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制裁 中國經濟成長趨緩 俄國營天然氣公司東進失策
鉅亨網編譯林鼎為 綜合外電 2015-08-18 14:45
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 (Gazprom) 執行長 Alexei Miller 面臨棘手問題。 (圖:AFP)
去年 (2014) 5 月時,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 (Gazprom) 與中國達成一紙價值 4000 億美元的驚人協議後,確實激勵不少市場士氣,其稱將在未來 30 年向中國輸送天然氣。不過時過境遷,現在看來俄國反而因此受到相當大的壓力。
媒體《Business Insider》報導,摩根士丹利 (Morgan Stanley) 週一 (17日) 指出,輸送管線的興建工程至少得再多花 6 個月才有辦法完成,使得原先預計最早在 2018 年開始輸氣的計畫,硬生生得延至 2019 年中左右。
摩根士丹利指出,中國大陸方面中止原定的第 2 條管線建造計畫,使得原本預計自西伯利亞每年可向新疆輸送 30 億立方公尺天然氣的計畫前途未卜。而這也不是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首次遇到問題,《金融時報》此前報導指出,在國際油價長期處於低空盤旋的狀況下,將對國營天然氣公司帶來重大影響。分析師指出,當前國際油價太低,使得原本獲利不佳的國營天然氣公司更加雪上加霜,無利可圖。
時間若回到雙邊謙署核作協議之時,布蘭特 (Brent) 原油的價格在去年 5 月還穩處於每桶 100 美元以上的高價,但就幾乎在協議達成之後,國際油價便一路下滑,近乎腰斬。此外,目前的石油交易價格也幾乎只有去年 5 月時的 56% 。
另一方面,《法新社》上週末報導指出,多災多難的俄羅斯國營天然氣公司,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公司市值蒸發高達 5/6 。加上歐盟與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使得東進計畫更形艱困。這是因為華府禁止對俄羅斯輸出部分能源計畫所需的科技,影響國營天然氣公司轉向亞洲市場發展的打算。
由於國營天然氣公司對俄國政府相當重要,但在工程延宕、西方制裁以及產品價格下挫等逆風因素影響下,也非僅影響到這家公司,更對克林姆林宮造成衝擊。
- 如何發揮多重資產策略的最大優勢?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