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熱門時事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A股港股

梁振英:積極不干預思維已過時 擬設機構推動一帶一路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10 16:09


图片说明

梁振英昨天接受新華社專訪時指出:「積極不干預」思維已過時。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繼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上月中接受新華社訪問大談「一帶一路」後,新華社昨(9)日亦刊出特首梁振英的長篇專訪。梁振英指,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特區政府必須放棄過時的「積極不干預」思維,「適度有為」引導企業。他又透露,擬設專門機構,在香港推動「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下半年更會親自率團考察。

《星島日報》報導,曾俊華上月中接受新華社訪問時,亦將率商界和專業團體赴「一帶一路」沿綫國家考察。特首辦發言人回應指,未來一年,特區政府將制定對「一帶一路」國家的出訪計畫,由於一帶一路國家眾多,因此官員將分別率團訪問部分國家。發言人又指,曾俊華已定於九月下旬,先率團到「一帶一路」尾端的歐洲國家訪問,包括波蘭和匈牙利等,並計畫明年出訪相關中亞國家。

新華社昨日刊登題為《梁振英: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特區政府須「適度有為」》的3000多字專訪,這是政改否決2個月後,梁振英首次接受傳媒專訪。梁振英在訪問中表示,香港歷來奉行「積極不干預」的自由經濟模式,但面對新加坡和韓國等競爭對手,政府應思考扮演甚麼角色。

他提及,自己在上任以來已提出「適度有為」的概念,並獲社會各界認同,又舉例特區政府正考慮設立專門機構,推動「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

梁振英指,「一帶一路」覆蓋沿線60多個國家,香港正研究優先選擇哪些國家和合適產業。他認為,除了貿易物流、金融、旅遊、專業服務等龍頭產業外,一些較偏門的農業、畜牧業、養殖業,甚者重工業都「走出去」。他說:「即使是少為人知的農業,香港的企業在大陸已經有一定的規模、經驗和市場,如想去其他國家發展,企業總部和『大腦』還是在香港,對香港的經濟發展也是有幫助的。」梁振英又指,新加坡很羨慕香港出了一位李嘉誠,但除了李嘉誠級別的大企業家外,還應支持中小企業家在海外發展。

梁振英續說,除政府部門外,半官方機構如貿發局、旅發局,也在考慮如何「走出去」;一些大陸沒有的社會團體,例如商會、專業團體等的力量也須調動統籌起來。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早前透露,將率商界和專業團體赴「一帶一路」沿綫國家考察。對此梁振英亦在訪問透露,下半年自己會親自率團出訪。

另外,梁振英表示,香港要強化「超級聯繫人」功能,除了幫大陸企業「走出去」,本屆政府目前也特別重視吸引外國資金、人才、技術等進入大陸。目前政府在海外的9個國家設立了11個經貿辦事處,梁振英透露,面對日益增長的海外需求,將加快在海外布點。

東盟10國中,香港只在新加坡一國設立了經貿辦,梁振英直言數目「遠遠不足」,故政府決定再加設多一個經貿辦。他又說,去年訪問韓國期間,總統朴槿惠正式邀請香港到首爾開設辦事處。

梁振英在新華社專訪中指,上任3年,用了2年時間處理政改,其他許多方面的工作都有所遲緩,所以「要把失去的時間找回來」。他又形容「時不我待」。

但他批評,在發展經濟過程中,內部有些阻力,主要是反對派「拉布」拖慢香港腳步,「不然我們經濟發展的速度可以更快」。

梁振英在訪問中又大談房屋和扶貧問題。房屋方面,他說,在短期措施上,特區政府將採取改變土地用途的方式「搵地」,中期規劃是發展新市鎮,包括新界東北、元朗等地區,而長遠解決土地供應的方法要靠「填海」,於維港以外政府也有一些「比較大膽的設想」。他又提及,社會有聲音指可考慮發展生態價值不高的郊野公園,但重申「本屆政府

重點將放在郊野公園之外的地方」。梁補充,增加土地供應不僅是為了解決住房問題,發展經濟也需要土地,尤其是辦公樓。

民生方面,梁振英自評本屆政府另一突破是扶貧問題,指政府首次制訂了官方的貧窮線,目前貧困人口已減少到100萬以下。

對於梁振英批評泛民「拉布」拖慢香港腳步,公民黨黨魁梁家傑回應指,梁振英「做唔到嘢搵藉口、撩交嗌」,指對方才是香港政通人和的最大阻力。民主黨主席劉慧卿則指,梁振英上任後,根本無法與各黨派做到「有商有量」,所以施政註定失敗,而非因有人「拉布」。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