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大國有銀行加大壞賬核銷力度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建設銀行是中國最大的五家國有銀行之一,2013年五大國有銀行沖銷和轉移到表外的不良貸款共計人民幣639.2億元。
和訊網訊息 據華爾街日報(博客,微博)報導,中國最大的五家國有銀行去年加大了壞賬沖銷力度,凸顯出該國經濟降溫之際日益增加的債務風險。
這五大銀行分別是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股吧)、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中國銀行(601988,股吧)和中國交通銀行(601328,股吧)。據《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推算,2013年這五家銀行沖銷和轉移到表外的不良貸款共計人民幣639.2億元(合105億美元),是2012年人民幣252.9億元沖銷規模的2.5倍。
清理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行動是表明債務累積正對中國整體經濟產生影響的又一跡象。最近幾周,幾宗引人注目的違約事件已對中國房地產等重要經濟領域不斷惡化的財務狀況敲響了警鐘。
分析人士和銀行業高管也曾提醒說,今年將出現更多大規模的壞賬沖銷。穆迪(moody s)銀行業分析師christine kuo說,中國經濟減速讓銀行業面臨巨大壓力。她說,預計這股趨勢今年還將繼續。
去年,五大銀行中有四家成功實現了兩位百分比的利潤增長,只有交通銀行的利潤增幅為7%的個位數。分析人士說,豐厚的利潤讓五大行擁有充足的壞賬沖銷空間。
此次處置不良貸款正值中國去年經濟增速放緩至7.7%之際,最近幾年中國經濟增速都在10%或更高。經濟學家們預計中國今年經濟面臨再次放緩的風險,不良貸款也將增加。
經濟增速放緩拖累了很多公司償付債務的能力,尤其對那些疲於應對產能過剩問題的公司來說更是如此。
中國國內公司債市場3月份出現首例違約,總部位於上海的太陽能公司上海超日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chaori solar energy science & technology co., 簡稱:超日太陽)未能償付人民幣8,980萬元的利息。
此外,房地產開發商浙江興潤置業投資有限公司(zhejiang xingrun real estate co.)表示公司無法償還6億美元銀行貸款,這是面臨財務壓力的又一跡象。
中國央行和中國證監會此前暗示允許市場出現適度規模的違約事件,認為在經過數年救市后,這可以讓借貸雙方承擔更多風險。
中國第二大銀行建設銀行表示,今年將再次積極核銷壞賬。
交通銀行去年公布的不良貸款增速是五大銀行中最快的。2013年,該行核銷人民幣118.1億元不良貸款,是上年沖銷規模的四倍以上。按資產規模計算,交通銀行是中國第五大銀行。
該行指出鋼鐵貿易帶來的風險,並將不良貸款的上升歸因於經濟增長的放緩以及工業結構調整。
五大銀行中有四家在年報中表示,它們已經縮減了對鋼鐵和其他產能過剩行業的貸款,如水泥和光伏產業。包括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農業銀行在內的這四家銀行表示,去年它們對這些行業的貸款總計減少了人民幣667億元。
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 s)銀行業分析師廖強表示,產能過剩行業過去是、未來還將是不良貸款的主要來源。他還說,包括鋼鐵業在內的這些行業未來兩三年將出現不良貸款大幅上升的情況。
盡管過去一年銀行加大不良貸款核銷力度,但廖強說銀行未償不良貸款仍在上升。隨著信貸收緊,不良貸款還會繼續增加。廖強說,2014年銀行將不得不加大核銷力度,以便抵消不良貸款上升帶來的影響。
這五家國有銀行去年公布的不良貸款總額達人民幣3,743.2億元,2012年為人民幣3,274.84億元。去年底五家銀行的平均不良貸款率為1.03%,按國際標準衡量這算是低的。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