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風暴:巨頭角逐、政策護航、RWA 重塑兆美元新格局
金色財經
今年 8 月 1 日,香港《穩定幣條例》正式生效,如一顆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在全球金融領域激起千層浪。短短一個月間,螞蟻、京東、圓幣科技等行業巨頭紛紛投身合規盡調,香港立法會推出全球首個 RWA 稅收協定草案,就連中石油這樣的能源界巨擘也宣布入局。現實世界資產(RWA)與穩定幣深度融合的浪潮,正洶湧而來,重塑兆美元級別的金融新基建。
一、巨頭競速,穩定幣牌照爭奪白熱化
1.沙盒突圍:從技術驗證邁向合規衝刺
自 2024 年起,首批 12 家機構踏入香港金管局的沙盒測試。京東幣鏈、圓幣科技以及渣打合資公司,已成功完成跨境支付、RWA 結算等核心場景的全鏈路測試。京東的穩定幣表現尤為亮眼,在沙盒環境中,跨境回款周期大幅縮短 70%,成本降低 90%,直接對傳統銀行電匯效率形成降維打擊。螞蟻集團憑藉螞蟻鏈的深厚技術積累,以及 AlipayHK 在香港高達 80% 的市場覆蓋率,正將數字人民幣 - 港元穩定幣 - 東盟貨幣的閉環結算系統推向規模化應用。
2.盡調新規:8000 港元引發的合規變革
《穩定幣條例》明確規定,持牌機構需對單筆 8000 港元以上的交易啟動 KYC/AML 盡調。這一規定,如同在金融行業中拋下一顆重磅炸彈,迫使螞蟻、京東等企業對風控系統進行全面升級,重構傳統支付邏輯。渣打銀行的港元穩定幣試點,已在大灣區供應鏈中成功覆蓋電子產品、農產品等多個品類,預計 2025 年交易量將突破 500 億港元。圓幣科技開發的 「元宇宙支付協議」 更是勢頭強勁,日交易筆數輕鬆超過 10 萬筆,潛移默化地改變着 Web3.0 的經濟生態。
3.牌照爭奪戰:50 家機構混戰,誰能拔得頭籌?
目前,已有超過 50 家來自銀行、科技、支付等不同領域的機構遞交牌照申請,競爭態勢空前激烈。京東幣鏈被業內視作 「黑馬」,其與越南支付機構合作推出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已為 200 萬中小商戶提供服務。滙豐銀行則率先突出重圍,推出全球首個獲香港證監會認可的黃金穩定幣,該穩定幣錨定實物黃金,支持鏈上交易,徹底打破了 USDT、USDC 長期以來的法幣錨定壟斷格局。
二、政策核彈,香港拋出全球首個 RWA 稅收協定
1.LEAP 戰略誘惑:印花稅與利得稅雙豁免
香港在《數字資產發展政策宣言 2.0》中明確提出,對代幣化 ETF 和數字資產基金,實施與傳統金融產品相同的印花稅豁免和利得稅豁免政策。這意味著,機構投資者通過 RWA 基金配置綠色債券、碳信用等資產時,稅負將大幅降低。更為重磅的是,香港擬推出的全球首個 RWA 稅收協定草案顯示,資本利得稅有望從 16.5% 減免至 8%,直接對標新加坡,在金融稅制優勢上展開正面較量。
2.產業白皮書潑冷水:並非所有資產都適合上鏈
在市場一片狂歡之時,香港發布的《RWA 產業發展研究報告 2025》卻冷靜指出,並非所有資產都適合代幣化。只有價值穩定、法律確權清晰、數據可驗證的資產,才具備上鏈資格。比如,新能源資產(充電樁、光伏等)憑藉穩定的現金流,成為 「中國特色」 的 RWA 標杆,而不動產 RWA 由於產權登記存在差異,仍面臨估值難題。這一理性框架,為投資者清晰地劃出了賽道邊界。
3.穩定幣進化:從美元錨定到 RWA 多元支撐
香港金管局推行的 「多幣種錨定」 策略,正在改寫穩定幣的遊戲規則。除了港元、美元穩定幣,綠色債券、電力收益權等 RWA 資產正逐漸成為新的錨點。在京東鏈科技與渣打銀行合作的試點中,100% 儲備的綠色債券穩定幣,已實現跨境貿易融資效率提升 40%。螞蟻數科的 Jovay 區塊鏈平台,更是將機構級 RWA 交易的吞吐量提升至每秒萬筆級別。
