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國際股

聯想為何能放膽連續收購

鉅亨網新聞中心


進入2014年,世界IT業的合縱連橫速度忽然加快了。索尼將VAIO個人電腦業務出售,聯想連續兩次出手,23億美元收購IBM伺服器部門,29億美元從Google手裏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兩次收購總額達52億美元,是中國IT公司前所未有的大手筆。在2013年,微軟併購了老牌手機廠商諾基亞。

IT業的變局是,PC業是燙手山芋,都紛紛剝離。手機製造業風雲變幻,有些順應時勢直衝雲霄如蘋果三星,有些則錯過時機一跌千丈如諾基亞和黑莓。互聯網界則頻頻進軍硬件尤其是手機製造,整合舊勢力,劃定新地盤。其實這些變化符合了整個大勢,IT硬件製造利潤越來越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移動互聯網則用極低的邊際成本服務更多的用戶,最終換來互聯網行業高利潤率。聯想就處於業鏈末端,組裝製造銷售,看似聯想很龐大,根據財報,聯想2013年第四季度的單季度銷售額已經突破108億美元,但其利潤率遠不及百度和騰訊等互聯網公司。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成為第一入口,掌握了足夠的用戶,便有想象空間。在移動互聯網有抱負的公司,未來還會在手機製造業持續關注,或者自起爐灶,或者兼併收購。

即便手機製造商利潤微薄,但仍有不少公司大舉殺入,還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小米公司。即便手機是微利或者虧損,但掌握了手機這個移動互聯網大門的鑰匙,就能開啟豐厚利潤的大門,因此,雖然Google已經把摩托羅拉大部分的專利拿走,聯想還是要收購,正如諾基亞已經日薄西山,微軟仍然將其納入麾下。有傳言稱,各大公司還在覬覦處在困境中的黑莓公司。

通過併購,聯想將從中國手機生第一梯隊“中華酷聯”脫穎而出,比肩三星和蘋果,取得了量上的勝利,未來聯想的重心將是如何把巨大的手機入口量轉化成真金白銀,這才是決勝移動互聯網的關鍵。

缺乏互聯網基因的聯想公司並不能從此高枕無憂。雖然高居PC銷量第一寶座,但聯想的擴張大多依賴併購,就品而言,缺乏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在對移動互聯網判斷上,聯想還出現過嚴重失誤,聯想曾經以極低價格出售手機製造部門,后來又不得不重新買回,但已經錯失了第一波衝擊智能手機的機會,而彼時三星就是依靠那個機會成功摘到手機之王的桂冠。

聯想之所以敢放膽收購,跟其整合硬件的能力有關,也跟其巨量的現金儲備有關。10年前聯想曾12.5億美元蛇吞象併購IBM的PC業務,一躍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C製造商。從看似已經沒有活力的公司身上榨取最后的利潤是聯想所長,多年的硬件生以及供應鏈管理和對市場銷售的把控,聯想能把那些國際公司看來已經沒有油水的公司再次挖掘出潛力。這項能力看似簡單,可不是誰都應付得了的。從楊元慶跟記者的交流中我們得知,一開始Google是想持有並經營摩托羅拉,並不僅僅想獲得其豐富專利。在獲得摩托羅拉移動后,並沒答應聯想對硬件的渴求。但兩個月前施密特主動找到楊元慶並表達了要出售的想法,Google並沒有太多硬件生經營以及供應鏈管理的經驗,出售表明了Google對摩托羅拉改造計劃的失敗。

聯想認準的路子類似垂直一體化模式。几乎瓜分了世界上所有手機利潤的蘋果和三星分屬不同的類型。蘋果公司主導技術和設計,全球採購零配件,利用富士康等代工廠代工,控制整個業鏈,蘋果公司在整個食物鏈的頂端,其利潤遠遠高於代工廠和零配件商。三星公司則罕見地擁有垂直一體化模式:不但掌握技術和設計,而且擁有配件和生工廠。

聯想的加工製造經驗和現有工廠也支持這一模式,大規模生和垂直業鏈能夠保證零配件供應,降低生成本。聯想的優勢能夠保證其完整拷貝三星優勢,並且利用中國低成本勞動力,複製三星的輝煌。

聯想為這次收購也提前埋好了伏筆。2013年12月19日,聯想集團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辦落成開業儀式,宣佈中國最大的移動互聯業基地——聯想移動互聯(武漢)業基地正式落成開業,它是聯想移動互聯技術和品的研發、生和銷售中心。聯想官方對此的評價是“將大大增強聯想的自主生製造能力,優化聯想的全球供應鏈佈局”。這個面積20萬平方米的基地是聯想移動互聯品的製造中心,覆蓋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全系列品。預計2014年,基地的量將達到3000萬台。整個基地的最高設計能達1億台。 這1億台手機生能力的基地,很大程度上是為了未來生摩托羅拉手機量身打造的。

聯想是最具製造業中國特色的公司之一,不但擁有生製造以及業鏈上許多工廠,而且在中國最基層的鄉鎮,都能看到聯想的專賣店,聯想在中國的渠道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到每個角落。楊元慶曾強調,聯想不會放棄自主製造,工廠是聯想的優勢。

結盟Google,擴張能,聯想能否走出像三星一樣的路子呢?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