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房產

在英國買地你一定要知道的七件事

鉅亨網新聞中心


 英國買地要知道的七件事

英國買地要知道的七件事


現在,不去海外投幾個項目,飯桌上談到國際化三個字,你只有玩干瞪眼了。

或者莞爾一笑,“我們正在看呢,倫敦啊,紐約啊,迪拜啊。”

有位給開發商介紹海外生意的仁兄告訴早報記者, top十房企基本上一半以上都已經走出去了。

現在走出去玩得較high的有萬達、綠地,動不動就宣稱百億元總投資額買了個項目。千萬別認為他們一個項目一下子就砸幾百億人民幣,世界銀行也玩不起的。

筆者近期專訪了萊坊國際投資及資本市場部主管曹建,他對英國市場非常熟(樓盤)悉,接待了來自綠地等眾多房企。

保障房建多少,自己報

保障房建多少,自己報

一、保障房建多少,自己報

英國也是有保障房的,人家叫affordable housing。一般買塊地,都要求你配建保障房。英國一般保障房比例為整個項目套數的10%~20%,按照項目凈內部收益率(irr)回報不超過20%來計算,假設你的項目irr測算回報是30%,那政府一定要你加大保障房比例了。但是你為了減少保障房故意在測算里加大成本的話,政府會很嚴格地告訴你,你算錯了,重新算。

總之,在英國建保障房也沒啥花頭的,能平進平出就萬事大吉。

報規劃,自己談

報規劃,自己談

二、報規劃,自己談

英國政府不走條條框框,規定你這里多少綠地,多少保障房,總高度不得高於多少。都是開發商自己報規劃的時候和政府去談。眾所周知,英國你買一塊地,它的產權可能是99年、999年和永久性。所以,開發商就是地主了,你可以更改土地性質,一切只要你報規劃,去和政府談。

不過,提醒小伙伴的是,報規劃這個交涉時間至少一兩年。政府會根據你報的規劃,參考你的利潤回報率和預算去批。所以,國內的開發商往往耗不起這么長的溝通成本,買地的時候會盯住那些已有規劃的土地,這事兒就不費力了。

土地成本不到1/10

土地成本不到1/10

三、土地成本不到1/10

2014年,最不缺的是什么?

地王啊!話說筆者自從在土地交易中心目睹新鴻基217.7億元拿下徐家匯(002561,股吧)(行情,問診)中心地塊以后,幾十億元的地,都覺得沒到那個感覺上。

言歸正傳,國內土地成本一度占到總成本的六成,但英國不是這樣。英國土地的成本只占到十分之一甚至更低。那你要問那成本大頭是什么?是建筑成本、是勞動力、是設計費,就是類似這種。[NT:PAGE=$]

談判,往上加價


談判,往上加價

四、談判,往上加價

國內大宗交易是這樣談的,賣家通常報出一個高價,然后買家使出渾身解數往死里壓。這和菜市場大媽買菜還價差不多一個道理。

但英國談判,價格是往上報的。賣家報出的只是一個底價,然后買家各自往上報,價高者得。這和國內買地模式貌似一樣。

投資回報率更高

投資回報率更高

五、投資回報率更高

你以為開發商都往外跑是為了什么,當然是因為更賺錢啊!

內部收益率(irr)是15%左右,具體取決於不同項目,這個是比國內高的。國內開發商都在沖千億了,可是毛利潤率也就15%~20%,算不錯了。

而且這個風險系數比國內更低,就說倫敦吧,公認的全世界安全性最強,比紐約還要強。倫敦的房價一直很穩定,人家可是經受住了金融危機和政治風波各種考驗的。神馬中東、俄羅斯的有錢人在倫敦都有房子。

一直有人問筆者,難道中國人不會把英國的房價也炒高么?

中國人目前還沒有那個能力,不是因為沒有那個錢。實在是因為倫敦的住宅太緊缺,每年新房供應量在1900套左右,但需求量在4000套左右。全世界各國的人都在大筆買進,中國人也要排隊的。

強大的工會

強大的工會</

六、強大的工會

在英國當地設立公司,一定要找當地的員工啊。一個公司從開發經驗到稅收財務都懂行的,一個都不能少啊。人家工會體系很強大,對員工好一點。

融資便宜

融資便宜

七、融資便宜

國外的融資成本真心是低,不過一開始不是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的。

為什么?因為你在當地銀行沒有授信記錄啊。

所以,國內的開發商初期階段還是內保外貸(就是國內談好了,中國銀行(601988,股吧)(行情,問診)海外支行給你貸),這比在當地國家直接貸款要貴1%~2%。英國貸款利息4%以下,可以借到五成左右。

總結一下,倫敦中心住宅市場年售價三年來首次翻倍增長。第一太平戴維斯研究表明,2013年第四季度倫敦中心住宅指數上升2.9%,年平均增長率為11.4%,超出市場預期。

而這一切都歸結於富豪們不斷買進。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