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何出現了連華爾街都讀不懂的海外收購狂潮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4-18 08:22
納爾遜·佩爾茨(Nelson Peltz)在管理着37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美盛集團(Legg Mason)董事會里待了五年,同時他的對沖基金特里安合伙人(Trian Partners)拿到該公司10%的股份。
佩爾茨一如既往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罷免了首席執行官,讓美盛削減了成本,給股東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匯報。到撤出投資時,佩爾茨把自己的股份賣給了盛大集團。
等等,什麼?你沒聽錯。盛大是中國的一家投資公司,靠互動游戲起家,但現在「尋求全球能帶來業務增長或獨特突破潛力的機會」。周二,該公司出資3.4億美元收購了佩爾茨所持有的美盛股份。成立於1899年的美盛,最初是在巴爾的摩股票交易所(Baltimore Stock Exchange)的交易後台賣股票起家的。
這筆交易的邏輯有些難懂,尤其是因為盛大集團給美盛股份的開價高出了市場價。對於不會為購買者帶來主動權的少數股份,幾乎從來沒人這麼做過。但眼下中國公司和投資者正在狂熱追逐全球發達經濟體中幾乎一切類型的資產,這類情形也算不上獨特。
實際上,中國海外收購的熱情如此高漲,以至於但凡有待售資產的華爾街銀行家都在流傳一句新的口頭禪:「我們從未聽說過的這位中國買家是誰?」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Goldman Sachs)等首屈一指的咨詢公司隔三差五就要讓其中國專家飛赴大洋彼岸,把委托它們協助出售的企業介紹給那里的公司。
中國買家的激增,對銀行、律師和會計師的盡職調查和警惕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買家在西方——有時候甚至是在香港——都不出名。正如安邦保險140億美元收購喜達屋酒店(Starwood Hotels)的交易——從一開始就有些莫名其妙——離奇夭折一事所表明的那樣,要了解中國客戶的真正動機,對投行來說就更是困難了。
這類案例幾乎遍及各個行業和地區。令人費解的例子比比皆是,但並不是所有的都像盛大投資美盛這樣。一些案例看着像是追求虛榮,如阿里巴巴收購香港的《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其他一些就需要通過對行業邏輯進行創造性的延伸來解釋了。
中國化工集團公司430億美元收購農業化學品巨頭先正達(Syngenta)的交易,完全符合第一類。
先正達這筆交易,看起來是想實現中國在全世界最大的農業市場推動食品生產的目標。對人口14億的中國來說,先正達生產的化學品和受專利保護的種子是一種戰略資產。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一筆海外收購案,這筆交易的買賣配對相對來說符合邏輯。
但對上月山東如意(002193,股吧)出人意料地出資12億美元收購SMCP一事,就不能這麼說了。SMCP旗下擁有歐洲二線服裝連鎖品牌Sandro、Maje和Claudie Pierlot。山東如意在其網站上稱,「兔毛紡紗、紡織制衣、棉紡、棉印染、針織、纖維、牛仔布和房地產領域的業務」讓其成為了一家「著名的紡織相關多元化集團」,這讓人很難爭辯什麼。但還是要欽佩那位富有進取心的銀行家,他竟會把SMCP所有人科爾伯格-克拉維斯-羅伯茨(Kohlberg Kravis Roberts)出售這家法國零售商的意向告知該公司。
至少山東如意有自己的網站。在大新金融(Dah Sing Financial)的保險業務拍賣會上,二十多家有意向的公司發出了第一輪要約,一半來自中國大陸,其中一些太過籍籍無名,以至參與這個過程的銀行業人士從未聽說過它們。
這並不罕見。當私募股權公司殷拓(EQT)要出售一家利用廢棄物發電的德國公司時,中國大陸有八位有意向的買家。而且不同於對大新感興趣的銀行或保險公司,它們並非高度受監管的實體。最後,那家公司被以14.3億歐元的價格賣給了北京控股,一家香港上市公司,旗下有天然氣、啤酒和污水處理三條業務線。
從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的數據來看,今年以來中國收購外國資產的資金已達920億美元,接近去年創紀錄的1030億美元。而這一年還剩下八個半月。
照這個速度,普通話不久便會徹底取代金錢,成為華爾街最能帶來機會的語言了。
Rob Cox是路透熱點透視(Breakinviews)的編輯。更多獨立評論與分析,請訪問breakingviews.com。
翻譯:紐約時報中文網
【作者:和訊獨家】【了解詳情請點擊:www.hexun.com】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