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個股

中信銀行再現放量長陽 節后5日暴漲35%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信銀行再現放量長陽 節后5日暴漲35%

日線圖
日線圖

和訊股票訊息 周四,中信銀行再次出現異動,早盤突然發力拉升,振幅達11%,截止中午收盤報4.89元,漲幅8.19%,其節后5天累計漲幅已經超35%。


推薦閱讀:中信銀行“馬上領漲”意欲何為

馬年伊始,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就大改蛇年萎靡,周二現身漲停榜,昨日進一步上漲8.13%,春節后的4個交易日里累計上漲25.21%,一馬當先,成為銀行股的領頭羊。隨著巨額資金的涌入,銀行板塊的上漲,市場中的疑慮也開始增加,對於中信銀行的異軍突起,認為中信銀行從沒擔當過銀行股的龍頭,難以引領這群大象起舞。

盡管質疑者引用了歷史數據,第一波銀行股上漲,從2005年4月份至2007年10月份(以月線漲幅統計,下同),民生銀行(600016,股吧)以上漲復權后8151.69%區間漲幅領漲銀行股,同期,銀行(申萬一級)指數上漲669.32%;第二波是2008年11月份至2009年7月份,浦發銀行(600000,股吧)區間累計上漲294.83%居首,同期,銀行指數累計上漲134.76%;第三波是2012年10月份至2013年1月份,民生銀行(600016,股吧)以87.23%漲幅居前,同期,銀行指數累計上漲46.35%。但是筆者認為,中信銀行歷史上沒當過領漲股,這正是中信銀行能夠擔當新龍頭的原因,而銀行股作為長期處於估值洼地的藍籌群體之一,上漲時機也的確就在眼前了。

首先,中信銀行在前三波的大漲中表現較弱,前三波的漲幅分別是2.37%、69.03%、39.43%,居於經歷過前三波漲勢銀行股漲幅算術累加的末位,即並未被資金熱炒過。其次,本周二中信銀行出現漲停板,漲停板是多空雙方最準確的攻擊信號,成為龍頭股的條件之一。再次,該股股價較低,啟動之初的蛇年末尾收盤僅為3.61元,與民生銀行在2006年8月份啟動之初的最低價3.93元十分接近,低價股也是成為龍頭股的條件之一,只有低價股才能得到投資者追捧,一般不超過10元,因為高價股不具備炒作空間,如2003年上海梅林(600073,股吧),中海發展(600026,股吧)和深深房a都是從4元開始。另外,龍頭股先於大盤啟動這一特征也與中信銀行的表現相當,因此中信銀行成為銀行股的領漲龍頭不足為奇。

在具有龍頭股領漲的同時,銀行股還具備了上漲的潛力,業內分析師表示,銀行股上漲的原因有四點,一是經過蛇年后期的震盪下跌后,銀行股估值跌至歷史新低,估值有修復的需求;二是部分資金從中小市值個股中撤出,流入低價大盤藍籌股,引起水漲船高;三是2013年年報逐漸進入披露高峰,銀行股業績總體保持良好態勢,有希望維持較高的現金分紅比例;四是今年可能會推出優先股試點,目前銀行股估值低恰恰是發行優先股的良機。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影子銀行監管有關問題的通知》(即107號文)首次將互聯網金融列入影子銀行的范疇,分析人士認為這也對銀行股形成直接利好,擁有了天時(政策)、地利(藍籌)、人和(領漲龍頭)等多根支柱的銀行股,回暖的時機已經臨近。(證券日報)

銀行股融資買入激增

銀行股融資買入激增

銀行股於本周二集體走強,對滬深兩市反彈提供了支撐。兩融數據上來看,當日銀行股的融資凈買入額激增,顯示兩融投資者看好銀行股短期的估值修復行情。

2月11日,滬深股市融資融券余額為3658.44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大幅增加了57.45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3632.03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增加了56.25億元;融券余額為26.41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小幅增加了1.2億元。年后融資余額穩步增加,這可能意味著市場情緒開始轉暖,兩融投資者看好市場的反彈。

融券方面,統計顯示,2月7日滬深股市融券凈賣出量居前的證券分別為易方達深證100(159901,基金吧)etf、華夏上證50(510050,基金吧)etf和嘉實滬深300(160706,基金吧)etf,當日融券凈賣出量分別為2986.36萬份,1223.81萬份和470.37萬份。

