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政策接踵出爐 助推文化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21 15:16
由文化部、央行、財政部3家聯合制定的《關於深入推進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見》和《關於支援小微文化企業發展的意見》將在近日正式發布。成為繼14日的《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17日的《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之后,又一批重磅扶持文化產業政策。這將大力促進文化企業的上市之路,文化創意、手機遊戲、文化旅遊等細分領域將迎來輪番利好。
《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原文
塑造制造業新優勢。支援基於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新需求的設計應用研究,促進工業設計向高階綜合設計服務轉變,推動工業設計服務領域延伸和服務模式升級。加快數字內容產業發展。推動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傳播、消費的數字化、網絡化進程,強化文化對資訊產業的內容支撐、創意和設計提升,加快培育雙向深度融合的新型業態。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堅持以人為本、安全集約、生態環保、傳承創新的理念,進一步提高城鄉規劃、建筑設計、園林設計和裝飾設計水平,完善優化功能,提升文化品位。提升旅遊發展文化內涵。堅持健康、文明、安全、環保的旅遊休閑理念,以文化提升旅遊的內涵質量,以旅遊擴大文化的傳播消費。
解讀
《相關產業融合意見》中體現了大文化概念,將文化產業從狹義文化推廣至廣義文化,這有助於全面提升我國產業的附加值。大文化的滲透力較強,與工業、農業、服務業均能融合,可以為產業升級轉型帶來利好。長期以來傳統制造業重生產輕設計,導致我國制造業長期位於“微笑曲線”底端,難以產生較高附加值。當前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上漲,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制造業向國外遷移趨勢明顯。若制造業提高工業設計意識,有利於市場推廣和品牌營銷。
在農業中引入文化意識,可以促使特色農業迅速發展。傳統農業以糧食為主要收入來源,而特色農業與旅遊、休閑聯系緊密,盈利空間更大。特色農業發展的關鍵點在於將農業與創意相結合,對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和較高市場占有率的特色農產品(000061,股吧)應大力培育特色品牌。農業與文化相結合將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轉折點。
文化與服務業的結合在市場中最為常見。目前許多購物中心添加了文化元素,如文藝巡演、藝術展覽、社區互動、花車巡游等活動。購物中心頻頻涉足文化藝術主要是為了增強消費者體驗。當前零售業態受到電商嚴重沖擊,為了與電商形成差異化競爭,只能在消費者體驗方面下功夫,而文化元素是最佳工具。此外,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資訊消費增長迅猛,對拉動內需有重要作用,其中數字文化是資訊消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資訊消費的推動力較強。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對外文化貿易的意見》原文
鼓勵和支援國有、民營、外資等各種所有制文化企業從事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經營的對外文化貿易業務,並享有同等待遇。鼓勵和引導文化企業加大內容創新力度,創作開發體現中華優秀文化、展示當代中國形象、面向國際市場的文化產品和服務,在編創、設計、翻譯、配音、市場推廣等方面予以重點支援。支援文化企業拓展文化出口平臺和渠道,鼓勵各類企業通過新設、收購、合作等方式,在境外開展文化領域投資合作,支援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增加對文化出口產品和服務的研發投入,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
解讀
文化對於提高我國軟實力有重要作用,實現文化對外擴張戰略十分必要。目前我國文化產品逆差現象嚴重,雖然國內文化市場活躍度較高,但是國外文化產品依然是主流。我國文化產品應該在穩定中國文化市場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寬國外市場。中國文化產品在國外發展主要有兩個難點,其一,資金不充裕,進入國外市場在發行、宣傳方面需要花費較大成本,國家需要對出口文化產品給予一定補助;其二,國內文化產品相容度不高,創新性不強,國外消費者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度尚淺,而中國文化產品中的國際式思維較為缺乏,再加之內容創意度不高,難以吸引國外消費者興趣。《對外文化貿易意見》的針對性較強,將對我國文化產品出口產生一定助推作用。
(作者系中投顧問產業與政策研究中心 文化行業研究員)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