會會員,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探測專業委員會委員。
首都科學講堂第337期
主題:《我國環境基準與發展戰略》
內容簡介:
4月22日是地球日,在每年的地球日活動中,我國都會組織各種活動來普及地球保護的知識,隨經濟和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本來環境污染問題應該會得到一定的緩解,然而現實我們看到的問題是環境問題好像是越來越嚴重,從近兩年北京的霧霾也可以窺見一斑。
環境的承受能力還有多大?未來我國的環境治理有沒有好的方法?環境基準研究對環境管理和環境保護有什麼意義?4月27日《首都科學講堂》邀請了《湖泊水環境質量演變與水環境基準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環境保護湖泊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豐昌研究員為大家一一解開謎題。
時間:4月27日 10:00—12:00
地點:王府井新華書店六層報告廳
主講嘉賓:吳豐昌
嘉賓介紹: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環境基準與風險評估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研究員、《湖泊水環境質量演變與水環境基準研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 EBC全球百萬美金交易大賽 立即體驗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