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美股

乖乖繳美國企業稅?別作夢!美企海外盈餘跳增93%

鉅亨網新聞中心


精實新聞 2014-04-09  記者 賴宏昌 報導

20140409_341_0.jpg -->Thomson Reuters 8日報導,根據研究公司Audit Analytics上週發布的報告,2008-2013年期間羅素1000指數成分股企業美國以外地區盈餘成長了93%、突破2.1兆美元。美國參議院金融委員會主席Ron Wyden 8日表示,上述最新數據突顯稅制改革所面臨的主要挑戰,這部份的確有必要進行某種程度的改革。依據美國稅法,除非匯回國內、否則美國企業存放在海外的盈餘多數都不用繳交所得稅(註:最高達35%)。


Audit Analytics統計顯示,GE海外盈餘金額居冠、達1,100億美元。微軟(Microsoft)、輝瑞(Pfizer Inc.)、默克(Merck & Co Inc.)、蘋果(Apple Inc.)分別有764億美元、690億美元、571億美元、544億美元的海外盈餘。美國國會將在11月舉行期中選舉、分析師預期稅碼改革要等到選後才可能豋場。

英國金融時報上個月底報導,根據美國民主黨籍參議員(參議院常設調查小組委員會主席)Carl Levin發布的報告,卡特彼勒(Caterpillar)透過瑞士關係企業轉移85%的零件利潤(80億美元)、藉此規避24億美元的美國稅金。報告指出,卡特彼勒在與瑞士政府取得協商後獲得4-6%的企業優惠稅率。Levin指出,從卡特彼勒的舉動就可以知道,避稅並非美國科技企業的獨門招數。

華盛頓郵報報導,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去年5月在受訪時抱怨美國目前的企業稅率(35%)太高、太不合理。2010-2012年蘋果的整體有效稅率分別為24.4%、24.2%、25.2%,低於美國聯邦企業所得稅率(35%)。相關討論詳見《猴賽雷!蘋果海外盈餘實際稅率不到2%》。

華爾街日報(WSJ)去年3月指出,美國國會為了提振經濟曾於2004年通過租稅假期法案、當時促使美國企業將3,120億美元的海外盈餘匯回國內。不過,研究顯示這項短期措施對於就業市場幫助不大,因為多數回流的資金都被用來買回自家公司股票或發放現金股利。思科(Cisco Systems Inc.)執行長錢伯斯(John Chambers)2012年在接受WSJ專訪時曾說,思科在美國境外持有440億美元現金,如果美國政府堅持要對海外匯回資金課徵35%的企業稅,那麼思科只好繼續在海外進行投資。

谷歌(Google)執行董事長施密特(Eric Schmidt)去年5月在英國「衛報」發表專文時指出,每個政府都以為現有稅制修改後自己會是受惠者,但事實上只有在全球企業稅率大幅調高的情況下每個國家才可能都成為贏家,且到時候企業創新能力、經濟成長以及就業也可能會隨之縮減。相關討論詳見《揭秘!美系跨國企業靠「三低」打遍天下》。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