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火熱投資策略?進入董事會 「溫柔地殺掉投資獵物」
鉅亨網新聞中心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月24日下午消息,據BI,近期華爾街的最火投資策略是成為維權投資者,但他們盯住目標后的下一步或是“溫柔的殺掉投資獵物”。
看上去如此:對沖基金經理購入公司大量股權,把自己人塞進董事會,然后把改善業績的計劃付諸實施。
據德州大學教授Edward P. Swanson和Harrison Liu的研究結果,問題是有時這些計劃僅僅是迫使公司使用現金回購股票。
例如,這就是伊坎要求蘋果做的,以及羅布希望Sotheby做的事。
股票回購能夠讓公司股價快速上漲,因為對股票需求增加了,但股價上漲后,股東或逃離。
為什麼?因為股價上漲僅是公司顯得穩健的一種形式,公司可能不再重新,或其基本業務存在問題。
金融危機爆發前夕,美林和雷曼兄弟回購股票以支撐股價。互聯網公司在dot.com泡沫破裂前也這麼干的。
巴菲特也談論過股票回購,對其價值,Swanson和Liu看法如下:
公司在市場高位大幅回購股票的模式顯示,公司或通過回購股票支撐價值高估的股票。我們的研究調查了這種可能。巴菲特在2000年致股東信中稱:“股票回購很流行,但其目的經常是未明的、在我們看來一個忽略的原因:提振或支撐股價。”
兩人還指出,公司在挑選股票回購的時機上並不很成功。i.e. Lehman,如果公司回購股票以掩蓋實際問題,這符合邏輯。
就算公司沒有面臨即刻的災難,股票回購也將使公司失去能夠投資於自身的現金。最終,這將損害公司的長期表現以及高管和投資者尋求支撐的股價。
Swanson和Liu寫道:“我們的證據顯示,公司通過回購股票支撐高股價,而損害了長期股東價值。”
查諾斯審視股票回購時,忽視了股價上漲,而是專注基本面。
查諾斯向《華爾街日報》表示:“公司CEO們,加上他們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實際上是投資於股市,而非擴大各自公司的業務機會。他們要麼預計市場能帶來更高回報,要麼預計它們業務的收益更低,或兩種考量均有。考慮到他們在抓住入市機遇上的存在問題的過往記錄,這或引發擔憂。”(谷雲)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