融資方面,2月11日,滬深股市融資凈買入額居前的證券分別為中信證券(600030,股吧)、四維圖新(002405,股吧)和蘇寧云商(002024,股吧),當日的融資凈買入額分別為1.68億元、1.02億元和1.0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當日中信銀行(601998,股吧)、平安銀行(000001,股吧)、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銀行股融資凈買入居前,本周二銀行股大幅反彈,中信銀行指數上漲2.38%,銀行股的強勢反彈吸引了嗅覺敏銳的兩融資金版面。分析人士指出,2013年3季度息差觸底,4季度略有反彈,若貨幣政策穩定,預期2014年息差將保持穩定,銀行業的基本面開始企穩。此外,節后資金面壓力出現緩解,松綁了銀行股頭上的“緊箍咒”,銀行股短期的估值修復行情可期。(中國證券報)

三因素助銀行股連續收陽 成交量或確定反彈成敗

三因素助銀行股連續收陽 成交量或確定反彈成敗

一直走在漫漫“熊”途的銀行股,“跌跌”不休的走勢長期被市場所詬病。而春節過后銀行股突然搖身一變成為了滬深兩市的救世主,銀行板塊指數連續4個交易日走高,帶動大盤節節高升。數據顯示,銀行板塊本周以來已累計上漲3.65%,其中,中信銀行(601998,股吧)累計漲幅更是高達24.18%。

總結近幾日銀行股反彈的主要原因,民生證券河南分公司投資顧問劉冰對記者表示,節后銀行股的反彈主要由三大因素促成。首先是超跌反彈,隨著場外資金的入場,加上前期匯金增持效應,處於估值洼地的銀行股有了反彈機會。

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銀行板塊自2013年2月4日見頂后,截至上周五已經累計下跌26.10%。而板塊內個股跌幅最小的華夏銀行(600015,股吧)也下跌逾7%,下跌幅度最大的民生銀行(600016,股吧)股價則縮水逾三成之多。

其次是業績方面的良好預期,而這又表現在三方面。一是節后現金回流銀行,銀行資金面緊張局面有所緩解,加上年初貸款投放仍保持較快速度,今年一季度與去年四季度業績環比有望出現回升。二是近期監管層對理財產品和民間高息融資監管力度加大以及部分網絡熱銷理財產品收益率下降稍微緩解了銀行壓力。三是上周六央行發布《2013年第四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市場預計今年央行將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貨幣政策對流動性趨緊的應對會相對積極。讓市場對於今年貨幣政策寬鬆預期有所提高,也有利於銀行股業績改善,從而推動股價上漲。

第三是估值因素。目前監管層鼓勵破凈央企回購股份,而銀行股中破凈者不在少數。據《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在經過連續4個交易日的上漲后,16只銀行股中仍有12只破凈,其中,交通銀行(0.71倍)、光大銀行(601818,股吧)(0.79倍)、中國銀行(0.8倍)、北京銀行(601169,股吧)(0.83倍)、浦發銀行(600000,股吧)(0.87倍)等個股最新市凈率均不足0.9倍。

雖然有以上諸多因素支撐,但不可否認的是,相較於周二的強勢,昨日銀行股已經出現一定程度的疲軟,相關個股表現逐漸出現分化,諸如華夏銀行、光大銀行、招商銀行(600036,股吧)等個股已經出現下跌。而市場對於銀行股反彈能否持續的討論更加熱烈。

對此,分析人士表示,雖然銀行股后市仍存在趨勢交易機會,但目前主題投資盛行,普通投資者參與熱情不高,因此相關個股想獲取超額收益並不容易。銀行股這波反彈主要依靠資金推動,后市能否持續需要緊密關注滬深兩市成交額的變化,一旦滬深兩市成交額出現萎縮,則需要特別謹慎。但值得慶幸的是,盡管本周有4500億元逆回購到期,且周二央行並未進行逆回購對沖致使資金自然凈回籠3300億元,對多頭繼續上攻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的持續回落顯示當前資金面仍相對寬裕,為銀行股乃至整體a股持續反彈形成了良好的資金基礎。(證券日報)

2  (本新聞來源:和訊網)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