三、能源巨頭入場,中石油攪動穩定幣結算市場
1.跨境支付破冰:從試點走向全場景覆蓋
中石油在半年報中透露,正聯合香港子公司探索以穩定幣進行原油進口結算、海外工程付款等場景的可行性。這並非個例,渣打銀行的港元穩定幣已在大灣區供應鏈的電子產品、農產品交易中實現實時結算。京東穩定幣與 Stripe 合作的 B2B 支付系統,月度交易量從 2023 年的不足 1 億美元,激增至 2025 年的 30 億美元。
2.穩定幣升級:從支付工具到戰略資產
當滙豐的黃金穩定幣為鏈上交易注入避險屬性,當圓幣科技的元宇宙支付協議接入 30 余家 Web3 應用,穩定幣已不再僅僅是 「法幣替代品」。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穩定幣的核心價值在於解決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的痛點,切實服務實體經濟。數據顯示,2025 年上半年,全球穩定幣年交易額突破 35 兆美元,首次超越 Visa 與萬事達卡交易總和。
3.監管藝術:安全與創新的平衡
香港的監管智慧體現在 「穿透式監管 + 沙盒機制」 的組合拳上。《穩定幣條例》要求發行人持有 100% 高流動性資產儲備,並每日進行審計。同時,設立沙盒機制,允許機構在可控環境中測試創新。這種 「嚴進寬出」 的策略,既能有效防範系統性風險,又為中石油等傳統企業提供了試水的機會。HashKey Group 董事長肖風認為,穩定幣作為 RWA 的基石,正在推動金融從 「加密投機」 向 「價值網路」 轉變。
四、未來已來,RWA 如何重構全球金融地圖?
1.技術革命:雙鏈協同與預言機破局
螞蟻鏈的 「雙鏈架構」(公鏈發行 + 聯盟鏈確權),已在光伏資產代幣化中實現鏈上數據與物聯網直采數據的實時校驗。Chainlink 為美國商務部提供的鏈上數據服務,正推動智能合約在國際貿易中的規模化應用。這些技術突破,正在破解 RWA 領域最大的 「信任難題」。
2.地緣博弈: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支點
香港的 「雙錨戰略」(人民幣 + RWA),為離岸人民幣開闢了新通道。京東在越南試點的離岸人民幣穩定幣,已成為當地中小商戶跨境結算的首選工具。香港與上海簽署的《金融協同發展方案》,更將探索穩定幣與數字人民幣的跨境監管銜接。波士頓諮詢預測,到 2030 年,RWA 市場規模將達 16 兆美元,其中人民幣計價資產占比有望突破 20%。
3.風險警示:繁榮背後的挑戰
儘管 RWA 前景誘人,但仍面臨監管差異、數據透明度、資產流動性三大挑戰。2025 年 7 月,某算法穩定幣因儲備不足引發擠兌事件,再次為行業敲響警鐘。香港金管局總裁余偉文強調,穩定幣絕非投資工具,合規與安全永遠是首要原則。
結語:這場沒有中場休息的馬拉松,我們正在見證金融文明從 「原子時代」 向 「比特時代」 的歷史性跨越。這不是泡沫,而是價值網路的基礎設施革命。在這場兆級別的競賽中,誰能率先在合規、技術、場景上建立起堅固的護城河,誰就能笑到最後。
免責聲明:本文所述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應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和投資目標,理性看待加密貨幣投資,切勿盲目跟風。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 虛擬幣行情震盪!教你開年化200%的網格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