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斌:8月財新PMI給三季度GDP增長帶來下行風險
鉅亨網新聞中心
金融界網站訊 財新中國8月制造業PMI初值意外進一步降至47.1(摩根大通:48.1;市場平均預測:48.2),而7月的最終讀數為47.8。這是自2009年4月以來的最低點。
具體來看,8月制造業PMI初值疲軟原因廣泛。產出指數下降0.5個百分點至46.6,在2009年4月以來的讀數中為第二低值。在反映將來趨勢的需求指數方面,8月新訂單指數下降0.9個百分點至46.3,也是2009年4月以來的第二低值。8月出口訂單指數也同樣下降0.9個百分點,至46.0。
與此同時,8月成品庫存指數上漲0.5個百分點至50.4,而7月份上漲1.7個百分點。隨著新訂單減少和庫存增加,8月新訂單與庫存比率減至0.92,而7月份為0.95。
勞動力市場方面,8月就業指數下降1.2個百分點至46.0,為2009年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就業指數的下降與其它就業指數(就業機會、調查失業率)相悖,盡管造成這種差異的部分原因可能是由於服務業部門已創造出足夠多的崗位,抵消了制造業部門的困難。
通脹方面,8月份產出價格下跌,而投入價格有所上漲。8月投入價格指數上漲0.2個百分點至45.1,而產出價格指數下跌0.2個百分點至45.2。我們預期近期CPI和PPI讀數保持穩定(與去年同期相比),並在三季度中期開始上漲。
制造業PMI初值解讀
今天的制造業PMI初值加深了對中國增長的擔憂。由於財新PMI的樣本公司偏重出口型中小型制造業企業,而這些公司從政府的增長穩定措施中通常獲益不及大型公司,這也是為什么近幾個月財新的制造業PMI低於國家統計局的制造業PMI水平。
疲軟的制造業PMI讀數與經濟再平衡有關。但是,如果調整過於急劇,可能會造成不穩定。通過今天PMI初值報告可以看出,產能過剩和需求疲軟(新訂單和新出口訂單指數)仍然是制造業面臨的主要挑戰。此外,工資提高、生產成本上升和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升值對出口行業造成了傷害。8月人民幣貶值將減輕這種壓力,但對美元3-4%的貶值影響似乎作用十分有限。
多個一次性的因素可能放緩8月份的活動:中國沿海地區(浙江和福建)洪澇災害、天津港災難性爆炸、以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活動(將於9月3日在北京舉行)前中國北方高污染工廠的暫時關閉。
制造業PMI初值數據給我們對第三季度GDP環比季調后增長7.3%預測帶來了下行風險。基於兩個假設:首先,進一步財政調整和持續的貨幣寬鬆將導致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基礎設施投資增加將通過部分抵消制造業和房地產投資的疲軟來 推動國內需求;其次,服務業的增長(不含金融領域股市修正影響)將保持穩定。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