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行業

應付"巴III" 內銀未來5年須籌資2兆人民幣 離岸市場受惠

鉅亨網新聞中心


為應付《巴塞爾協定III》資本要求於2018年全面生效,有市場分析指,大陸銀行業未來5年須透過股票或債券集資約2兆元人民幣(約2.56兆港元),香港等離岸人民幣中心可望受惠。另有消息透露,大陸大型銀行現正通過國際投資銀行,尋求在離岸市場發行普通或混合債券。

《星島日報》報導,《道瓊斯日報》昨引述麥肯錫公司指,大陸銀行業未來5年需要透過股票或債券,集資約2兆元人民幣,以滿足銀行之間更高的資金要求。據了解,《巴塞爾協定III》資本要求自去年初開始生效,並將在2018年全面執行,屆時將要求銀行一級資本佔總資產的9.5%。以目前數據,國有銀行中只有農業銀行(1288-HK)(601288-CN)仍未達標。


不過,有統計顯示,大陸5大銀行未來2年有約1200億元人民幣(約1536.6億港元)債務需要處理。由於大陸現時的壞帳情況轉差,加上大陸股市持續疲弱令股市的集資能力減弱,分析相信,倚賴大陸的股市及債市已不能滿足市場需求。

高盛亞太區信貸資本市場部主管Dominique Jooris表示,大陸銀行現時正向國際銀行尋求協助它們進入離岸市場,預料未來趨勢將更明顯。此外,據消息人士指出,內地大型銀行現時正尋求在離岸市場發行普通或混合債券。

據悉,4大內銀於數月前分別獲得董事局同意,可於未來兩年在離岸及在岸市場發行最多2700億元人民幣債券。

匯控(0005-HK)早前估計,今年包括公司債和短期定存單的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規模,有望擴大至人民幣5200億至5700億元,較他們估計的2013年總發行量人民幣3600億元,增加60%。

對於離岸人民幣發債市場,由於在國際貿易和投資活動中使用人民幣的情況日趨普遍,全球已出現多個離岸中心,包括香港、倫敦、新加坡及台灣。其中,香港優勢在於發展啟動離岸人民幣業務已達10年,目前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截至去年11月底的人民幣資金池總額更突破1兆元人民幣

相對香港,新加坡、台灣及倫敦等地則起步較慢,不過它們的挑戰也來勢洶洶。單計去年10月,台灣銀行業單月人民幣存款達1232億元人民幣,按月增25%。多家內銀早前先後赴台發債,倫敦則面對歐洲投資者對人民幣債券的強大需求。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