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中國財經】余永定:人民幣應儘快採取浮動匯率機制

鉅亨網新聞中心


財華社新聞中心

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近日撰文指出,中國外匯儲備已接近4萬億美元,繼續增加的每1美元所帶來的邊際成本都遠遠高於潛在收益,繼續積累外匯儲備毫無疑問不利於生產。中國人民銀行要停止干預外匯市場,即儘快採取浮動匯率機制,這將能阻止中國外匯儲備的增加。

余永定是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中國證券報週三刊登他的文章指出,由市場力量決定的彈性匯率,將扼殺貨幣投機者對人民幣升值下單邊注的機會,從而減少熱錢存量。目前熱錢佔據了中國資本賬戶盈餘的大頭,即使中國經常項目在一段時間內還將保持盈餘,但從雙盈餘轉向更加正常的外部處境能大幅改善資源設定的效率。

文章指出,中國收支結構的必要調整已經拖得太久,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即使這需要冒一些風險。儘管人民幣匯率機制的轉變會給中國經濟增長帶來消極影響,但並不會像許多人所擔心的那樣嚴重。首先,雖然它可能造成人民幣升值,但中國的共識是當前匯率與均衡水平相差不遠,因而升值將是溫和的。


類似地,儘管人民幣升值會抑制出口增長,但減速可能不會很嚴重,因為中國的出口部門主要是加工貿易(具體地說,就是組裝進口自日本和韓國等國家的中間產品)。而隨之增加的進口也不可能對中國經濟增長造成很大傷害,而更有可能起到補充而不是替代內需的作用。簡言之,中國承擔得起再平衡的成本。

在過去幾年中,流入中國的流動性是日益短期的旨在進行匯率和利率套利的資本,因此當升值預期消失時可能會出現資本大量外流。為了防止大規模資本外逃威脅中國的金融穩定,跨境流必須謹慎地進行管理。

文章認為,中國正站在十字路口,在經歷了三十年前所未有的快速經濟增長之後,中國又無與倫比地抵禦了全球經濟危機,但它也出現了嚴重的經濟失衡,並且威脅到了它實現步入高收入行列的能力。其問題在於,面臨來自高風險影子銀行活動和沉重的地方政府債務負擔的金融動盪的挑戰。

全球經濟危機爆發後,中國似乎走上了完成這一再平衡的軌道。其經常項目盈餘從2007年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下降到2012年的2.6%,並且自1998年以來第一次出現了大規模資本賬戶赤字。此外,2012年中國外匯儲備只增加了987億美元,而在2007至2011年間平均每年都要增長4,350億美元以上。這意味?人民幣匯率升值壓力將減小。

但是,去年中國經濟的失衡又捲土重來。2013年中國貿易盈餘可能突破2,500億美元;其資本賬戶盈餘在前三季度突破了2,000億美元;其外匯儲備激增5,097億美元。此外,儘管發達經濟體的復甦提振了中國的出口,但持續的產能過剩加上家庭消費增長同比放緩導致中國去年的投資增長降到了過去1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文章認為,中國經濟的再平衡需要時間,並且會帶來一些風險和犧牲。但中國領導人必須認識到,中國面臨?大規模福利損失,因此需要拿出接受短期增長放緩以換取更穩定的長期增長路徑的意願。事實上,只要政策設計合理,增長放緩的時間和影響是可以最小化的。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MRKT,MRKT,MACRO]

X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