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驚現三大重磅信號 馬年A股開門紅或將泡湯

鉅亨網新聞中心


編者按:今日是馬年首個交易日,能否開門紅將是投資者最關心的話題。值得注意的是,春節期間三大重磅訊息的出現,或將對馬年首日走勢帶來巨大的影響。

===本文導讀===


【1、春節全球股市大跌 3萬億美元蒸發】

驚現三大重磅信號 馬年A股開門紅泡湯?

【2、多重利空 新興市場沖擊巨大】

多重利空打壓全球股市 新興市場沖擊顯分化

【3、美QE削減提速】

美聯儲或“默認”QE現有削減步伐

【權威聲音:隔夜歐美股市大幅反彈】

道指收盤漲逾180點 失業金數據優於預期

歐央行維持利率 歐股指數大漲1.49%

【A股影響】

新興市場股市遭拋售 A股獨善其身有三大保障

版面機會是否到來 A股馬年首秀三看點

“開門紅”是期望“紅二月”有定數

【機構觀點】

中信證券:牛市醞釀期 短期關注三大主線

湘財證券:2月有望迎來暖冬 關注成長股反彈機會

【大勢研判】

除夕砸盤凸顯主力急迫拉升心態

===精彩閱讀===

中國春節期間全球股市大動盪 兩周蒸發市值近3萬億美元

國內春節長假期間,新興市場大跌的影響仍在繼續,拋售潮蔓延到美歐日等發達市場,過去兩周全球股市市值蒸發近3萬億美元。

經濟數據惹禍

上月底,新興市場貨幣的拋售潮仍在持續,但美聯儲依然沒有停止自己的退出步伐。1月29日,美聯儲宣布繼續削減月度債券購買規模100億美元,從之前750億美元的月度購債規模減少至650億美元。

隨后,美國、英國和中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不及預期,特別是美國公布今年1月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僅為51.3,遠不及去年12月的56.5,也遠低於經濟學家此前預計的56。受此影響,全球股市出現集體大跌。2月3日,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跌2.1%,創下自2013年6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標普500指數當天也以2.3%的跌幅報收。2月4日,日本股市大跌超過4%,中國香港股市恒生指數當天也下跌2.89%。

2月5日,盡管美國ISM非制造業指數好於預期,但美股依然繼續下挫,納指盤中跌幅達1.6%,創下年內新低,國際金價則一度突破每盎司1270美元。一些華爾街分析人士認為,經濟數據遜於預期應該只是催化劑,1月新興市場出現的恐慌和美聯儲決定繼續縮減購買規模已經為這場市場拋售潮做了準備。貝萊德集團分析師指出,如要繼續上漲,股市要更依賴基本面。

全球股市蒸發3萬億美元

與發達國家相比,新興市場股市的形勢更為嚴峻。MSCI新興市場指數目前已經跌至近5個月以來的新低。今年以來,印度、俄羅斯、巴西與墨西哥的基準股指跌幅均超過4%。據彭博社報導,由於新興市場的動盪行情,全球股市近期市值蒸發了3萬億美元。

僅僅幾周時間里,突然發生的一系列不利事件就將投資者對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的樂觀預期轉變為不斷加重的憂慮情緒。《華爾街日報》認為,全球股市年初大跌主要是因為投資者對經濟增長以及企業利潤的預期太高。美國里士滿聯儲主席萊克表示,許多投資者過於樂觀,今年美國經濟增速只會略高於2%。近日,曾受投資者熱捧的推特和3D系統公司公布的業績均不如預期,導致兩家公司股價單日暴跌超過18%和25%。

摩根大通首席全球經濟學家卡斯曼表示,全球經濟在去年年底時表現相當強勁,現在看來經濟前景比之前面臨更大的風險。太平洋(行情,問診)投資管理公司創始人之一、有債券大王之稱的格羅斯表示,"快速發財"的時期已經結束,股市和債市都如此,投資者應降低今年的投資收益預期。不過,富達基金、高盛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機構分析師都勸告客戶,在經歷拋售損失后要保持冷靜。

新興市場危機登陸歐洲?

除了股市,新興市場貨幣拋售潮似乎已經蔓延到歐洲。連續幾周陰跌之后,烏克蘭貨幣格里夫尼亞本周三大幅貶值,格里夫尼亞兌美元匯率自2009年2月以來首次跌到9:1的水平。外界猜測,烏克蘭央行已經放棄維持了長達四年的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

與此同時,匈牙利福林、波蘭茲羅提和捷克克朗匯率同樣在近日出現大跌。有分析人士估計,歐洲銀行向土耳其、巴西、南非等新興市場國家提供高達3萬億美元貸款,是美國銀行業的四倍多,新興市場動盪將對歐洲銀行業產生巨大沖擊。

除此之外,湯森路透旗下Lipper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29日當周,新興市場股票ETF凈流出27億美元,為2011年2月以來最大的單周流出量。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副首席經濟學家梅爾表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組織都應準備好應對新興市場危機。不過,瑞銀首席執行官埃爾默蒂近日表示,投資者目睹短期內有大量資金撤離新興市場,但這看來有點反應過了頭,並非所有的新興市場今後都是一樣的發展前景,投資者在做投資決策時要學會區分市場。(證券時報網)

多重利空打壓全球股市 新興市場沖擊顯分化

■受中美經濟數據低於預期、美聯儲持續縮減購債規模、新興經濟體市場動盪等多重因素影響,最近幾周全球股市普遍發生動盪,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美國股市三大股指繼上月創下一年多來最大月度跌幅后,5日延續跌勢

■國際金融協會當天發布的最新資本市場監測報告顯示,今年以來,新興經濟體股市已平均下跌7.5%,美國和歐洲股市下跌4%至6%,日本股市則下跌約12.5%。為尋求避險,部分投資者將資金撤出股市、涌向美國國債市場

