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動盪下的市場走向:美聯儲獨立性、生技發展與阿里巴巴崛起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經濟與公共衛生交織影響,市場需關注美聯儲獨立性及生技產業發展
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警告美國聯準會若失去獨立性,將對美國及全球經濟構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在物價穩定和就業方面的影響[1]。同時,國光生的子公司安特羅獲得腸病毒疫苗製程放大核准,將大幅提升產能以滿足東南亞市場需求,顯示台灣在生技產業的潛力[2]。這些情況反映出全球經濟與公共衛生的相互影響,市場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及生技產業的發展動向。
根據TrendForce的調查,全球晶圓代工市場在2025年第二季將因新品需求及中國消費補貼而增長14.6%,台積電 (2330-TW)(TSM-US)市占率超過70%,顯示其在市場中的主導地位。儘管台股面臨賣壓,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16億元,但外資仍積極買超鴻海及臻鼎,顯示出對特定科技股的信心。市場分析師認為,當前的震盪可能形成小頭部格局,投資人需謹慎應對,特別是在晶圓代工需求強勁的背景下,相關企業的營收成長潛力仍值得關注[3]、[4]。
普丁在與中印領導人會晤後強調,北約的東擴是實現烏克蘭持久和平的關鍵,並要求西方停止此行動及解除對俄制裁,顯示出地緣政治的複雜性對市場的潛在影響[5]。同時,台股高息ETF面臨配息調降的挑戰,經理人指出金融股的落後補漲機會,尤其在降息情況下,壽險業將受益,這反映出市場對於資本配置的重新評估[6]。隨著全球經濟環境變化,投資者需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不確定性並把握潛在的收益機會。
阿里巴巴股價今日飆升18.5%至137.1港元,顯示其透過百億補貼成功擴大市場份額,尤其在外賣及AI雲運算領域取得突破,年初以來漲幅達42.8%[7]。相對於此,東南亞市場卻因印尼和泰國的政治風險上升而承壓,印尼因住房津貼醜聞引發抗議,股指下跌1.5%;泰國政局動盪導致股指下滑1.1%[8]。這一對比突顯出阿里巴巴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憑藉資金優勢和長期策略,成功鞏固其市場地位,而東南亞的政治不穩則使外資對當地股市持觀望態度,短期內面臨壓力。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