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a股改革為何滿是圈錢和融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17 16:13


  和訊特約

  兩會沒人給股民說話,這不算什么,或許投資者已習慣,或者他們還在忍著。a股7年熊市,股民仍滿待希望的堅守,或者已被套牢所以可能有死守。對於a股的長年熊市,無論機構還是投資者,甚至監管者也一樣認同的承認存在不公問題,需要完善和改革。投資者也滿待希望的等待著。


  但是,在兩會,我們看到的與資本市場,與股市有關的改革盡是圈錢和融資。

  優先股?什么用?再融資用。理由是優先股可以成股市定海神針,可以完善市場,提升完善a股接軌國際成熟市場。

  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由普通股以其可分配的股利來保證優先股的股息收益率(如普通股的利潤分配降至0之后,優先股在股利方面就達不到股息收益率),優先股股票實際上是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類似舉債集資的形式。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設定(其實是上限),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剩余利潤的分紅,也不享有除自身價格以外的所有者權益,如資不抵債的情況下,優先股會有損失的。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相對固定,它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優先股股東不能要求退股,卻可以依照優先股股票上所附的贖回條款,由股份有限公司予以贖回。大多數優先股股票都附有贖回條款。在公司解散,分配剩余財產時,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債權人。

  資產證券化?不,那是把優質資產打包再上市,那些優質資產在a股沒有能為那些擁有者(上市公司)提升價值,股票跌跌不休,所以只能再剝離出來,好再融資。當然成熟市場也是有的,但不同的是,人家是在牛市的時候推出,分離泡沫資金,保市場平衡。而在a股,我們是在熊市推出,為的是可以讓那些上市公司,可以再融一次資金,是一種再次圈錢的行為,如做不好,調查不路,垃圾資產也能偷偷上市那帶來的隱患一點不輸造假上市。

  資產證券化。是以特定資產組合或特定現金流為支援,發行可交易證券的一種融資形式。 資產證券化僅指狹義的資產證券化。自1970年美國的政府國民抵押協會,首次發行以抵押貸款組合為基礎資產的抵押支援證券-房貸轉付證券,完成首筆資產證券化交易以來,資產證券化逐漸成為一種被廣泛采用的金融創新工具而得到了迅猛發展,在此基礎上,現在又衍生出如風險證券化產品。

  藍籌股t+0?不,那東西在以前的a股也推出過,為什么選擇現在又推出?為了市場更國際化?更公平?難道這些不公都是t+0造成的?不是,為了融資,把藍籌股激活,炒起來,好再重啟ipo。全是目光短淺、急功近利的操作。因為a股擴融才是他們的功績。

  t+0。是一種證劵(或期貨)交易制度。凡在證劵(或期貨)成交當天辦理好證劵(或期貨)和價款清算交割手續的交易制度,就稱為t+0交易。通俗說,就是當天買入的證劵(或期貨)在當天就可以賣出。t+0交易曾在中國證劵市場實行過,因為它的投機性太大,為了保證證劵市場的穩定,現我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和基金交易實行“t+1”的交易方式。即,當日買進的,要到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同時,對資金仍然實行“t+0”,即當日回籠的資金馬上可以使用。而上海期貨交易所對鋼材期貨交易實行的是“t+0”的交易方式。

  除了這些,大家還看到什么能利好a股的政策和改革嗎?降準?只是聽說。提升a股回報率?那好像是證監會前任說的。

  作者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