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監會護市該不該被看好?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09 14:11
近日,保監會接連發出護市的政策。根據資料顯示,今年1月7日,保監會下發了《關於保險(放心保)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等問題的通知》,正式放開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隨后,有訊息稱,保監會近期將啟動歷史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政策,允許符合條件的部分持有歷史存量保單的保險公司申請試點。至此,部分市場人士認為,保監會的護市力度猛烈,有望刺激股市走出低谷。
從二級市場的表現來看,受保監會正式放開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板上市公司股票的訊息刺激,昨天創業板市場呈現出強勢上漲的行情。截至1月8日收盤,創業板指數大漲3.9%,距離歷史最高的1423點僅有一步之遙。不過,在創業板市場再度走強的同時,主板市場的表現卻不如人意。
隨著保監會發出了接連的護市利好,股市能否最終走出低谷呢?而保監會的護市行動又該不該被看好呢?
根據數據統計,當前保險行業資產超過8萬億,而在去年前11個月,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比例僅為10.12%。從相關的規定顯示,保險公司投資證券基金和股票的比例合計不超過該保險公司上季末總資產的25%。可見,若未來進一步落實相關的入市內容,未來有望促進上萬億的險資進入股市。
話雖如此,但是面對持續疲軟的a股,我們不禁產生如下的思考。
其一、保險資金規模式入市的可能性有多大?根據近期的數據顯示,當前滬深股市的總市值約21.14萬億,而創業板總市值約1.4萬億。如果未來保險資金將呈現出一定規模進入創業板市場,或將為創業板市場帶來1萬億以上的新增流動性,由此對創業板的提振效應可想而知。然而,從實際的狀況來看,當前創業板的動態市盈率已經達到55倍附近的水平,且創業板股票整體的盈利水平並沒有預期理想。若保險資金在此時盲目進入創業板的二級市場,潛在的風險還是很大的。可見,保險資金進入創業板二級市場的可能性較低,但不排除部分險資會借此機會版面一些可挖掘的創業板品種。
其二、保險資金更傾向於哪種方式參與創業板的投資呢?若從上面的角度來看,保險資金直接參與創業板二級市場的投資所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大。那么,他們或許會參與創業板新股的申購。眾所周知,去年12月底,ipo正式重啟,而目前已有多家企業獲得了ipo批文。根據外資機構的預測,本月或將有50家企業獲得ipo批文,而今年有望發行上市的企業或多達2、300家。可以想象,在ipo重啟之際,實際上蘊藏著巨大的暴利機會。不過,這種利潤不會在二級市場上有過多的體現,反而會在創業板申購的進程中得到挖掘。無法避免的是,在新股申購的過程中,險資參與了打新,也會加劇了一級市場上的競爭性。
其三、歷史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政策,會對藍籌股產生什么樣的影響?對於近日頒布擬啟動歷史存量保單投資藍籌股的政策,筆者認為政策雖然對相關品種的短期走勢形成利好,但是仍然存在不少有待爭議的問題。
首先,國內的藍籌股真的值得投資嗎?縱觀數據內容,當前動態市盈率僅有個位數的股票為數不少,且以銀行為主的權重品種占比最多。以銀行股為例,當前國內上市銀行股票的動態市盈率僅為6倍,部分上市銀行股票的動態市盈率更是低於5倍。若按照這樣的估值水平,未來的可挖掘潛力確實很大。不過,在國內的證券市場總是具備一定的特殊性,再好的經營模式、再優越的財務數據也無法改變一個事實,即股市容量過大,股票占股市總市值的權數很高。同時,股市又缺乏新增流動性的補充,再加上股票所屬的政策預期具有不確定性等,最終股票只能長期維持低位震盪的格局。
再者,國內藍籌股的投資回報率如何?一般而言,分析一只股票是否具有良好的投資回報率可以關注兩點,一點是該股的平均股息率,另外一點是該股潛在的差價空間。然而,在實際的情況下,國內上市企業的整體分紅水平較弱,且存在較高的紅利稅等稅負,直接加重了企業與投資者的成本。而從差價的角度來看,過去三年a股的整體回報率分別是-14%、+3.17%以及-7.6%。而以中國石油(601857,股吧)、中國鋁業(601600,股吧)為主的超級權重股近幾年的表現來看,其走勢更是一塌糊涂。整體上分析,國內藍籌股潛在的差價獲利空間並不明顯。而在分紅與差價空間均不佳的預期內,國內藍籌股的吸引力也正逐步下降,險資會否加大藍籌股的投資仍然需要觀察。
自ipo重啟以后,股市的融資壓力迅速增加,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已經降至了冰點。遺憾的是,在ipo重新開啟的同時,強制退市等對沖措施並沒有同步跟進,最終將會進一步導致股市的供需狀況失衡。
筆者認為,保監會護市或許是為了緩和市場對過度融資的消極情緒。但是,面對病入膏肓的股市,如此的護市行動也難以扭轉市場長期的弱勢。而在股市下跌的趨勢中,任何不痛不癢的利好訊息,僅僅起到延遲股市調整周期的作用,並不會成為股市的救命稻草。
(和訊理財特約財經評論員:郭施亮)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