■今年1月新興經濟體股票市場基金和債券市場基金分別凈流出資金122億美元和46億美元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的眼中,人們好像置身在一個錯綜復雜的迷宮里,即使是最微小的緊張也能被放大,通常會有無法預知的變故發生,影響力瞬間就會輻射全球。

這種判斷暗合了近期全球市場出現的恐慌——隨著美聯儲釋放的廉價資金退潮,諸多經濟暗礁開始顯露。多個新興市場央行不得不暫時放下維護物價和金融穩定的職責,出手干預為本幣的暴跌收拾殘局,而美國股市也受到波及。

有部分人將這種混亂歸因於美聯儲的退出政策,該機構在最近一次政策會議上再度采取行動,縮減每月的債券購買計劃規模。但在其背后,新興市場自身存在的經濟增長也引發關注。

美政策牽動市場情緒陷入恐慌

美聯儲上月末宣布,再度縮減債券購買計劃,將每月購債規模縮減10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而這種退出和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顯得格格不入。民間就業服務機構ADP發布數據稱,美國1月民間就業崗位增加17.5萬個,為8月以來最小增幅。此前出爐的耐用品訂單、制造業活動和1月汽車銷售報告均弱於預期。

不佳的數據在金融市場引發一定的恐慌。截至5日收盤,本周美股的跌幅超過1.7%。其中,標普500指數一度創下去年6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而追蹤小型股的羅素2000指數較1月22日觸及的紀錄收盤高位也已近跌去超過7%。

一些人將不佳數據歸因於惡劣的氣候狀況,而這或難以改變美聯儲的政策前景。兩名政策立場截然相反的美聯儲官員本周便不約而同地表示,美聯儲或將在未來的政策會議上,繼續以100億美元的步伐穩步減少購債,除非經濟狀況大幅偏離預期。

芝加哥聯儲行長查爾斯·埃文斯稱,他目前預計低通脹和依舊高企的失業率意味著短期政策利率在2015年大部分時間仍會維持在接近零的水平。里士滿聯儲行長杰弗瑞·拉克爾表示,全球股市下跌可能不會影響美聯儲進一步收縮債券購買力度。

投資機構Jefferies的首席金融經濟學家沃德·麥卡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美聯儲未來的政策走向依然取決於經濟數據的表現,如果經濟數據表現較弱,那么美聯儲可能暫停縮減買債規模的行動,反之也有加速退出的可能。

美國不明朗的政策前景及不佳的經濟狀態沖擊到全球市場。近兩周來,全球股市的市值已經蒸發3萬億美元。中國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在馬年開盤后連續下跌兩天,累計跌幅逾3%,6日才終於出現低位反彈,小幅上漲0.7%。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明星基金經理人格羅斯表示,全球經濟增長仍將步伐遲緩,股票之類資產面臨風險,可能會更加波動。沃德·麥卡錫則表示,“我不認為最近的市場動盪源於美聯儲的政策,而是反映出一種基本面失衡,這種波動有可能持續數星期。”

新興市場顫栗前景分化喜憂參半

事實上,圍繞美聯儲政策的預期及變動,新興市場先后遭遇了幾輪資金外流沖擊,市場波動明顯加大。而這波拋售浪潮近期開始出現愈演愈烈之勢。

根據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近一次提供給上證報的數據,截至1月29日的一周,所有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所遭遇到的“失血量”高達64億美元,為2011年三季度以來最大。其中機構投資者的贖回量達到三年來最高水平。而根據理柏的數據顯示,在同一時間段內,關注新興市場股市的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單周撤資規模創有史以來第二高。

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數據顯示,在截至本周一的七個交易日中,海外投資者從印度股市撤資6.5億美元,導致在1月23日觸及歷史高點的印度基準股指下跌約5.5%。

很多貨幣遭受重創,各國央行不得不采取緊急措施止血,包括土耳其、印度和南非在內的新興市場倉促加息。土耳其官方還被迫通過大幅上調基準利率來阻止土耳其里拉的大幅下挫,其中包括將隔夜拆借利率從7.5%大幅上調至12%。

不過,穆迪分析公司的首席經濟學家馬克·詹迪對記者表示,金融市場或很快會穩定下來,因為新興市場央行在通過加息以穩定本幣及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等方式積極采取行動。

在大跌背后,除了美聯儲的退出,新興市場本身存在的問題也值得關注。瑞信的明星經理人路易斯·斯圖赫伯格便表示,根本的症結在於巴西、印度、南非、土耳其及印尼等地區經濟缺乏增長、外部經濟惡化、財政失衡、缺乏結構性經濟改革及遭到腐蝕的政策可信度。

但一些業內人士認為,不應當將這些缺陷套在所有新興市場國家頭上。曾任高盛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並在2001年創造了“金磚四國”一詞的吉姆·奧尼爾本周便表示,新興市場股票最差年度開局帶來一個買入機會。他說,美聯儲決定收縮史無前例的債券購買計劃,放大了新興市場遭遇的拋售。他認為烏克蘭、泰國、阿根廷和土耳其有些嚴重問題。但這不應該跟真正有問題的個別新興市場混淆。

野村便在近日發布報告稱,亞洲發生全面性危機的可能性非常低,今年的亞洲表現領先的經濟體將包括韓國、菲律賓、馬來西亞。報告稱,新興股市的大舉賣壓已開始在一些股市出現技術承接機會,中線持續偏好韓國、中國台灣以及印度股市。

美聯儲或"默認"QE現有削減步伐

美聯儲上周再度將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規模削減100億美元,令各方進一步確認了美聯儲的政策收縮態勢。盡管5日出爐的全美ADP私營部門就業報告令人失望,但兩位美聯儲地方大員的言論很快打消了外界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前景的疑慮,每次議息會議削減100億美元QE規模或將成為美聯儲退出的“默認模式”。

