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豐晉信基金:4月市場或迎弱反彈
鉅亨網新聞中心
3月國內市場回顧與展望
2014年3月a股市場呈現震盪走勢,全月上證指數小幅下跌1.12%。受二月中國宏觀經濟數據全面低於預期和外圍國際環境的影響,三月中旬a股大幅調整。但3月下旬,隨著優先股正式出臺和市場對經濟托底政策的預期升溫,市場由此而出現了一波快速反彈。
回顧全月,上證綜指下跌1.12%,深證綜指下跌4.67%。風格指數方面,上證50指數基本持平,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分別下跌8.63%與7.46%。從具體行業來看,房地產、建材、銀行等行業漲幅居前;計算機和傳媒行業高位回調,大幅下跌11.92%和9.13%;電子元器件和通信行業則受創業板恐慌情緒影響跌幅超過6%。
2014年3月pmi為50.3%,雖然比上月回升0.1個百分點,但是主要是季節性因素帶動所致。3月環比1-2月均值下滑0.1個百分點,為2005年以來同期最差,表明當前經濟形勢不容樂觀。綜合而言,3月份的制造業pmi季節性小幅回升,但回升幅度為歷史均值最低水平,表明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仍大。
2014年2月cpi同比上漲2%,低於上月,略高於市場預期。食品價格同比上漲2.65%,環比上漲1.66%;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59%,環比下跌0.05%。從環比數據情況來看,居民消費價格環比增速有所下降—主要是受到春節因素影響。春節期間需求旺盛,導致消費品價格走高;春節過后,價格有所回落。從同比數據情況看來,2 月份cpi 同比漲幅較小主要是因為去年2 月份基數過高。長期來看,我們認為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仍將維持在2%以上。
展望下月,我們的觀點是謹慎而不悲觀,市場可能迎來弱反彈。接下來的市場走勢將主要取決於宏觀經濟能否企穩和制度創新的展開情況。中國經濟正處在經濟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與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決定a股市場運行的復雜性與大幅波動性;另一方面,a股市場走勢與市場的制度創新有關,最近公布的優先股制度對a股市場而言是一項制度創新,如果運用得當,將有利於市場企穩。此外,4月高估值的創業板將會受到大量新股發行的考驗,面臨較大風險。
債市方面回顧:
回顧3月,整體資金面呈現季節性的寬鬆,各期限資金價格維持在低位。
央行在2月重啟14天正回購后,在3月又重啟了28天正回購,並將正回購變為常態。在3月的前兩周,資金面一直維持在超寬鬆的局面,隔夜維持在2%左右,7天2.50%左右,14天3.0%左右,且7天以上需求寥寥。央行在公開市場一直維持每周單周凈回籠400-500億左右操作。經過兩周的凈回籠,加之鄰近月末及季末,跨節資金需求開始顯現,資金價格開始小幅上行。其中7天上行幅度最為明顯。而與此同時,央行依舊維持每周資金凈回籠,並在最後一周出人意料的回籠了980億。
3月市場寬鬆主要是因為季節性的因素,而低迷的經濟導致需求不足也是其中原因,再加之近期人民幣匯率大幅走低。我們認為,央行在其中起了主導性的作用,央行在外匯市場購買美元,賣出人民幣,直接增加了基礎性貨幣的供應,從而增加了銀行間的流動性。
未來4月,央行貨幣政策難言轉向,人民幣近期貶值明顯,美國加快退出qe,資金近期外流明顯,隨著央行連續的正回購操作,資金壓力將逐步顯現。
3月的公布的宏觀數據顯示2014年經濟開局艱難。投資、進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和工業增加值數據均十分疲弱。在去產能大背景下,經濟短期下行壓力較大。債券收益率先抑后揚,月初受到寬鬆流動性和疲弱經濟數據影響,債券收益率略有下行。但隨后市場顯露疲態,隨著央行公開市場回籠以及人民幣短期的加速貶值,市場對由此導致的未來流動性收緊預期逐步升溫,收益率逐步平坦化上行。
信用債方面,由於超日債的違約再度改變了市場的風險偏好,導致信用利差拉大。全月中債新綜合全價指數下跌0.49%,但市場交投活躍。
展望4月,隨著經濟繼續在底部徘徊,產能過剩行業的經營狀況並未出現改善,進而信用事件爆發的概率上升,利差有繼續擴大的可能。然而新一屆政府去杠桿的決心大,爆發系統性風險信用的概率較低。對於城投債,目前的政策環境暫沒有進一步惡化的趨勢,但需個券甄別,以經濟活力高、政策支援地區的高等級債券為主。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