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易居分拆樂居上市 周忻押注移動互聯

鉅亨網新聞中心


王營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坊間聽到了這樣一個故事。恆大地第一次IPO上市失敗時,易居中國董事局主席周忻在香港見到了許家印。當時許家印面帶憔悴,衣帶漸寬。周忻見狀后就買了一條某著名品牌皮帶送給許家印。


包括恆大在內的地商是易居中國的主要服務對象,目前有4458家。周忻經常開玩笑,他就是開發商的“長工”,是在“種地”。比如,把地種在新浪、微信、百度等等。

其實只是周忻給美國資本市場講述一個個故事。3月10日,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易居”)(紐交所代碼:EJ)宣佈旗下全資子公司樂居控股有限公司(“樂居”)已向美國證監會遞交了招股書,計划進行首次公開募股。

易居中國的第一大股東是持有其25%股份的新浪,據此分析,新浪也將是樂居控股的第一大股東。此前的2009年10月,易居旗下的克而瑞數據與新浪樂居合資的中國房地信息集團曾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但表現不佳,於2011年11月私有化退市。

如今,資本市場最喜歡傾聽的故事,莫過於移動互聯了。因此,宣佈分拆樂居上市之后,周忻還公佈了另外三項戰略。即,樂居將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開發基於房地移動電商的相關軟件和工具;聯手新浪、紅杉資本及雲鋒基金,成立一家專業從事“有抵押(房抵押)”的金融服務公司,建立房地金融服務平台和社區增值服務平台,易居和新浪將各占金融服務公司42.5%的股份;易居還將與新浪、分傳媒及申通快遞一起成立一家線上、下相結合的(“O2O”)社區增值服務公司,易居將持有該合資公司55%的股份。合資公司將依托新浪微博、微米的社區社交賬號、分的傳媒系統以及申通的物流平台。

在O2O最火熱之際,周忻選擇了“把蛋裝在多個籃子裏”。只不過,樂居是聯繫其他籃子最主要的載體而已。

3月11日晚間,周忻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稱,“移動互聯網是今年最主要的爭奪戰場。如果你們沒有看到這一點,你就OUT了。”

周忻認為,如果要將移動互聯網做大做強,首先就是搶佔入口。“買房的流量是階段性的,如果移動互聯網過於強調自己的APP,就必須每天花費巨大的資本導入流量,成本巨大。而選擇與騰訊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周忻的邏輯是,他就像一個“種地人”。只要有渠道搶佔買房人的入口,他就會找機會把“地”種在那裏。周忻稱,如果以后還會出現新的媒介,他還會去找,繼續“種地”。

除了“種地”,周忻也在自己開發“土地”。周忻讓團隊開發了基於二手經紀人應用的客戶端“房牛加”。“房牛加”是提供意向客戶免費撥打、小區金牌經紀人獨家推廣、客戶抵押貸款、經紀人群組聊天及買房工具等功能,打破買房、賣房、租賃成交壁壘,為經紀人搭建一個展示推廣售賣的完整服務鏈。

在“房牛加”的推廣上,周忻借鑒了“滴滴打車”與“快的打車”模式,返給經紀人一定利益。周忻透露,在這筆推廣上,他花費了近千萬,但粘合速度非常好,4天內粘合了20萬經紀人。中國目前活躍的經紀人大約有80萬。

此前,周忻還令其團隊推出了“口袋樂居”。這款APP主要是為購房者提供個性化看房、選房、獨家購房優惠獲取、特價樓盤推薦、本地房價解讀、導購資訊、房評估、稅費計算、房貸計算等購房服務。

周忻所做的這些探索,還沒有看到明顯的溢價作用。他只是不停地在嘗試。就如同新浪樂居一位高管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開發商已不再只是看重新浪樂居所能提供的網站頁面廣告所帶來的流量,而同時注重其他如房地電商等增值服務所帶來的轉換成交效果。

3月11日,易居中國發布的財報顯示,四季總營業額為2.554億美元,同比增長67%。其中,線上房地服務收入為1.263億美元,同比增長126%。調整后歸屬易居股東的凈利潤為3830萬美元。2013年全年,總營業額為7.311億美元,同比增長58%。其中房地線上服務收入為3.354億美元,同比增長98%;新房代理業務收入為2.697億美元,同比增長40%;房地信息和諮詢收入為7670萬美元,同比增長41%。調整后歸屬易居股東的凈利潤為8540萬美元,等同於每股收益63美分;去年同期凈虧損為840萬美元。

周忻,這些賺的都是“辛苦錢”,是老天爺幫忙(指國五條后的市場反應)。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