美經濟仍將加速增長

根據ADP報告,全美今年1月私營部門就業人數增加17.5萬人,不及經濟學家做出的增加18.9萬人的預期中值。該數據促使投資者一度猜測美聯儲可能推遲將量化寬鬆規模進一步縮減100億美元的步伐。

美股分析師若昂·蒙特羅指出,近期美國經濟數據多不及預期,如再有重要經濟數據不及預期,投資者將感到恐慌。隨著美聯儲繼續回收流動性,任何顯示美經濟欠佳的數據都會讓投資者逃離市場。

然而,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的疑慮很快被打消。亞特蘭大聯儲總裁洛克哈特在ADP報告面市后稱,盡管第一季度某些數據表現並非很好,但2014年美國經濟很可能加速增長。

洛克哈特指出,美聯儲“應保持耐心,不應過快對數據波動做出回應”。他強調,美聯儲每次會議縮減100億美元QE規模將成為該機構退出的“默認模式”,“盡管在需要時,決策者將調整縮減步伐”。

洛克哈特還表示,非農失業率或很快降至6.5%以下。美聯儲此前表示,6.5%為開始考慮上調短期利率的失業率門檻。不過在此問題上,他表示,只要通脹維持低位,美聯儲可能不會上調利率;現在的關鍵是美聯儲將在多長時間里把基準利率維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而答案則是“2015年較晚時候”。

加息時點或在明年

如果按照“每次議息削減100億美元QE規模”的模式,那么美聯儲將在今年第七次、也就是11月的議息會議上正式終結QE政策,這符合洛克哈特對美聯儲未來加息時點的預期以及市場對美聯儲在結束債券購買和啟動加息之間會有“大約半年到三個季度”觀察期的看法。

不過,擁有今年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投票權的費城聯儲總裁普羅索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的態度更受人關注,其立場也更積極。他在5日表示,美聯儲應加速回收流動性並在失業率降至6.5%之前完全退出QE,然后便可考慮進行加息。

普羅索警告稱,如美聯儲在失業率降至6.5%以下這段時間內維持購債,恐會在政策溝通上引發諸多問題。他解釋道,美國就業市場狀況正快速改善,盡管通脹率仍略低於1.0%,但已趨穩並將走強。在此背景中繼續購債時間越長,貨幣政策正常化進程就越滯后。在經濟充斥著貨幣儲備的情況下,失敗成本可能會比通常高出很多,甚至可能會引發更高水平通脹,甚至是金融不穩定。

美國媒體表示,考慮到美聯儲在本輪全球金融危機中采取的謹慎政策立場,普羅索關於美聯儲加速退出QE的希望很可能落空;不過,兩位具有代表性的美聯儲高層的發言表明,2015年開始加息已經成為美聯儲內部目前的一項共識。(中國證券報)

道指收盤漲逾180點 失業金數據優於預期

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訊息,美國股市周四收高,美國勞工部公布,截至2月1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2萬人,至33.1萬人,表明美國就業市場正在繼續逐步改善。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88.23點,漲幅1.22%,至15628.46點;納斯達綜合指數上漲45.57點,漲幅為1.14%,至4057.12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上漲21.79點,漲幅為1.24%,至1773.43點。

盤面方面,各大版塊普漲,周期性消費品和原材料板塊領漲。

前以色列央行行長斯坦利·菲舍爾(Stanley Fischer)周四在一封由美國政府道德署(U.S. Office of Government Ethics)公布的信件中表示,他將出售其持有的一些金融企業的股權,以避免可能產生的利益衝突--費舍爾在去年年底被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名為美聯儲副主席人選,該任命還需得到美國參議院的確認。

經濟數據方面,美國勞工部今天公布報告稱,截至2月1日當周美國初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減少2萬人,至33.1萬人,表明美國就業市場正在繼續逐步改善。經濟學家平均預期該周經季節調整后的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減少至33.7萬人。與此同時,基於更加完整的數據,此前一周的初請失業金人數從34.8萬人的初值向上修正至35.1萬人。

美國勞工部公布,去年第四季度美國生產力年率增長3.2%,未能達到經濟學家此前預期。財經網站MarketWatch調查顯示,經濟學家此前平均預期第四季度美國生產力年率增長3.4%,第三季度經修正后的生產力年率增長3.6%。

投資者的注意力再次被美國股市的普遍上漲所吸引,黃金的避險投資特性被削弱,價格在一個極小的范圍內波動;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的最新發言和美國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的下降也對金價走勢形成牽制,投資者耐心等待將在周五上午發布的美國官方的1月非農就業報告,以確定金價的未來發展方向,主力黃金合約報價場內交易中微漲收於每盎司1257.20美元。

美國最新的首次申請失業救濟金人數報告好於市場預期,加上美股指數的普遍上揚,都提高了能源產品的需求前景,原油價格一度突破每桶98美元關口,主力原油合約報價連續第三個交易日收漲,場內交易中報每桶97.84美元。

公司訊息方面,通用汽車今天公布了201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通用汽車第四季度凈利潤(不計入股息)為1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9億美元下滑13%,主要由於該公司在北美市場以外的財務業績下滑,尤其是國際和南美業務部門的業績下滑,從而導致公司利潤受損。

沃達豐集團當地時間2月6日發布報告稱,因其主要市場歐洲的運營環境艱難,集團第三財季營收下降,但略高於預期。據了解,沃達豐在截至到去年12月31日的財季中,營收下降了3.6%,至109.8億英鎊(約合179.1億美元),而此前市場預期則為108.6億英鎊

