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ft:保險公司或引發下一輪危機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2014年1月2日,英國《金融時報》銀行業編輯 帕特里克•詹金斯在ft中文網發表了標題為《保險(和訊放心保)公司或引發下一輪危機》的文章,這篇文章引起了讀者的關注,其關於保險公司迅速多元化擴張或引發下一輪金融危機的論述對於讀者理解世界保險行業現狀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和訊網特摘編如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這就像一道很好的酒吧競猜題:2008年金融危機中,為哪家公司紓困所花的錢最多?蘇格蘭皇家銀行(rbs)?花旗集團(citigroup)?許多人是這樣認為的。然而,規模最大的一起金融機構破產保護案根本不是發生在銀行,而是發生在保險公司美國國際集團(aig)。


美國政府總共為aig提供1820億美元的紓困資金,超過了紓困金額第二高的rbs的兩倍。不過,到2012年為止,和美國大多數紓困項目一樣,聯邦政府對aig的投資已實現盈利。然而,一個不曾改變的事實是,這一資本主義史上規模最大的金融業破產案的主角仍是這樣一家集團——它雖然名為保險公司,但多元化擴張如此迅速,使得對它實施管理或監管變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金融危機發生之后,政界、監管機構及普通大眾幾乎把所有注意力放在了銀行身上。然而,在aig災難性倒塌五年之后,英國rsa保險集團最近也遇到了麻煩。這向我們提出了有益的提醒:保險公司同樣需要關注。

幸運的是,這家英國最大的非壽險保險公司還不算特別大——其資產僅為230億英鎊,與aig頻臨破產時規模高達1萬億美元的資產負債表形成了鮮明對比。而且,該公司的業務也相對簡單,承保的大部分保險標的物都是建筑和汽車,而不是任何更罕見的東西。另外,盡管預計注資額高達10億英鎊,但目前仍無跡象表明rsa集團的問題是無法解決的。

然而,和此前的aig一樣,rsa集團的例子應該讓人們警醒了。該集團愛爾蘭業務部門中出現的黑洞提醒人們,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判斷並徹底化解風險可能比銀行更難。

回顧2007年,在aig遇到的麻煩初露端倪之前,即便是高級管理層也對該集團正面臨的危險視而不見。那一年8月份,該集團時任首席風險官曾經表示,市場不斷積累的危機擴散並傷害到aig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時任該集團首席執行官的馬丁•沙利文(martin sullivan)曾開玩笑地說道:“這是我為什么在晚上能高枕無憂的原因。”

然而,過了不到4個月,aig賬戶上冒出了近20億美元的未變現虧損。又過了不到一年,aig不得不請求紓困。

aig的問題集中於類似保險的證券上,這些證券在危機期間迅速貶值,令所謂會計準則形同虛設。然而,即使是簡單的保險業務,相關財務報表也可能令人難以信賴。比如,在判定所支付或所承諾的保費是否該被計為“已獲”收益的問題上,存在著巨大的操縱空間。而虧損撥備則有更大的主觀性。

就在aig通過並購不斷發展壯大時,管理層及監管機構掌控風險的能力面臨著更大考驗。aig對於並購一直保持樂觀態度。與此類似,rsa集團出現問題的愛爾蘭業務部門,也曾通過激進的並購交易發展壯大。而同樣如此的還有麻煩纏身的澳大利亞保險公司昆士蘭保險(qbe),該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發出了大規模盈利預警,它所遇到的問題也主要來自其收購的美國業務部門。

如今,密切關注保險公司是頭等重要的大事,因為許多保險公司正準備拓寬業務模式,不再僅僅從事傳統承保業務。在這方面,aig是個聲名狼藉的而有誤導性的先鋒。在aig這么做五年之后,與金融服務業其他子行業類似,保險公司和養老基金正在尋求填補銀行業市場中傳統銀行撤離后留下的空白。

銀行已發現,新的資本監管規定導致部分業務成本過高。同時,保險公司開始介入,為基建項目提供資金以及向企業發放貸款。部分養老基金和人壽保險公司還通過購買所謂災難債券,將業務擴展到可能有利可圖的押注自然災害的業務上。

簡單說來,如今的保險公司已成為所謂影子銀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影子銀行是指為填補銀行業萎縮所產生真空而出現的種種金融機構。

所有這些變化都為保險公司的投資者帶來了新的風險,風險也有可能波及整個金融體系——盡管人們普遍認為金融危機差不多要結束了。而央行退出大規模定量寬鬆的舉措,可能會對本來脆弱的金融體系造成干擾——特別是對增長迅速而監管相對不力的影子銀行產業。

說句公道話,部分監管機構對於這個問題已有所警覺。2013年10月,保羅•塔克(paul tucker)在卸任英國央行(boe)副行長的訪談中告訴英國《金融時報》,監管機構需“加大力度”,避免舊的銀行業風險在金融體系的其他部門重演——那將是“絕對災難性”的。金融穩定委員會(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中的全球監管機構也曾強調過監督影子銀行的重要性。最近,該委員會將9家保險公司列入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名單——這些機構屬於應密切監控的對象,並應滿足更高的資本充足率要求。

然而,僅僅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由於各國保險業會計做法始終不甚統一,目前仍未出臺全球保險業資本標準。與銀行業領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保險公司老板在金融危機之后似乎仍能開啟事業第二春。比如,將蘇格蘭皇家銀行和花旗集團帶到破產邊緣的弗雷德•古德溫爵士(sir fred goodwin)和查克•普林斯(chuck prince)已成為金融業的棄兒。而對aig前老板沙利文,我們卻不能這么說。2013年,他出人意料地以一家保險公司董事長的身份進入了公眾視野。這家保險公司是十分脆弱的倫敦保險市場勞合社(lloyd s)的成員之一。

為了防止酒吧競猜出這道題,我透露一下,這家保險公司名叫antares(得名於那顆紅巨星)。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