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局部地區金融風險形勢已十分嚴峻
鉅亨網新聞中心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業發展正在進入“新常態”,近年來實體經濟積累的一些壓力已經越來越多反映到銀行信貸質量上,典型表現就是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持續“雙升”。銀監會8月1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二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為人民幣10919億元,較上季末增加1094億元;不良貸款率1.50%,較上季末上升0.11個百分點。此前一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9825億元,較上季末增1399億元。不良貸款率1.39%,較上季末上升0.15個百分點。中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繼續雙雙上升。更寬泛口徑的不良貸款數據也印證了銀行資產質量正在加速惡化的趨勢。截至6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不良貸款余額為1.8萬億元,同比增長35.7%,為連續第14個季度反彈,比年初增加3222億元,已達去年全年增量的1.25倍;不良貸款率1.82%。較年初上升0.22個百分點。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近期曾表示,今年上半年銀行業新增不良貸款3222億元,超去年全年增量,且銀行不良貸款“雙升”可能會持續存在,要把遏制不良的快速上升作為當前風險防范化解工作的首要任務來抓。
總體而言,1.5%的平均不良率仍處於可控范圍,但需要警惕的是,局部地區銀行資產惡化的形勢已經十分嚴峻,可能誘發區域金融風險。
此前已經公布數據的浙江、廣西、云南、貴州等4省份,當地上半年銀行業不良貸款率已全部突破1.5%,其中云南達到2%,浙江更是高達2.23%。6月初有報導稱,中國銀行浙江分行由於不良貸款快速增加,今年凈利潤大幅下滑,中行行長陳四清要求上半年浙江分行必須完成利潤目標的50%,而目前只完成了計劃的10%。中國銀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的凈利潤目標為6億元。訊息人士稱,中行浙江省分行上半年撥備前凈利潤有10多億元,但今年以來不良貸款快速上升,貸款減值準備大額增提,令利潤大幅下滑,與時間進度差距巨大。
最新數據來自內蒙古。內蒙古銀監局8月20日發布的二季度銀行業運行情況數據顯示,面對經濟下行期的壓力,內蒙古全區銀行業金融機構資產質量大幅下降。二季度末,不良貸款余額為670.13億元,不良貸款率達4.03%。今年以來,內蒙古地區的銀行業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率一直處於較高水平。今年一季度末,全區不良貸款余額為582.5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6%;二季度,銀行業的不良繼續保持了“雙升”的勢頭。
此外,近日公布數據的黑龍江省銀行業資產質量也面臨較大壓力。黑龍江省尚未公布二季度數據,但截止今年2015年一季度末,不良貸款率為3.5%,雖比年初下降0.2個百分點,但依舊處於高點。
考慮到其他一些因素,中國銀行業不良率可能比公開數據更高。評級公司惠譽曾表示,由於部分不良貸款被展期或挪至表外,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率很難評估。在處理不良資產方面,中國的資產管理公司在銀行體系之外正在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些資產管理公司直接從銀行手中買入資產,所以不良資產往往被挪至表外而沒有得到體現。而監管部門的克制也推遲了對不良資產的識別。這些特征會掩蓋了銀行業不良貸款水平的真實性,進一步降低了金融系統中債務問題的透明度。如果將被挪至表外的不良資產納入統計,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水平可能還要高。因此,部分地區的資產惡化趨勢有可能比賬面數據更嚴重。
從地區銀行業不良率來看,局部地區銀行業資產惡化的形勢已經十分嚴峻,需要高度警惕區域金融問題爆發的風險。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