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熊市撲朔迷離 一窺股壇巨擘賺錢秘技
鉅亨網新聞中心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恒指上周表現反覆,連跌數日技術上驚現「死亡交叉」訊號後,卻急速反彈升逾700點。港股如此波動難料,未知有多少投資者曾在這高高低低彎彎曲曲中跌倒,跌至損手爛腳。不過市場堅信現時只是牛市的調整期,並非進入熊市,港股反覆無常只是受環球量化寬鬆政策的後遺症影響。有見及此,香港《文匯報》專欄本周嘗試為讀者講解熊市是如何緊接着牛市出現,並為大家搜羅一眾股壇巨擘在熊市的賺錢秘技。
香港《文匯報》報導,港股目前仍然波動,君陽證券行政總裁鄧聲興認為,未來會繼續向下試底。現時港股波動主要是由量化寬鬆政策(QE)引起,屬貨幣供應大增所導致的後遺症,故不能以傳統理論一概而定。另外以跌2成界定港股已進入熊市的意義不大,以往牛市末期起碼是10倍、20倍的高市盈率,但現時港股P/E低於10。
鄧聲興又指,若然真的進入熊市,進取散戶可留意熊市第一期後的技術反彈。穩陣型投資者繼續加強防守性高的股份博反彈,例如公用股及房託基金兩大類。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則認為,短期內港股將反覆尋底,相信要試穿20,000點才能覓得支持。港股現時未進入熊市,亞洲區的市賬率是1.2倍,對比最差時期為1.1倍。不過近月港股受外圍因素影響,後市下行壓力較大。
若然真的進入熊市,溫傑建議散戶應該先冷靜按兵不動,不能再按以往牛市的炒股方式入市。首先重新檢視自己的倉位,去蕪存菁,趁機把無基本因素支持的細價股分段沽出,集中資金再作下一步部署。他續指,最穩陣的做法是將資金分為3成現金、3成債券及3成股票的多元資產配置。除留意短年期及高息的債券外,股票方面主要投資於實力藍籌股,實行分段多注低吸。
一、首要確保生存
在股場令人聞風喪膽的金融大鱷索羅斯亦曾輸得一敗塗地,他在熊市中的投資經驗,值得我們借鑑。索羅斯曾經在《金融煉金術》一書提及到:「如果我必須就我的實務技巧做個總評,我會選擇一個字:存活」。
索羅斯在1987年的大跌市錯判形勢,以為先由日本開始跌市再到美國股市,結果他沽空的日本市場大幅抽升,最終受到重創,全年的基金表現僅餘14%。
大鱷深明「留得青山在,哪怕無柴燒」的道理。當時他沒有「磨爛蓆」堅持自己的判斷,立即認輸離場,秉持原則是:先求生存,再求致富。最後他以小量的資金東山再起,靠狙擊各國貨幣發達。 (接下頁)
圖片來源:香港文匯報
二、嚴選靚股長揸
提到股神巴菲特,不少人會想起其名句「在別人貪婪時恐懼,在別人恐懼時貪婪」。不過其實股神是一個長線價值投資者,大股災當前亦不會輕易沽出手頭上的股票。
投資市場風高浪急,如何能對愛股急跌無動於衷?股神教路,一開始買入股票時,就先假設公司明天就停牌,5年之內不再買賣。這樣就能做到對漲漲跌跌的市場沒有感覺。巴菲特的成功建基於不理股價,假設股票市場根本不存在,持股長守不動。當然在買股票之前,要先做大量功課再重鎚出擊,選擇好優質股後才長揸。對沒有基本面支持的垃圾股則應當機立斷沽出,不宜運用以上長期持有的招數。
三、投資要看價值
股場上有不少人堅信在大跌市時,或是在某公司的業務慘淡時,可以大量買入其股票博反彈。不過對全球最佳基金經理彼得.林奇來說,當企業的狀況真的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時候,入市是一件很危險的事。若只是因為某個行業的前景不樂觀就決定買入股票,等到行業恢復時大賺一筆,結果往往是等不到變好的一天就會沽貨離場,損失不少金錢。公司業績與股票價格一定相關,價格必定跟着價值走,投資一定要具備相關財務知識,並且要有耐心。
又有人認為股價就算怎樣跌,最後總會反彈回來。彼得.林奇則舉例,RCA曾經是一家成功的企業,該公司最後用了55年反彈至當年高位。有時是企業的定價過高,完全脫離企業的價值,所以散戶若有抱牢一隻股票便能賺大錢的想法是不合時宜了。
牛熊市轉換三部曲:
1.熊市緊接着牛市而來。亢奮的牛市三期正是全民皆股的「大時代」,各種指數及經濟數據表現活躍,屢創新高。投資者忽視大部分股票估值過高,市場繼續炒作,此時出現股價波動,已為危險訊號。不過散戶仍在牛市三期的興奮狀態,認為大市稍跌回調,反視大跌市為入市撈底良機。另一方面大戶開始派貨,散戶不知不覺在高位接火棒。若市場突然出現利淡因素,便會導致大量沽盤,股市無力反彈,此為牛市三期進入熊市一期的訊號。
2.經過熊市一期後,部分投資者入市更為小心,部分股票由高位回吐,成交維持偏低。不過當偶爾出現反彈,散戶以為有便宜貨進場掃貨,亦有部分早前已損手的散戶見股市回升,加碼溝貨想藉此減少損失。這時候股市已進入熊市二期,後市隨着外圍因素及惡劣的經濟環境再向下挫,跌完又跌,比上一次更低。有經驗的投資者此時已在高位沽貨完成套現,配備充足資金伺機入市,亦有進取的投資者向下炒,沽空獲利。
3.熊市的跌勢持續,這個時候市場只要出現不利消息,便會立即出現恐慌情緒拋售。當大家聞股色變時,熊市便悄悄結束,開始醞釀新一輪牛市。由於散戶在早前勇於入市多次撈底,手頭上銀彈用盡,到了最後一輪跌市時,反而看淡了後市,部分人開始沽出早前高位買下的股票,或者做了蟹民,未能捕捉到真正見底的便宜貨。
- 免費體驗模擬交易 投資全球熱門資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