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制造業pmi下行 需求不足累生產
鉅亨網新聞中心 2015-08-04 09:10
金理人
新傳媒周一(8月3日)公布,中國7月財新制造業pmi終值降至47.8,創2013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準,不及6月終值49.4和7月初值48.2,該指數已連續五個月處於榮枯線下方。此次,官方和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的數據回落態勢趨於一致。8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了中國制造業和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7月中國制造業pmi回落至臨界點50%,比6月下降0.2個百分點。
數據同時顯示,新業務總量和新出口訂單量重新陷入下降趨勢,並且導致制造商減產,產出分項指數創下2011年11月以來最低。第三季度初,中國制造業運行進一步放緩。鑒於客戶需求減弱,生產需求放緩,企業進一步壓縮用工和采購,采購數量創下2012年1月以來最顯著減幅。7月份通縮壓力持續,投入成本與產出價格皆較6月加速下降。
分析師表示,中國7月官方和財新制造業pmi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行,雖然有高溫暴雨等環境因素的擾動,但是,需求不振及生產放緩,還有價格加速收縮的趨勢顯而易見,當前制造業仍處於底部區間。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內需不足拖累生產仍是制造業疲軟的關鍵原因。這也反映出金融業繁榮表面下經濟復甦並不牢固,工業部門仍舊深處困境的真相。
分析師們認為,7月份官方pmi數據差於預期,整體仍偏弱勢,當前中國的經濟處於l型底部區間,下行壓力不容樂觀。政治局會議對當前經濟面臨的問題有客觀認識,明確指出“保持經濟平穩發展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下半年宏觀政策仍將保持寬鬆基調,財政政策的持續發力將成為穩增長的重點。
中國民生銀行(600016,股吧)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財新pmi和官斍 ?pmi7月份雙雙回落。其中,財新pmi已經連續5個月低於50臨界線,這主要與它的樣本結構有很大的關係,財經調查的樣本主要是中小企業和出口型企業。今年上半年以來,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發力點還是在基礎設施投資拉動等方面。而基礎設施的投資拉動對中小企業、出口型企業的拉動作用相對有限,所以財新pmi相對官方的增長要疲弱一些。
從分項數據看,國家統計局和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在趨勢上大體一致:產出指數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新訂單指數均由6月的擴張區間落入收縮區間,庫存指數均有所下降。二者的就業指數均處於收縮區間,但趨勢略有差異,統計局制造業pmi中,就業指數回落0.1個百分點,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的就業指數收縮率出現放緩。
7月制造業pmi的回落有一定季節性規律,但今年的表現弱於往年。國家統計局解釋的原因包括:受高溫暴雨等天氣影響,以及一些企業限產,進行設備檢修和技術改造,生產增長趨緩;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滑,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下降,給相關行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等。
需求不足拖累生產仍是制造業面臨的最大問題。財新pmi中,新訂單指數是各分項指數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一項,國家統計局pmi中新訂單指數自2012年10月以來首次落入收縮區間,拖累生產指數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低於榮枯分界點。
從分項數據看,國家統計局和財新中國制造業pmi在趨勢上大體一致:產出指數均出現較大幅度的下滑,新訂單指數均由6月的擴張區間落入收縮區間,庫存指數均有所下降。二者的就業指數均處於收縮區間,但趨勢略有差異,統計局制造業pmi中,就業指數回落0.1個百分點,財新中國制造業pmi的就業指數收縮率出現放緩。
7月制造業pmi的回落有一定季節性規律,但今年的表現弱於往年。國家統計局解釋的原因包括:受高溫暴雨等天氣影響,以及一些企業限產,進行設備檢修和技術改造,生產增長趨緩;近期石油等大宗商品價格波動下滑,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連續下降,給相關行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等。
需求不足拖累生產仍是制造業面臨的最大問題。財新pmi中,新訂單指數是各分項指數中下滑幅度最大的一項,國家統計局pmi中新訂單指數自2012年10月以來首次落入收縮區間,拖累生產指數自今年3月以來首次低於榮枯分界點。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認為,從去年開始,政府加強了基礎設施投資來保增長,經過這幾個月的努力,已經有跡象表明取得了一些成績
- 最新遺產稅怎麼算?傳承必知重點有哪些?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