福特汽車公司於當地時間2月6日稱,福特將對其澳大利亞的生產規模削減1/3,今年6月將有300個工作崗位被裁。分析人士指出,福特原定於2016年為退出澳大利亞市場的截止日期,而這一舉動不免加劇了業內對福特提前退市的擔憂。

為挽回不斷下降的趨勢,索尼公司於當地時間2月6日公布了其主要的公司重組措施,其中包括出售PC業務,拆分旗下TV設備部門,但索尼同時也警告,因重組規模較大,公司預計今年會出現虧損。

瑞士信貸集團近日公布了第四財季報告,因受其在美國的法律問題的持續影響,導致成本上升,作為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第四財季的幾乎沒有利潤,其第四季度業績也低於預期。

通用汽車今天公布了2013財年第四季度財報。報告顯示,通用汽車第四季度凈利潤(不計入股息)為10.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1.9億美元下滑13%,主要由於該公司在北美市場以外的財務業績下滑,尤其是國際和南美業務部門的業績下滑,從而導致公司利潤受損。

紐約時報公司周四公布財報顯示,由於一系列資產剝離操作的影響,過去一個財年第四季度中的凈利指標有63%的大幅下降。紐約時報公司財報指出,過去一個季度中實現凈利6560萬美元,折合每股41美分,相比更早之前一年同期1.781億美元,合每股1.15美元的凈利有63%的大跌。

歐洲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歷史最低水平不變,同時重申央行有足夠工具在經濟形勢需要時實施更進一步的寬鬆,歐股市場主要區域板塊受到推動大幅上揚;包括戴姆勒集團和沃達豐集團在內的多支權重個股受到積極財報支援,股價出現了積極走勢,也帶動了多個板塊的普遍上漲,歐股指數全天交易中大漲1.49%。

歐央行維持利率 歐股指數大漲1.49%

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訊息,周四,歐洲央行宣布維持基準利率在歷史最低水平不變,同時重申央行有足夠工具在經濟形勢需要時實施更進一步的寬鬆,歐股市場主要區域板塊受到推動大幅上揚;包括戴姆勒集團和沃達豐集團在內的多支權重個股受到積極財報支援,股價出現了積極走勢,也帶動了多個板塊的普遍上漲,歐股指數全天交易中大漲1.49%。

泛歐道瓊斯指數周四收於322.77點,漲幅是1.49%。加上之前一個交易日中受到個股走勢帶動下的0.15%漲幅,歐股指數目前處在一周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

歐洲央行在周四早些時候結束決策例會,宣布維持主要的再融資利率在0.25%的紀錄低位不變,這一決定出乎很多經濟學家的意料之外。在央行的決策聲明發布之前,市場人士在貨幣政策的方向上立場不一,很多人認為,歐洲央行應該進一步降低利率來對低通貨膨脹率以及貨幣市場狀況的緊張作出回應。

雖然有市場人士強調,現在降低基準利率的時機尚不成熟,但是另一方認為,歐洲央行非常急迫地需要走在通貨膨脹率曲線之前,因此應該進行政策的進一步寬鬆。

在決策聲明公布之后的新聞發布會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特別提及了通貨膨脹的擔憂,但是暗示他對通貨緊縮並沒有什么憂慮情緒。德拉吉在發言中解釋說,低通貨膨脹現狀的部分原因是較低的能源和食品價格,這會使消費者受益,但是通常不會指向通貨緊縮。他還強調,歐洲央行時刻準備著,會在需要的時候采取"果斷的行動"。

天達證券的首席經濟學家菲利普-蕭(Philip Shaw)在周四的客戶報告中寫道,"我們對歐洲央行理事會決議的解讀是,央行已經接近部署另一個措施,也許就在下一個月--如果歐洲央行的中期通貨膨脹預期足夠弱,或者是貨幣市場的緊張狀態不足夠溫和。"他認為,這個進一步的行動不一定是降息,而可能是某種非標準措施。

監護人股票經紀公司交易主管阿提夫-拉蒂夫(Atif Latif)也說,德拉吉的一再保證其實足夠讓投資者有勇氣冒更大一點的風險,特別是在股市從月初出現了大幅的下跌之后。

此外,英國央行也在稍早時候發布決策聲明,維持基準利率在2009年3月以來0.5%的紀錄低水平不變,並且沒有對債券采購項目的規模進行調整--這個英國央行的量化寬鬆規則的核心組成部分是3750億英鎊(6110億美元)的資產采購項目。

主要區域指數中,法國CAC 40指數周四漲1.71%,收於4188.10點;德國DAX 30點漲1.54%,收於9256.58點;英國金融時報100指數漲1.56%,收於6558.28點。

個股走勢方面,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集團財報顯示,2013年實現創紀錄的利潤,並對2014財年給出了積極的預期,股價大漲2.6%;英國移動電話運營商沃達豐集團第三季度收入的下降幅度好於市場預期,股價漲3.71%。

荷蘭染料和涂料供應商阿克蘇諾貝爾稱將繼續成本削減,以抵消未來一年中可預期的產品需求放緩局面,股價漲6.50%;丹麥丹斯克銀行五年以來首次公布派息決定,股價漲3.66%。

不過丹麥制藥商靈北公司第四季度利潤大幅下滑,並削減2014年盈利指引,股價跌2.86%;英國制藥商阿斯利康因為糖尿病藥物Bydureon令人失望的銷售業績而進行了17.6億美元的減值,導致第四季度出現虧損,股價跌1.59%。

英國圖形晶片設計公司Imagination技術集團宣布與蘋果公司之間續約授權協議,股價大漲14.19%;瑞典卡車制造商沃爾沃集團第四季度凈利下滑,但是宣布了一個4400人的2014年裁員方案,股價大漲4.56%。

