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產業資訊】農產品目標價格補貼機制今年擬建立

鉅亨網新聞中心


據新華社報導,國家發改委今年將完善農產品市場價格和調控機制,探索推進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與政府補貼脫鉤的改革,逐步建立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在市場價格過高時補貼低收入消費者,在市場價格低於目標價格時按差價補貼生產者。

目前,國內糧價決定機制主要通過政府制定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價決定。

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始於2004年。當市場價低於最低價時,由國家指定的糧食企業以最低價進行收購,以此穩定市場價格,維護農民利益。起初最低價收購的對象只有小麥和水稻,隨后大豆、玉米等進入臨儲收購政策。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一機制的弊端逐漸顯現。隨著與國際市場價格差的擴大,國內市場在受到波動的同時,收儲、加工企業的庫存成本也大幅增加。


為此,國家發改委將建立目標價格制度作為今年農村經濟的重點工作之一。發改委稱,2014年將選擇部分品種和地區先行開展試點。同時,將繼續實行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和玉米、油菜籽、食糖臨時收儲政策。

今年中央一號檔案也首次提及農產品目標價格制度,並提出,將啟動東北和內蒙古大豆、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試點。中農辦主任陳錫文稱,目標價格將綜合成本、農民利潤、國內外價格差等因素。

湖南省糧食局局長張亦賢認為,實行目標價格不但可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保護種糧農民利益,對市場調節設定糧食資源、實現國際國內糧價接軌、協調期貨與現貨糧價關係、控制物價總水平也將起到重要作用。

更多精彩內容,請登陸財華智庫網 (http://www.finet.com.cn) 或財華香港網 (http://www.finet.hk)

FINT[PFSTBMX,51,5126]

X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