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澳洲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科技

研究顯示暗物質衛星星系或觸發矮星系恆星誕生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6-03-14 15:58


一個正在經歷星暴過程的矮星系。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情況可能與其周圍存在的暗物質衛星星系有關  一個正在經歷星暴過程的矮星系。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這種情況可能與其周圍存在的暗物質衛星星系有關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4日消息,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有關報導,根據現有的宇宙結構形成模型,即所謂“Λ冷暗物質模型”得到的結果之一便是認為星系實際上是嵌入在一些巨大的暗物質暈結構之中,其周圍則被數以千計更小一級的暗物質暈所包圍。

  在一些大型星系,比如銀河系的周圍,這樣的次級暗物質暈內擁有足夠的氣體和塵埃物質,足以自己形成較小的星系,這些小型星系中的一部分還可以被觀測到,也就是我們平常所言的“衛星星系”。這樣的衛星星系可以連續數十億年圍繞中央的大型星系運行,此后也可能會與主星系合併。這樣合併事件會讓主星系獲得大量氣體和恆星,從而激發劇烈的恆星新生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星暴”現象。在這樣的合併過程中,主星系的形狀和外觀也有可能由於引力擾動的作用而發生改變。

  那些較小型的暗物質暈中會形成矮星系,這些暗物質暈本身有時還會被規模更小一級的暗物質暈結構包圍,但這樣的次一級結構中所包含的氣體等物質則太少了。因此這類“暗衛星星系”則無法使用望遠鏡進行觀測,但卻可以在計算機模擬中出現。而要想確鑿證明它們的存在,我們則必須獲得它們與主星系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的直接觀測證據。


  勞拉·薩爾斯(Laura Sales)是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物理與天文學院的助理教授,她與荷蘭卡普坦天文研究所的特斯克·斯塔肯伯格(Tjitske Starkenburg)和阿米娜·赫爾米(Amina Helmi)合作,基於理論模型,提出了一種全新的計算機模擬分析,可用於對矮星系-暗物質衛星星系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

  有關這項研究的細節已經在《天文與天體物理學》雜誌上一篇名為《暗物質的影響II:矮星系與暗物質衛星星系合併過程中氣體與恆星的形成》的最新論文中進行了闡述。

  研究人員發現在暗物質衛星星系距離矮星系最近的時候,其施加的引力影響對造成矮星系內部氣體受到壓縮,從而觸發一次明顯的星暴過程。這樣的星暴過程一般可以持續數十億年,具體時間長短取決於這些暗物質衛星星系的質量、軌道和衛星星系的聚集程度。

  這一理論預計,很多我們今天已經觀測到的矮星系可能會具有比原先預計更高的恆星生率,或者可能會經歷星暴過程——而觀測已經證實了這一結論。

  另外,和質量更大的星系之間相互作用的情況類似,矮星系與暗物質衛星星系之間的相互作用也會造成其星系整體外觀的改變,從典型的旋渦狀變成橢圓或圓形外觀。因此這一新機制的提出也可以為那些孤立存在的圓形矮星系的成因提供解釋,而在此之前的數十年裏,這些孤立矮星系的成因問題一直困擾天文學家們。(晨風)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