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外匯

專題探討─英國ILO和官方失業報告的比較

鉅亨網新聞中心


2月19日公布了英國的失業報告,分別是ILO失業報告和官方失業報告。我們看到兩份報告結果迥異,1月份官方失業率從3.7%降至3.6%,錄得2008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不過12月份ILO失業率則意外從7.1%升至7.2%。市場可能更為看重ILO報告,受ILO失業率意外下降的影響,英鎊時段內承壓下行。兩份報告有何不同,為何結果會有這樣大的差異。主要是標準不同,兩份報告雖然同樣出自英國統計局,但統計的對象以及標準有所差異。ILO是國際勞工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的縮寫,這是一個以國際勞工標準處理有關勞工問題的聯合國專門機構。

ILO失業率是指根據ILO標準,計算的失業人數占總勞動人口的比率。根據ILO的標準,那些符合下列兩條件之一的人就是失業者,第一,沒有工作,但正在積極地尋找工作;第二,沒有工作,但在未來兩周內將開始到新的崗位就職。ILO失業率也是按月進行調查,在英國稱為勞動力調查(Labour  Force Survey)。每個月對大約4萬個個體進行采訪,每個月的失業率是對前3個月失業率的進行平均得到的。ILO失業率代替了英國統計局公布的官方失業率作為國際上對英國失業形勢的標準。

ILO失業率相對官方失業率的優勢就是,它更全面。它包括了任何的失業人員,而官方失業率僅僅包括了那些正在申請失業金的失業者。

不過ILO失業率也有缺點,由於ILO是對4萬個個體進行的抽樣調查,因此存在樣本誤差。另外ILO失業率由於是對前3個月的失業率進行平均所得,所以存在一定滯後性,雖然是最新一個月的,但並非只是顯示這個最後一個月的失業情況。因此,ILO失業率並未考慮全職(工作時間較長)以及兼職(工作時間較短)的差別,因為那些僅僅工作了1個小時的人員也可以稱為“就業”。


 

來源:www.dailyfx.com.hk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