新興市場股市遭拋售 A股獨善其身有三大保障

今年以來,席卷新興市場的跌勢沒有緩解的跡象,亞洲其他股市及貨幣也都大幅下挫。為消除市場的恐慌情緒,土耳其、南非和印度央行紛紛加息。A股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波及,但由於其存在三大保障,走出一個獨立於其他新興市場的行情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亞洲新興市場經濟形勢的改善和去年股市大幅下跌所積蓄的反彈動能在今年全球股市的拋售中被消耗掉大部分。美銀美林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已連續流出13周。印度證券交易委員會數據顯示,在截至2月3日的7個交易日中,海外投資者從印度股市撤資6.5億美元,導致在1月23日觸及歷史高點的印度S&P BSE Sensex指數下跌約5.5%。

引發投資者拋售新興市場股市的原因包括:美聯儲上周宣布再度縮減債券購買計劃,將每月購債規模縮減100億美元,至650億美元,引發新興市場動盪;南美、亞洲多個國家貨幣近期紛紛大幅貶值;日本股市今年迄今為止已累計下跌了14%;泰國政治動盪社會不安定;印尼和印度經濟基本面欠佳。這些都是基金經理逃出上述市場的因素。但一部分基金經理表示,他們會因較低的估值水平再次考慮投資這些市場,尤其是那些能夠在未來財報季超越業績預期的公司股票,這些股票大多蘊藏在A股市場中。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在這次新興市場動盪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及中國周邊市場都表現得相對穩定。截至目前,人民幣依然維持堅挺,人民幣對美元的即期匯價保持在6.06左右。綜合來看,A股市場在這輪新興市場動盪中要做到獨善其身是有切實保障的:

首先,為應對美聯儲縮減QE規模,央行已對國內流動性調控思路做出適時適度調整。此舉可抵御境外流動性變動對國內產生的負面影響,以及為國內經濟結構優化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援。

央行今年的工作重點之一是要加強和改善銀行體系流動性管理,保持適度流動性。因此,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如何為實體經濟的發展做好金融服務是央行必須要解決的一個課題。央行在流動性調控層面已經做出了規則上的調整。

今年1月下旬,央行通過常備借貸便利(SLF)向大型商業銀行提供短期流動性、啟動SLF試點向中小金融機構提供短期流動性、重啟和創新逆回購,在本次市場資金出現緊張狀況之初就出臺了立體的措施加以應對,顯示央行在流動性調控方面正在做出規則性的調整,不再像去年那樣直到最後才出手救援金融機構,而是及早出手化解或預防有可能再度出現的流動性緊張局面。

央行再次要求,人民銀行各分支機構要引導當地法人金融機構改善資產負債管理,平穩、適度投放信貸,合理控制同業業務,進一步改善期限錯配等問題。

其次,中國經濟增速雖然主動下調,但來自於經濟結構優化的改革紅利仍將不斷釋放。這是A股市場獨善其身、結構性投資機會不斷涌現的重要保障。

“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需要進行產業整合,而證券市場是進行這項工作的重要平臺。當前,我國經濟的“轉方式,調結構”進入了攻堅階段,產業整合和企業並購重組也進入到了一個關鍵時期。企業以並購重組為核心的資本戰略優勢日益凸顯,資本市場並購重組功能將越來越重要。產業整合的過程就是改革紅利釋放的過程,而證券市場則會將這個紅利放大。

第三,A股市場的改革繼續深化,長期資金入市將取得重大突破。這是A股市場獨善其身、走出獨立行情的重要市場基礎。

證監會主席肖鋼在2014年全國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指出,擴大行業對內對外開放,支援符合條件的主體設立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形成國有、民營、內資、外資並存的多元化競爭格局和優勝劣汰機制。這里面講的“符合條件的主體”就包括保險資金、養老金、企業年金等長期資金。此舉是監管層為吸引長期資金入市而釋放的政策紅利,這將極大的提高這些資金入市的積極性。在最終實現這些長期資金保值增值的同時,也將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

綜上所述,中國經濟以及A股市場無疑都會受到新興市場動盪的影響,但我們只要做好流動性調控管理好跨境資本流動,繼續做好經濟轉型升級釋放改革紅利,繼續深化股市改革吸引長期資金入市,就能夠在新興市場動盪中獨善其身,呈現出一片“風景這邊獨好”的景象。(證券日報)

版面機會是否到來 A股馬年首秀三看點

春節的喜慶氣氛尚未散去,A股迎來馬年首秀。在節假日期間,對A股影響最大的在於海外市場的動盪。分析人士認為,盡管近年來A股與海外市場的關聯趨弱,但海外市場的動盪短期預計仍將對A股短期走勢形成影響。但考慮到“兩會”來臨改革升溫、IPO暫告段落、資金面平穩等因素,二月A股市場料不會缺乏亮點。分析人士認為,伴隨著年報行情炒作、權重股估值修復,預計二月行情將迎來權重搭臺、個股唱戲的態勢,當前是版面良機。

海外市場短暫動盪

春節期間,對A股市場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海外市場的動盪。受美聯儲宣布從2月開始再縮減100億美元QE影響,多個國家如阿根廷、土耳其、南非等國貨幣出現加速貶值,新興市場面臨資金撤離而出現劇烈動盪。而春節休市期間歐美市場、港股又均出現了下挫。

從節前的市場走勢上看,歐美股市的普跌使得國內市場明顯承壓,周期權重板塊承壓拖累指數,主板疲軟,熱錢繼續在創業板、中小板中圍繞題材和概念進行炒作。

而休市過節的A股在恢復交易后,預計短期內仍可能面臨一定的沖擊。分析人士指出,7日是馬年A股首秀日,短期內海外市場的動盪將使得A股馬年開局承受較大的壓力。不過僅一個交易日后又迎來周末,下周才能真正迎來完整的交易周,從而步入正軌,節假日期間海外訊息逐步得到消化、各國局勢得到緩解,這弱化了負面因素的影響。不僅如此,由於A股自2013年12月以來持續調整,並未跟隨美股出現上漲,因而當前美股的下挫對A股的下行影響也有限,2月行情整體仍較為樂觀。

