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馬化騰賣藥 醫藥渠道爭王
鉅亨網新聞中心
繼上個月底,阿里巴巴為拿到第三方藥品電商試點牌照及藥品監管碼體系,宣佈聯手雲鋒基金(馬雲同時為該基金創始人之一),對中信集團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中信21世紀有限公司進行總額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0 .37億人民幣)的戰略投資,收購后者54 .3%的股份后;九州通與阿里巴巴的競爭對手、互聯網寡頭騰訊的合作也驚現先肯定后否認的曲折情節。
雖然騰訊方面對於傳聞不予置評,但阿里和騰訊兩個互聯網業中的老對手,想必誰也不願放棄互聯網醫藥這一新興的業。事實上,網上藥店雖然潛力無限,但目前無一盈利。阿里、騰訊此時進入優勢何在,他們的強勢入局又將給行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同時,面對假冒劣藥品充斥的網絡,這兩家互聯網巨頭又可能會遭遇怎樣的困境?
“馬雲有個醫療夢”
“馬雲有個醫療夢”這是IT圈內流傳已久的話題,這一話題在阿里巴巴開設天貓醫藥館后,即被認為已經付諸行動。但這僅僅是馬雲小試牛刀的一次嘗試,真正的大動作,就發生在1月底。
為了拿到全國僅有一塊第三方網上藥品銷售資格證的試點牌照和全國藥品監管碼體系,馬雲聯手雲鋒基金向中信21世紀砸了1.7億美元。該交易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團和雲鋒基金將持有中信21世紀約54 .3%的股份,其中阿里巴巴集團持股38.1%,雲鋒基金持股16.2%。
依據馬雲的設想,未來阿里雲計算和中信21世紀聯手推進藥品信息化平台建設,共同開發、建立一整套基於醫療和健康領域的信息化標準而在外界看來,馬雲要實現醫療夢的途徑,最快捷的辦法就是通過現有的天貓醫藥館佈局更大的市場。
“我們希望大數據的建立去推動醫藥行業的數字化運營。通過這一大資料庫,我們希望做到每一瓶藥品的信息和流向都有明確的數據。”阿里旗下天貓商城公關總監喬也如是向南都記者分析阿里巴巴收購中信21世紀的原因所在。
但對於中信21世紀未來是否會與天貓醫藥館“對接”的問題,喬坦言,其尚未收到收購后整合等后續事項的信息。
10億購回“護身符”值不值
阿里巴巴和雲鋒基金花10億元購買的中信21世紀究竟值不值,到底貴不貴?是外界對這一併購案最為關注的熱點之一。
不過,在醫藥行業一些內行人看來,這一交易買回的正是“馬雲醫療夢”的護身符。以中信21世紀旗下的河北慧眼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為例,該公司即擁有95095醫藥平台。來自國家食藥監總局的信息顯示,2013年11月12日,該局將中國第一個第三方網上藥品交易資格證給了95095醫藥平台。
所周知,“無證賣藥”這個“罪名”曾一度長期懸在天貓醫藥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天貓商城自2011年6月20日開通醫藥館后,即遭遇政策“變故”。浙江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11年7月公告顯示,淘寶在該局的要求下,進行了整改,並按要求斷開了天貓商城醫藥保健頻道與未經審批的網上藥店的連結。
被約談后的淘寶商城直至2012年2月28日方纔以天貓醫藥館的形式重新開張。但由於政府對藥品的網絡銷售有嚴格規定,互聯網藥品交易必須要同時取得《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和《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兩個許可證。天貓商城只有《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資格證》即藥品B2C證的渴望,是阿里巴巴或者馬雲夢寐以求的。因為有了這個證,馬雲從事藥品網購業務就等於是有了“通行證”。
