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財經】陳德霖:人民幣不可能無止境地升值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華社新聞中心
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認為,人民幣國際化是個既漫長又複雜的過程,其形態和速度很受內地資本賬開放的步伐影響,亦牽涉到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中,政策框架轉變與市場之間的複雜互動。
陳德霖指出,人民幣結算業務量取決於貿易雙方自身利益的考量,包括成本和頭寸的問題,而人民幣升值的預期亦會增加離岸市場對人民幣的需求。不過人民幣不可能無止境地升值,要成為國際上普遍接受的投資或儲值貨幣,必須有具深度和廣度的金融產品和資產市場,才可吸引海外人士長期持有人民幣資產。但金融產品和市場的開發,不但要有足夠的政策空間,還需要金融機構的推動和創新,這是一個環環相扣、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儘管很難對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作出量化估計,但他認為可以參考歐元和日圓的經驗,作出一些假設及推斷。一些研究指出,歐元區的外貿以歐元結算的比例為50%至60% , 日圓相應的比例則為30%至40%。
中國內地的外貿以人民幣結算的比例,從2010 年的2%上升至目前15%左右。當中國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落實放寬資本賬管制和人民幣兌換,毋此沒有理由相信中國內地以人民幣支付的雙邊貿易在五到十年內不能達到日圓和歐元的水平,即是可以假設在中期升至30%至60%,這將是現時比例的兩到四倍。
此外,外商進入內地的直接投資使用人民幣的比例,已由2011 年的5%上升至目前接近20%,他相信未來五到十年能夠升至50%亦是合理的推斷。
大,必會提升離岸人民幣市場資金量和流動性,進而提升離岸企業和金融機構採用人民幣的意願和空間。現時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仍然有限,存款額(約為1.5萬億元)只是在岸(100萬億元)的1%左右,遠低於離岸美元存款等於美國本土的大約三成,但可以肯定的是,離岸人民幣市場在可見未來會有非常巨大的增長空間和潛力。
陳德霖提到,隨著人民幣國際化不斷推進,香港能否繼續保持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領先地位?現時香港人民幣存款和支付交易佔全球離岸市場七成,但我認為香港不會、亦不應一直佔有這麼高的份額。人民幣國際化就是要人民幣在全球各地更廣泛使用和流通,而不同時區的企業和個人需求各異。海外企業和銀行的人民幣業務如長期處於很小的規模,對香港銀行提供的
融資和代理銀行服務的需求也不會很大。換言之,期望香港長期壟斷離岸業務並不實際,人民幣未能真正國際化,亦不利於香港自身作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的持續發展。畢竟,人民幣跨境使用的開放和便利是基於國家金融改革和經濟發展的需要,香港在過程中可以發揮重大的推動和催化作用,並藉此機遇鞏固發展離岸中心,締造雙贏。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
X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