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求:中國經濟的世紀增長與金融模式的選擇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4-01-03 10:49
中國是全球性經濟增長的大國,中國全球性的經濟增長若要維持一個世紀,我們需要什么?從2001年加入wto之后到2020年,中國經濟平均維持9%的增長速度已不成問題,因為靠資源、人口、制度的優勢,靠制度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人口紅利、制度紅利等足可以維持中國20年的經濟增長。但是中國是一個大國,不可能像韓國那樣維持20年的增長,這也不是我們最後的目標。我們的長遠目標是要像二十世紀的美國那樣維持100 年的增長。20 年的夢想只解決了小康問題,想引領這個世界還不可能。
美國一個世紀的增長背后有著復雜的原因,其中有兩條值得我們學習。一是科學技術的進步以及在產業中廣泛的應用。19世紀末期鋼鐵工業的興起,冶煉技術的興起,推動鋼鐵工業的發展,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汽車工業的發展和普及,使美國走進了工業化。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時候計算機的發明以及資訊技術的發展,進一步推動美國經濟蓬勃發展,給美國經濟強大的動力和生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二個是大家所忽視的,即美國金融體系對美國經濟跨世紀的增長所做出的杰出貢獻。美國金融體系最大的特點是不僅可以通過它的開放在全球設定金融資源為它所用,也有很好的基礎,就美元的國際化,美元的國際化加上開放的金融市場,可以吸納全球的資源,通過這種開放的金融市場,也可以把風險分散到全球,也就是說美國金融體系除了有強大的資源設定功能以外,還有非常結構化的、強大的風險分散的功能、風險設定的功能。
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如果要維持一百年的增長,應該學習美國。不能因為金融危機否定美國金融的價值,千萬不要回到傳統商業銀行主導的時代。所以要維持中國經濟的增長,我們必須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個必須要解決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第二個必須要解決中國經濟增長所遺留下來的壓力釋放的問題,也就是風險釋放。制度的設計只解決動力,不解決壓力的釋放,是會出現問題的。
首先要解決動力的來源問題。動力的來源主要是兩個,一是科技創新及其在產業當中的廣泛應用。這一點毫無疑問應該擺在首要的位置。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動力來源是財富的迅速增長,特別是金融資本的迅速增長。沒有金融財富、金融資本的迅速增長,這個國家難以維持持續性的增長。金融資產迅速增長不是空洞的,也建立在實體經濟基礎上。只有實體經濟的增長不見得有大規模金融的出現,必須設計與此相匹配,創造大量金融資源的金融體系,這就是現代金融體系。要提供這兩種戰略資源,科技創新和金融資產大規模的增長機制,金融資產大規模增長的機制,不是一種資產泡沫化,要把兩者之間要分開。我們 1990年的金融資產主要是銀行的存款,只有區區 3.8 萬億人民幣,到了今天金融資產已經超過了 100 萬億,其增長速度大大超過同期 gdp 的增長速度,我們不能懷疑這其中有任何的泡沫,中國經濟這20年高速增長與金融資產大規模增長提供源源不斷雄厚的資本有關係。
其次要解決壓力的釋放,通過金融體系的設計,讓不斷存量化的風險流量化,這是我創造的名詞。金融功能從早期簡單設定增量資源到今天主要設定存量資源,同時也要使存量化的風險流量化,這是金融體系的升級和換代。其中最重要的是資本上的作用,所以構建一個以資本市場為基礎的現代金融體系,對中國經濟的跨世紀的增長是一個戰略目標和戰略任務。我相信如果我們正確處理好這樣幾個方面的關係,中國經濟也能像美國那樣完成一百年的增長。
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 吳曉求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