不過,整體而言,新興市場的波動與這些國家自身問題有關,同樣,國內因素仍將是影響A股后市走勢的關鍵,由此預計,A股面臨的沖擊是短暫而有限的。海通證券(行情,問診)認為,這些遭遇沖擊的國家普遍為“高杠桿、高貿易赤字、高財政赤字”的國家。光大證券(行情,問診)認為,近期新興市場出現的資產拋售是美聯儲QE退出對新興市場沖擊的延續,但直接誘發因素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自身的問題。而分析人士指出,從過去表現來看,A股與外盤走勢關聯較弱,后市A股將更多的以自身要素為主。

擇機版面二月行情

馬年開局,考慮到“兩會”即將召開、IPO暫告段落、上市公司業績逐步明朗、資金面平穩等因素,2月A股走勢料不會缺乏亮點。分析人士認為,伴隨著年報行情炒作、權重股估值修復,市場在2月大跌大漲的空間均有限。但市場機會更多,預計二月行情將迎來權重搭臺、個股唱戲的態勢,當前是版面良機。

首先,政策面上,兩會將於3月召開,這可能引發市場在2月再度對政策主題和改革題材進行炒作;此外,中信證券(行情,問診)認為,金融國企股權激勵破冰、中工國際(行情,問診)吹響國企改革號角、第二批移動轉售試點公布、九部委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等訊息,均交叉印證著“紅二月”投資邏輯。

其次,經濟面上,當前國內經濟仍有下行壓力,但自2013年12月以來A股持續性下跌,以及大小盤股溢價的持續增大,市場預期已經得到較為充分的體現;同時,隨著上市公司業績的披露,市場面臨的不確定性進一步減弱,這都使得A股在馬年伊始積聚了較多的反彈動能。在2月IPO空窗期,A股的修復性行情是大概率事件,此前被嚴重打壓的部分低估值品種將現反彈機會。

再次,資金面上,節前央行多舉措釋放流動性,2月份雖然央行出於穩中偏緊政策的延續將回收流動性,但本月整體所處的流動性環境將保持穩定,遠好於此前兩個月的資金面狀況。

對於版面的方向,渤海證券建議,一方面關注估值較低且兼具政策預期催化的品種,另一方面可擇優設定LED、環保、傳媒、系能源等政策支援財政扶持且自身行業景氣的板塊。宏源證券(行情,問診)認為,改革的升級或重新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同時隨著年報業績的陸續公布,成長、題材類個股行情也將加劇分化,建議關注航天軍工、通用航空、國企改革、影視傳媒等板塊機會。(中國證券報)

“開門紅”是期望“紅二月”有定數

美國、中國、英國1月經濟數據低於預期,馬年春節期間,全球股市出現集體大跌。據彭博社報導,始於新興市場的動盪行情,導致全球股市近期市值蒸發3萬億美元。

有分析認為,A股馬年春節休市期間,全球股市跌幅較大,將嚴重影響到A股馬年第一個交易日的走勢,A股或將馬失前蹄。不過,近兩日全球多數股市都企穩回升,這也使得馬年A股開門紅有了可能。

全球股市遭遇驚魂一刻

馬年春節休市期間,全球股市遭遇大跌。

美國、中國、英國1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均低於市場預期。在多重利空疊加影響下,2月3日,歐美股市集體大跌。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當日下跌超過2%,創下自去年6月20日來單日最大跌幅;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也大幅下跌2.61%,收盤擊穿4000點整數關口。歐洲股市當日亦紛紛走低,法國CAC40指數下跌1.39%,德國DAX30指數下跌1.29%。

隔夜歐美股市大跌直接導致2月4日亞太股市跟隨重挫。當日,日本日經225指數大跌逾4%,考驗14000點關口。香港股市恒生指數大跌2.89%,收盤報21397.77點。

近兩個交易日,全球多數股市企穩回升。昨日,率先收盤的亞太股市方面,日本日經225指數收盤報14155.12點,較周初低點回升1%。香港股市恒生指數昨日上漲0.72%,報收於21423.13點。雖然該指數較前日低點回升1%,但僅重回2月4日收盤點位附近。綜合來看,恒生指數仍較節前收盤時的22035.42點累計下跌超過600個點。

超六成年份

股市“開門紅”

雖然A股春節休市期間,全球股市出現大幅動盪,但並不影響投資者看好A股“開門紅”。從歷史經驗來看,在過去23年的春節長假后,有超過六成的年份股市實現“開門紅”。

在中國,春節發紅包是傳統,A股股民同樣也有自己的“紅包情結”。自2002年以來,無論熊市或牛市,春節長假之后的一周左右,股市送“紅包”的概率超過65%。2002年以來,上證指數在春節后一周上漲的有7次,占比接近6成。而在A股誕生以來的23個春節里,節后實現開門紅的年份有15個,占比為65.22%。

不但是節后“開門紅”,就連整個“紅二月”也有歷史概率作支撐。記者統計歷史數據發現,2月是上證綜指全年中最強勢的一個月。根據1997年至2013年的上證綜指月度回報統計來看,2月的幾何平均回報為2.8%,是12個月中最強的一個月。

從2月單月漲幅角度來看,近17年間,上證綜指僅在1998年、1999年、2001年、2008年和2013年出現過下跌;而上證綜指2月單月漲幅超過3%的年份則多達9年,其中,1997年、2000年、2004年、2005年和2012年上證綜指2月單月漲幅超過5%。

