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時事

專家:日軍731部隊在諾門罕戰爭 至少發動4次細菌戰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17 10:20


图片说明 
在諾門罕附近以廢油桶堆積起來的日軍瞭望哨所。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消息,中國專家近日首次向外界披露,當年侵華日軍731部隊在諾門罕戰爭期間至少實施了4次細菌戰,並披露了具體細節。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731問題國際研究中心負責人楊彥君,在綜合分析伯力軍事法庭對細菌戰犯的口供和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提出了上述觀點。而此前,學術界一般認為731部隊在諾門罕戰爭期間實施了2次細菌戰。


據新華網報導,楊彥君介紹說,1939年5月,諾門罕戰爭打響後,日本關東軍司令官植田謙吉曾到731部隊視察,隨後命令731部隊長官石井四郎盡快制定參加諾門罕戰爭的作戰方案。

石井四郎將諾門罕戰爭的爆發視為進行大規模細菌戰實驗的最佳時期,擬定了731部隊參戰的三個方案:一是用迫擊炮發射細菌炸彈,二是空投細菌炸彈,三是派出一支「敢死隊」往河流撒菌。時任關東軍前線指揮官小松原道太郎認為,前兩種有可能使日軍自身受到危害,最後決定派遣敢死隊進行撒菌。

據原731部隊訓練部長、孫吳支隊隊長西俊英供述,他從前任訓練部長的保險櫃裡發現了一份文件,記載了731部隊參加諾門罕戰役的敢死隊名單。這支敢死隊由碇常重少佐帶隊,共有23人組成,1937年7月敢死隊將細菌撒到中蒙邊境哈勒欣河。「這是在現有檔案中日軍在諾門罕戰場上首次進行細菌戰的證據。」楊彥君說。

楊彥君介紹,據日本出版的《七三一部隊與天皇.陸軍中央》一書記載,731部隊在諾門罕戰爭期間第二次實施細菌戰是由關東軍參謀山本吉郎中佐帶隊,將病原菌從日軍陣地的伏爾斯體河上游流入下游,以使下游的蘇軍感染;1939年8月底進行第三次攻擊,菌液投入成功;9月份進行第四次攻擊,這次有15名隊員攜帶裝有22至33個腸傷寒菌的汽油罐,將培養腸傷寒菌的膠狀液倒入河裡。

「從伯力軍事法庭對細菌戰犯的口供及後來的相關資料中可以看出,731部隊在諾門罕戰爭期間至少實施了4次細菌戰。」楊彥君說。

諾門罕戰爭以日本關東軍大敗而結束。楊彥君認為,雖然此次戰爭以日本失敗而結束,卻使731部隊受到當時日軍高層的重視,為731部隊的發展壯大創造了契機,推動731部隊研究和生產細菌武器,也是日軍發動細菌戰的歷史罪證。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