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 蘇寧張近東3提案曝光:保護個人隱私賦權電子發票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3-03 08:35
和訊網訊息 3月2日訊在2014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兩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公布3提案,其提出的建議包括加快法律法規對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進行界定,明確賦予電子發票在報銷、核准上的法律效力;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資訊內容管理、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食品行業在流通領域建立起全流程追溯機制,從而保護千萬母嬰的健康,渠道商要為母嬰食品安全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以下為其3提案全文:
提案1:賦予電子發票同等法律效力
2013年以來,江蘇、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相繼開展了電子發票的試點工作,電子發票在消費維權、資源節約、市場監管等方面的優勢也已全面顯現。但因電子發票存在無法開具單位抬頭等問題,給消費者維權,尤其是政府、企事業單位的采購和報銷核准上面帶來困難。
發票作為一種購物憑證,是證明消費行為的有力證據,也是消費者獲得售后服務、進行消費維權的法律憑證。然而紙質發票難保存、易丟失、易造假,不利於消費者維權,電子發票則具備低能效、易保存、易辨別真偽等特點,在國外已有廣泛應用。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其非實體、交易過程電子化的特點為電子發票的推廣使用創造了條件,也為實體零售企業應用電子發票起到示范作用。
本屆兩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就建議,“加快法律法規對電子發票的法律效力進行界定,明確賦予電子發票在報銷、核准上的法律效力,並盡早在全國范圍內形成統一的標準,以便更好地推動電子發票的盡快普及。”
而且,對整個社會而言,傳統紙質發票的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木材、水資源,且紙質發票列印要用特定的防偽油墨和印紙,納稅人還需到國稅局領購發票,涵蓋在一張發票上的材料和時間成本都非常高。據統計,一個年銷售百億的網購企業,每年紙質發票的印刷列印費超過500萬元。作為人口大國和經濟大國,我國2013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就達23.78萬億元,每年消耗的紙質發票數量巨大,這在無形中增加了社會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
因此,盡快建立統一的電子發票標準,賦予電子同紙質發票同等的法律效力,推動電子發票的全面普及,無疑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節約社會和環境成本的最優選擇。
提案2:資訊安全要將保護個人隱私納入法制軌道
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資訊化領導小組正式宣告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在召開的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強調,“網絡安全和資訊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隨著互聯網在中國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人群越來越多,中國已成為網絡攻擊的主要受害國。僅2013年11月,境外木馬或僵尸程式控制境內服務器就接近90萬個主機ip。侵犯個人隱私、損害公民合法權益等違法行為時有發生。
資訊領域安全也是全國兩會代表熱議的話題,本屆兩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將在兩會期間commit《加快個人資訊安全領域法制建設》提案,就如何改善個人資訊安全保護制度進言獻策。這也是其在2013年后再次呼吁對個人資訊安全的保護。張近東認為,隨著互聯網與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個人資訊日趨呈現出網絡化與公開化的特點,但保護機制的短缺,使得惡意獲取、非法倒賣、失職外泄個人資訊的事件頻頻發生,直接威脅到了公民經濟安全與人身安全。因此,一定要響應中央號召,“抓緊制定立法規劃,完善互聯網資訊內容管理、關鍵資訊基礎設施保護等法律法規,依法治理網絡空間,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據了解,2月10日,成都逮捕了涉嫌非法獲取並倒賣20多萬條公民個人資訊的犯罪嫌疑人周某和敬某,其中周某非法獲取了250多萬條學生資訊、55萬多條樓盤戶主資訊、13萬條車主資訊,情節嚴重;而在2013年底,上海警方也破獲了一起資訊侵犯類大案,6名涉案嫌疑人非法獲取、出售股民、銀行千萬資產名錄等個人資訊10億余條。據中國互聯網絡資訊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2013 年中國網民資訊安全狀況研究報告》指出,74.1%的網民在過去半年時間內遇到過資訊安全問題,總人數達4.38 億,全國因資訊安全事件而造成的個人經濟損失達到了196.3 億元。報告強調,資訊安全影響網民的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前所未有。
就此,張近東委員在提案中從法律基礎、責任主體、統一機制三個層面給出了建議。首先是“做好‘頂層設計’,制定統一的《互聯網個人資訊保護法》”,用以明確資訊保護范圍與內容,提高違法違規成本;其次是“明確責任主體,完善自律機制”,從職責權限、審核監察層面嚴格要求涉事企事業單位與個人;第三是“建立統一的執法機制,確保法律貫徹執行”,以獨立、專業的個人資訊安全保護部門推動個人資訊保護長期化、日常化的實現。
提案3:渠道商要為母嬰食品安全承擔先行賠付責任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年初發布了《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各級政府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而母嬰食品安全則是重中之重。對此,本屆兩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蘇寧董事長張近東認為,“食品安全不僅要生產環節把好關,還要在流通領域建立起全流程追溯機制,從而保護千萬母嬰的健康。”
張近東委員在今年兩會提案中表示,解決母嬰食品安全問題,需要行業、企業加強自律、提高產業水平,更要靠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方面,要明確零售商對商品質量的法律責任,不論是實體零售還是電子商務,都要切實承擔起對自身平臺經營活動的監管職責,不能置身事外;另一方面,經銷商要承擔先行賠付的責任,及時保障消費者權益,然后再向生產者或服務者追溯;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母嬰食品市場準入機制,對於食品安全問題要零容忍,一經發現嚴格取締經營資質。確保消費者能夠買到安全的母嬰產品,促進整個母嬰行業健康穩定快速發展。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關乎著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中國社科院輿情調查實驗室在去年5月發布的“最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中,食品安全問題以70.4%的關注度高居榜首,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消費者關注的焦點,母嬰食品安全則是焦點中的焦點。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全年中國新生兒達1640萬。隨著單獨二胎政策的放開,中國新生兒又將迎來一個增長高峰。母嬰市場尤其是食品市場迅猛發展的同時,也出現魚龍混雜的現象,既威脅千萬母嬰安全,又影響行業的健康發展。
對於母嬰食品安全提案,張近東委員特別表示,相較於成人,食品安全對嬰幼兒身體機能損傷更大,而孩子的健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更關乎民族的未來。從母嬰食品安全入手,建立起從生產到流通的全流程追溯機制已是勢在必行。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