機構看好春節后的行情

不但投資者對A股“紅二月”充滿期待,機構也普遍看好春節后的行情。

多家基金近期公布最新市場觀點認為,2月份股市將迎來新股發行真空期,股市流動性狀況得到改善,“紅二月”值得期待。南方基金認為,3月中旬前無重大經濟數據公布,股市下行空間有限。同時,首次公開募股(IPO)進入真空期,央行短暫釋放流動性,資金面大為緩解,A股結構行情仍可能存在。具體操作上,還需精選行業和個股,尤其是年報業績優良的藍籌股,以及估值合理、符合轉型方向的新興產業股票。

湘財證券認為,2月有望迎來“暖冬”行情,建議關注成長股反彈機會。他們認為,一方面,由於補交年報因素導致2月IPO暫時停止,一定程度上減弱IPO對資金分流;另一方面,統計局在本月不公布主要經濟數據,實體經濟難以證偽。從投資機會來看,建議投資者關注醫藥、環保、新能源、食品等行業。湘財證券同時提醒,風險因素主要是美聯儲再度縮減量化寬鬆及央行注資停止。

廣發證券(行情,問診)對2月A股行情也保持謹慎樂觀態度。他們認為,隨著經濟轉型持續推進,短期實體經濟走弱程度尚待觀察。在信用風險逐漸暴露的情形下,市場整體性機會仍需等待,表現為深度化的轉型升級與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分化行情,相對寬鬆的流動性則助推結構性行情。期間,或伴隨著“黑天鵝”事件帶來整體市場波動,以及年報業績披露所帶來的個股風險,上證綜指運行區間在2000至2200點。(證券時報)

中信證券:牛市醞釀期 短期關注三大主線

改革進入推行期,短期風險溢價可能出現波動。十八屆三中全會標志著本輪改革由憧憬期進入推行期,涉及放權和存量利益調整的改革在執行時通常會遇到阻力;以結構調整為目標的政策短期亦可能對基本面造成一定影響。根據美國20世紀80年代初的經驗和對國內改革執行前景的分析,改革推行初期,基本面的風險、改革執行與預期差可能會造成短期風險溢價波動,牛市開啟之初並非一帆風順。結構上,建議重點關注國企改革、對外開放和廣義人口政策調整三條主線。

增長略低,通脹上行:A股盈利增速下行。(1)IMF預測世界經濟增速將由2013年的2.87%提升至2014年的3.59%;(2)國內政策導向從穩中求進到穩中有為:積極的財政政策與穩健的貨幣政策相搭配;(3)預計2014年中國經濟增長略弱於今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緩慢下行,第四季度略有反彈。非金融板塊盈利增速回落至6.6%,金融板塊增速回落至11.2%;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速回落至9.2%,四個季度呈倒N字形;(4)2014年CPI同比緩慢上行,高點出現在5月和11月;PPI回升速度較慢。

2014年流動性仍將維持偏緊格局。宏觀流動性在外部流動性收緊、通脹緩步上行制約貨幣政策和利率市場逐步推進三個因素之下將呈現緊平衡格局。(1)QE退出或在2014年上半年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出現一輪明顯調整,資金將從2013年12月開始重新流出新興市場。QE退出可能產生的金融危機及日本安倍改革可能失敗引發的避險情緒上升對流動性將帶來負面沖擊;(2)資金供給層面:宏觀流動性緊平衡格局與風險偏好低迷將對股市資金供給形成下行壓力;(3)資金需求層面:注冊制改革雖然是漸進式過程,但是將負面影響投資者對於股市流動性預期;雖然市值配售制度將緩解IPO重啟對於股市資金需求的壓力,但是將加大市場的波動性;解禁減持壓力在明年1~4月較為顯著。

市場判斷:牛市尚在醞釀期,2014年先謹慎后樂觀,上證指數核心運行區間在1900~2500點。一方面短期經濟增速及企業盈利增速仍在下滑,改革的陣痛將可能出現,潛在的信用風險和流動性壓力仍然存在,流動性因素和無風險利率水平將成為制約估值的核心因素;另一方面新一屆領導層已經給出了明確的經濟增長方向和預期,中國經濟中周期去產能正逐步接近尾聲,新中國模式主導的新一輪經濟周期即將開啟。在這兩大因素作用下,2014年A股市場下行空間有限,但是上行動力同樣相對不足,我們對全年A股先謹慎后樂觀。

設定建議:積極把握三大主線,建議主倉大消費,同時收獲政府投資和改革紅利。第一條主線:群眾消費板塊。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在削弱,疊加低基數效應,2014年的消費增速會有所恢復。再考慮到通脹緩升以及經濟結構往消費轉向,具有防御價值的大消費板塊將成為資金設定的最佳選擇。相對看好農林牧漁、醫藥、食品飲料等行業。第二條主線:政府投資重點。2014年政府財政支出結構邊際增長最快的領域,主要是國家安全(包括國防軍工、資訊安全、安防等板塊)和生態環保(節能、新能源、環境保護與修復等)領域,投資機會更為確定。第三條主線:改革兌現主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執行期,A股主題機會也將被持續激活。國企改革、對外開放和人口戶籍政策調整相關的概念板塊值得關注,資本市場制度重構下的新股投資機會也應深入挖掘。(中信證券)

湘財證券:2月有望迎來暖冬 關注成長股反彈機會

核心提示:

2月有望迎來“暖冬”行情。我們認為2月份市場有望迎來成長股的反彈機會:一方面,由於補交年報的因素導致2月IPO暫時停止, 減弱IPO對資金分流;另一方面,統計局2月不公布主要經濟數據, 實體經濟難以證偽。但這兩個支撐因素將在3月份被徹底顛覆。從投資機會來看,建議關注醫藥、環保、新能源、食品等行業。風險因素主要是美聯儲再度縮減量化寬鬆及央行注資停止。

