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協委員容永祺:放寬香港與內地保險業經營限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國政協委員、友邦香港區域執行總監容永祺(資料圖)
香港的保險業非常發達,國際化程度也非常高,有著150多年的歷史,是亞大區保險公司最密集的地區,人才濟濟、產品豐富、監管完善,香港保險業的發展及其監管模式和經驗值得內地借鑒。2014年全國兩會期間,金融界保險頻道不僅關注內地兩會代表和委員的關注點,還特別關注保險業特別發達的香港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熱點。根據國際認證財務顧問師協會港澳區主席兼友邦香港區域執行總監容永祺向金融界保險頻道提供的提案顯示,容永祺委員不僅關心香港如何打造國際保險樞紐的地位,還關心內地人口老齡化以及養老體系建設的問題。
容永祺在提案中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就國家金融改革作出了重大的決定,並明確了保險業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國家新一輪的金融改革中,背靠祖國,以及自身的人才資本、法治制度、企業管治等優越條件,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提供“踏跳板”之余,還可透過“引進來”的方式,協助內地加快保險業形成現代市場體系,以及提升保險業競爭力,為完善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借鑒和推動金融改革的發展。現實上,內地人口結構老化,養老體系支付壓力極大,令國家的社會保障制度負擔漸趨沉重。雖然國家努力擴大社保的覆蓋范圍,但長遠仍難以獨力承擔所有保障功能。因此,有需要積極發揮民營保險公司的人壽、醫療、養老保險在社會保障制度上的補缺作用,為民眾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容永祺委員建議,建議完善內地的保險體制,研究放寬外資保險企業準入的限制(包括經營模式和地域限制),以長遠配合社會保障制度發展的需要。在推進保險業市場改革下,營造公平的競爭平臺,並鼓勵保險公司提供更多長期和具靈活性的壽險、醫療、退休產品,長遠填補社會保障的缺口。
另外,容永祺建議研究讓在香港長期經營保險業務並具財政實力的公司,在內地獨資經營保險業務,包括研究在前海以先行先試的模式經營,為廣大百姓提供多元化的保障之余,亦可間接提升內地保險公司的競爭力。同時,為協助推動內地的保險業邁向國際化,鼓勵內地保險企業在香港經營,提升保險行業的專業水平和企業管治水平。容永祺表示,通過鼓勵內地和國際保險企業在香港經營,放寬外資企業包括香港具實力的保險企業在內地經營,以及促進香港債券市場蓬勃發展,均有助提升香港作為國際保險樞紐的地位,長遠拓闊香港金融業的寬廣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容永祺還建議,進一步開放內地銀行間的債券市場,大幅增加香港的保險公司購買內地銀行間債券額度,透過擁有長期的人民幣資產,得以推出更多以人民幣計價及具競爭力的保險產品。同時,建議繼續鼓勵財政部及內地企業到香港發行債券,而發行更多長期人民幣債券,有助香港的保險及金融機構開拓更多投資機遇,並讓投資機構的資產設定有更多選擇。長遠而言,有利推動香港人民幣債市的深度與廣度,鞏固香港作為國際資產管理中心的重要地位。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