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輝:財務戰略推助吉利與沃爾沃的協作創新
鉅亨網新聞中心
吉利集團CFO 李東輝
金融界網站訊 由中國CFO發展中心聯合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共同舉辦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財務領袖高峰論壇"於1月10日在北京大學舉行。吉利集團CFO 李東輝先生參與了論壇“CFO的戰略決策力”的討論並發表精彩觀點。以下為發言文字實錄:
李東輝:各位專家,各位財務同仁,大家上午好!因為我做過的工作比較雜,我想更多的從綜合戰略角度來談談我自己的體會。
我做過人力資源的工作,非常巧,薛總現在這個單位,就是我大學畢業的第一個單位,我那個時候是小兵,然后學了財務,95年考了CPA,之后在會計師事務所和外企工作,主要工作經歷在外企,我在那個公司做到企業總經理,在其他公司也做過戰略的負責人,中方在華晨寶馬的第一任總經理,另外在兩個公司直接領導過戰略工作,一個是在美國康明斯,全球最大的柴油發動機公司,在美國全球總部負責新興市場國家的戰略,后來也出任了一個事業部的總經理,在中國也是比較著名的有一定規模的國企柳工(行情,問診),工程機械的龍頭企業,作為副總裁兼任CFO。在吉利,我制定了吉利唯一的五年發展戰略。當然作為CFO本行來說,肯定關心企業的戰略,毫無疑問。今天可以跟大家分享,我自己在做戰略過程中,尤其在吉利,兩個方面的經驗體會。
第一,民營企業是否要制定戰略的問題。吉利在2010年兼並了沃爾沃,11年公布財務報表,已經是1480億元的銷售額,首次躋身世界500強,我們要有一個相匹配的戰略。這一點,尤其是我們的董事長,也很支援很接受。坦率的說,我們每天都面臨市場生存的危機,吉利人有良好的風格傳統,就是要居安思危。我們為什么做戰略這種似乎“紙上談兵”的工作?如何讓大家接受?當時我采用的方法,不是跟大家來講模型或者說矩陣等,這些東西大家會覺得很空洞,我講幾個基本問題。
一個是老板的想法,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或者我們聽到老板講的一些話,大家的理解是不是一致的,包括吉利和沃爾沃是否一致。對我們來說,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吉利和沃爾沃是兄弟關係,不是父子關係,在不同發展階段和合作的階段意味著什么,或者老板的想法,我們是否經過了科學的論證,在這個論證過程中,是不是也可以使大家的思想得到統一的過程。所以我們從我們董事長“讓世界充滿吉利”這樣一個愿景,設定出來具體戰略的目標,我們到2017年,我們要達到120萬臺的銷售量,要達到國內市場40%占有率,其中我們出口要占到總銷售的40%等等,這些是戰略目標。大家對這個目標,形成共識之后,我們又怎么能夠更好的傳播,更好的用簡單明了的方式,讓所有人都容易理解的方式,來概括我們的目標,和我們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關鍵的舉措,像蓋房子一樣,這個目標是一個屋頂,我們要有蓋房子的支柱,關鍵舉措,從產品開發,銷售渠道的拓展,售后服務的提升,質量的提升等等。有了柱子還不夠,我們一定要有地基,這些地基就是我們的核心能力,包括我們組織、人才,包括我們的流程,資訊系統等等。所以戰略目標就達成了,而不是說戰略目標有多么神秘和復雜。我們這些戰略舉措,從生產制造、銷售服務、管理各個環節,我們去分解的時候,我們舉措和目標相結合,要分解到公司近期和長期綜合發展的需求,這樣實際上就很好的應用到了戰略地圖,同時也結合了平衡塔這樣一個工具,我們所有的目標,可以分解到,一個是在企業戰略財務層面,一個是在客戶層面,一個是在內部運營層面,一個是在組織學習和發展層面,這四個層面綜合的考慮,這是一個基本平衡。然后我們去看我們每一個目標和每一個舉措,在從中發揮什么樣的作用。順理成章很自然的就把這個工作推進下去。
[NT:PAGE=$] 另外一個體會跟大家分享,就是在吉利、沃爾沃戰略協作方面。在收購沃爾沃的同時,我們董事長對瑞典政府以及方方面面國際社會講的都是,第一: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是兄弟關係不是父子關係。這在穩定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贏得沃爾沃的員工、管理團隊、工會的支援。但是也產生一系列的現實的挑戰,那就是吉利和沃爾沃怎么樣一起協作的問題。首先我提出來,從財務角度一定要協作,吉利是吉利,沃爾沃是沃爾沃,這是品牌的情況。但是財務無法分開,沃爾沃打噴嚏的話,整個吉利集團會重感冒,它的結構不優化,也會對吉利有很大的壓力,吉利需要沃爾沃配合,同時沃爾沃需要吉利配合,我們在解決融資,優化結構,長遠的現金流方面,我們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中國有很多外匯,支援中國企業走出去,當沃爾沃成為中國公司后,就能獲得這些支援。這些獲得李書福董事長的支援,同時我們借助過去在跨國公司豐富的經驗,跟沃爾沃團隊做了非常好的溝通,我們在財務上做了非常好的協作,有很好的效果,在2012年溫家寶總理訪問瑞典期間,一次給沃爾沃提供了8億院美元的貸款,另外一個8億元美元貸款也已經簽訂。
從另一方面,吉利和沃爾沃是兄弟關係不是父子關係,就是講協作,在沃爾沃的董事會里,只有李書福董事長和我兩個人,一方面是在國際公司里,CFO會出任非常重要的董事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另一方面,也是李書福董事長對我的希望,促進吉利與沃爾沃戰略上的協作,我們在沃爾沃的董事會上,也是非常豪華的陣容,其他人都不是來自吉利的,有四五位都是來自世界500強的CEO,也有其他的行業,比如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的CEO,我們要借助於全球的企業文化,全球的管理理念支援沃爾沃,同時我的解讀,李書福董事長強調的兄弟關係,就是大家要協助,而不是一方被動服從於另外一方最核心的是技術領域的合作。現在非常欣慰的看到,吉利和沃爾沃在技術領域有很大的拓展,吉利沃爾沃不只是簡單引用沃爾沃改變現在的產品,尤其沃爾沃的產品應用在吉利產品上,更關鍵的是,我們共同開發下一代產品,包括底盤包括動力系統,沃爾沃開發沃爾沃所持有的車型,吉利開發吉利的持有的車型,這個聯合開發大家一起來做的,我們在瑞典設立了吉利的研究院,目前有了120個工程師,60個來自於吉利,60個在歐洲,包括來自沃爾沃、薩博我們全球招聘的工程師,包括300人的團隊,一半來自中國吉利,我們優秀的工程師派過去,還有一半全球招聘。三到四年之后,我們不僅僅打造出來一個全世界最領先技術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可以開發一系列各種各樣的產品,更關鍵的我們有一二百人吉利的團隊,已經具有了自己的創造和設計能力。這個僅僅引進和買別人的技術完全不一樣,同時這個設計是在整個設計造型,供應鏈開發,最初的階段,就已經著眼於從中國來采購,中國的供應鏈將會服務於全世界,這個和其他所有的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完全不一樣,他們要把國外的供應鏈直接打入到中國,在整個過程當中,耗費巨大資金和時間成本。所以在吉利和沃爾沃的協作在各個方面都有創新。謝謝大家!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