當然,最金貴的還在中信21世紀旗下全資附屬公司中信21世紀(中國)科技有限公司幫國家食藥監總局開發的全國藥品監管碼體系。依照國食藥監辦[2008]165號《關於實施藥品電子監管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2008年,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對血液製品、疫苗、中藥注射劑及第二類精神藥品等重點藥品的生、經營情況實施電子監管。從2009年起,逐步將已批准注冊的藥品和醫療器械的生、經營納入電子監管。此外,為了急速推動中信21世紀開發的藥品監管碼的應用,國家藥監局又出了國食藥監辦【2010】194號文,規定凡生基本藥物的中標企業,應在2011年3月31日前加入藥品電子監管網,基本藥物出廠前,生企業須按規定在上市品最小銷售包裝上加印(貼)統一標識的藥品電子監管碼。
也就是,基於上述兩個檔案,中信21世紀將擁有全國的藥品生、流通、銷售資料庫。這一大數據一方面將為阿里巴巴開拓藥品互聯網銷售提供監管方面的保障,讓政府
監管部門吃下“定心丸”,另一方面這一規模宏大的資料庫的背后,還有望幫助馬雲實現更多的醫療夢。以銷售終端的數據子庫為例,即有望幫助阿里全面、實時掌握用藥譜和疾病譜的變化,進而為新藥研究提供大數據支撐。
事實上,中信21世紀之所以能獲准赴港上市,個中的原因在在於此。“對醫藥行業來,這是一件不能等視之的大事。阿里此次出手,相當於全國藥品編碼和B2C證全部到手,且它已經有電商平台,如果三者很好結合起來,阿里巴巴將有望全面重構醫藥電商甚至整個醫藥市場格局。”中康資訊總經理吳瀚如是指。
在業內專家們看來,阿里巴巴快速切入互聯網醫藥業,或還將令醫藥購銷體系發生重大變化,線上交易的價格也將影響到下的價格,進而讓藥品價格體系進一步走向透明。“當時京東商城啟動時,業界也認為影響有限,現在來看,京東對家電行業的影響已經是透骨的影響。目前醫藥行業一些企業對阿里巴巴入主中信21世紀的反應不夠大。”廣州一家醫藥企業的負責人擔憂的表示。
騰訊“入藥”疑雲
近期,國內最大的民營醫藥分銷商、同時手握一個藥品B2B平台“九州通醫藥交易平台”和兩個B2C平台“好藥師網上藥店”和“去買藥網”的九州通被傳已經與騰訊展開了共同開展互聯網醫藥業務的意向性接洽。
不過,讓外界感到奇怪的是,九州通方面18日對外表示,確有接觸但未達成任何結果,但到了19日晚間,已經改口稱“截至目前為止,本公司董事會及管理層未有與騰訊就雙方合作事宜進行相關的接觸和談判,也未授權任何機構、個人或其他方與騰訊就戰略層面的合作事宜進行洽商。”
對於這一被指消息來源源自九州通的信息,騰訊方面則未予置評。事實上,早在阿里巴巴以淘寶商城為平台試水藥品B 2C業務時期,騰訊旗下的拍拍網就曾展開過藥品業務。2011年,廣東本土藥品B 2C藥店健客網即曾宣佈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將成為騰迅旗下拍拍網的戰略合作商。
此外,騰訊目前全力打造的易迅網旗下也有專門開展營養保健業務的板塊。據南都記者了解,騰訊接觸的醫藥分銷寡頭不止九州通一家。廣藥集團高管早在2013年即前往深圳騰訊總部與馬化騰進行了洽談。廣藥旗下的健民醫藥手中同樣擁有B2C牌照,且廣藥旗下的廣州醫藥目前已經牽手全球醫藥分銷巨頭聯合博姿-沃爾格林。
騰訊阿里能“入藥”幾分
從目前來看,騰訊在開展互聯網醫藥業務方面,已經明顯處於下風。阿里巴巴入股中信21世紀會否成為馬化騰“入藥”的動因,業界都在關注。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騰訊強大的Q Q和微信用戶數,以及微信支付的普及程度,依舊存在競爭力。
當然,外行做藥始終會面臨不少困難。近年來,互聯網醫藥業增長十分迅速。根據中國網上藥店理事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醫藥B2C規模已達16.65億元,較2011年增長300%。但高速發展中的互聯網醫藥業依舊存在不少問題。國務院新聞辦近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此間公安部經濟犯罪偵查局政委高峰表示,公安部發起的清剿網絡制售假藥“雲端行動”共繳獲假藥3億多粒,案值達22億元,創下歷年新高。
此外,來自廣東省食藥監局的信息還顯示,持證B2C網上藥店也是問題重重。1月13日,廣東食藥監局發布《關於責令部分企業暫停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的公告》,公告稱,經調查,廣東省部分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企業違規銷售處方藥,廣東食藥監局已責令相關企業暫停互聯網藥品交易服務。此前曾傳出與騰訊合作的健客網也赫然在列。
南都記者 馬建忠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