報告要點:

匯豐1月PMI初值顯示制造業景氣萎縮。匯豐銀行公布的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預覽值顯示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為49.6%,較2013年12月終值下降0.9個百分點,從分項指數來看, 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均低於50%水平。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低於50%,顯示中國制造業景氣開始收縮,去年第三季度以來穩增長對經濟刺激的效果開始減弱,拖累制造業景氣萎縮。中國經濟總需求動力的減弱將成為今年經濟運行的最大制約因素。

央行大規模注入流動性帶動資金面寬裕:上周央行為緩解春節前的資金面緊張和1月信貸的大規模投放,開啟規模規模達到3750億人民幣的逆回購,考慮到上周一對部分大型商業銀行定向逆回購,資金注入的規模估計超過4000億元。上周央行大規模注入流動性的結果導致資金面逐漸充裕,銀行間市場資金利率回落。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央行啟動逆回購與過去不同的是啟動21天期逆回購,這一期限跨越春節假期,預計將實質平抑春節前的資金緊張。

流動性改善對經濟幾無影響。我們認為,上周央行大規模注入流動性對經濟影響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市場對流動性緊張的擔憂D 我們認為,短期流動性的改善並不意味著未來經濟增長將見底回升, 也不意味著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得到徹底轉型,其結果僅僅是維持舊有模式的持續運轉。而且信托及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和地方融資平臺的存在將持續吸引市場流動性,同時將持續對其他部門流動性需求產生擠出效應,資金面整體偏緊將未來將持續存在。

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拖累新興市場貨幣走低。本周1月28-29日美聯儲將舉行2014年度首次議息會議,市場預期美聯儲在此次議息會議上將持續縮減量化寬鬆規模,這將加大新興市場資金流出壓力。若本周美聯儲議息會議持續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將持續加大中國資本流出的壓力,對經濟與市場的壓力將與日俱增。

2月有望迎來“暖冬”行情。雖然上周央行向市場注入巨量資金,但這對實體經濟沒什么影響,經濟還是那個經濟,資金需求旺盛與經濟動力不足依然存在,地方債務壓力持續,結構轉型緩慢。盡管如此,從短期市場運行來看,我們認為2月份市場有望迎來成長股的反彈機會:一方面,由於補交年報的因素導致2月IPO暫時停止, 減弱IPO對資金分流;另一方面,統計局2月不公布主要經濟數據, 實體經濟難以證偽。但這兩個支撐因素將在3月份被徹底顛覆。從投資機會來看,建議關注醫藥、環保、新能源、食品等行業。1風險因素主要是美聯儲再度縮減量化寬鬆及央行注資停止。(湘財證券)

除夕砸盤凸顯主力急迫拉升心態

受外圍市場大跌的影響,今日A股全線低開后,主板市場早盤出現大跌,繼續走弱,而巨豐投顧樊波一直強調的市場主流——創業板,早市快速下探后再次逆勢走高,並突破1500點整數大關;整體來看,市場依然在我們說的觀點中運行:主攻小市值板塊,主板早已被邊緣化。

今日是農歷除夕,在大多數投資人心理,認為市場會給大家一個哪怕很小的紅包,但是今日的市場表現卻讓大家大失所望,不但沒有紅包,反而出現下跌,個股跌幅還有所加大;難道市場錯了嗎?我們的答案是肯定的:市場沒有錯。

其實,在重大事情當天下跌這種情況在過去是有先例的,而且不止一次,遠的不說,就近的來看:不管是2012年11月十八大召開,還是2013年11月三中全會的召開,都無一例外的出現了下跌,有的更是大跌或暴跌;按照國人習慣想法,召開大型政治、經濟會議等都是比較積極的事情,所以專志於股市的投資者想當然地認為在此期間股市會漲,至少不會跌,其實這是一種誤解。評價股市成果,不在於股指的漲跌,只要股市規範運作,只要市場功能有效發揮,股市就是健康。除了部分一廂情愿的股民,誰也不會因股指的上漲而認為監管層管理有方,也不會因股市的下跌而認為監管層工作失誤。因而此種會議股市當然有可能會跌。股市波動趨勢某個會議而改變,股市漲勢或跌勢的形成有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不會隨意改變,僅因一個會議或一項政策想改變股市已經形成的中長期走向是很難想象的,雖然多方借大會召開有一些小的動作,但無法改變原來的下跌趨勢,當會議正式召開,就難免跌勢依舊了。

既然各種大型會議股市都有可能是下跌的,那么對於過年這種事情來說,下跌更正常不過了,投資不能用感性的思維將過年強加給股市,認為過年股市就應該是一定漲,何況今日一天的下跌也不能說明任何事情,更何況近一段時間創業板一路創新高,主板市場也出現一定反彈,整體來說股市已經算很強了,投資者大可不必因為一天的下跌而影響自己的情緒,從而給除夕這種合家歡樂的祥和氛圍帶來不快;投資是一個長久的事情,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致富的,投資股市的人應該做好長期準備,專注於上市公司研究才是王道。

回到盤面,今日市場整體下跌,但創業板早盤再創歷史新高,證明市場的主流依然是創業板,主板市場的漲跌也早已不那么重要;今日尾盤雖然跳水明顯,但整體上對市場的影響不大,既然市場整體趨勢偏強,主力在除夕這一天選擇向下打壓,只能說明主力年后急迫拉升的的心態,而創業板將繼續自己的牛市之旅,業績高速成長的個股還將不斷螺旋式上漲,而沒有業績支撐的個股則在激情之后將出現回歸。巨豐投資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