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con
anue logo
馬來西亞房產鉅亨號鉅亨買幣
search icon


區塊鏈

加密市場宏觀研報:鮑威爾放鴿與以太坊破新高 加密市場的宏觀邏輯與結構性展望

金色財經


摘要

2025年8月22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釋放明顯鴿派信號,暗示9月大機率降息25個基點。市場對降息預期的機率一度升至91.1%,推動風險資產集體反彈。美股三大指數高收,加密市場總市值重返 4.1兆美元。ETH 單日上漲 14.33%,觸及 4956美元歷史新高,帶動 Layer2、質押賽道普漲。

鏈上資金出現明顯的 BTC → ETH 輪動,巨鯨加倉 ETH,部分頭部資金通過滾倉放大槓桿。Arthur Hayes 等人預計 ETH 若突破歷史高位,上行空間或擴展至 1萬–2萬美元。但同時,聯準會內部仍有謹慎聲音,資金面亦存在波動,短期市場或面臨 情緒過熱與數據驗證的雙重考驗。

一、宏觀背景:聯準會的政策轉向


2025年8月22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上發表的講話,成為本周全球市場的核心事件。他在任期內的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意外釋放出明顯的鴿派信號,為9月可能的降息打開了大門。這一表態不僅重新塑造了市場對未來貨幣政策的預期,也直接點燃了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風險資產行情。要理解本輪市場的劇烈反應,需要從宏觀層面剖析聯準會所處的政策困境、講話的關鍵資訊以及市場的即時解讀。

進入2025年以來,聯準會的政策環境始終處於兩難境地。一方面,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推行的高關稅政策顯著推升部分商品價格,使得通膨水平再度面臨上行壓力。如果維持緊縮立場,聯準會將能夠繼續壓制通膨,但代價是長期高利率可能觸發金融市場動盪,甚至引發信用風險集中爆發。另一方面,美國勞動力市場自年初以來出現明顯降溫跡象,就業增長顯著放緩。若聯準會忽視就業端的下行風險,將違背其雙重使命中「最大就業」的承諾,可能在社會層面引發更廣泛的不滿。這種「進退失據」的政策困境,使得市場此前普遍預期鮑威爾會延續偏鷹的態度,繼續將遏制通膨作為首要任務。尤其是部分市場人士甚至將其比作「沃爾克2.0」,即用強硬的貨幣政策換取長期的價格穩定與政策信譽。然而,實際情況遠比市場想象複雜:通膨壓力的性質更接近一次性水平躍升,而非持續性的惡性螺旋;而就業市場的放緩跡象則更為真實且持久。這種風險權衡,最終推動鮑威爾在此次講話中意外「轉鴿」。

鮑威爾講話的核心在於對風險平衡的重新界定。過去兩年,聯準會的溝通框架基本強調「通膨風險偏上行」,而就業市場則被視為韌性充足。但在傑克遜霍爾,他明確指出,勞動力市場正處於一種「奇特平衡」——供需雙雙放緩,就業增長顯著低於過去幾年水平,若趨勢延續,可能很快演變為裁員潮與失業率的快速攀升。這一表述標誌着,聯準會首次將就業下行風險擺在了與通膨同等甚至更高的優先級。其次,他對通膨的評估同樣耐人尋味。鮑威爾承認關稅確實推高了部分商品價格,但認為其性質更多是一種「一次性」效應,而非長期性風險。換言之,聯準會並不打算因為短期的物價抬升而繼續維持高利率,而是傾向於觀察其消化速度。更重要的是,聯準會在本次年會上正式宣布了政策框架的修訂,刪除了2020年框架中「平均2%通膨目標」的表述,回歸「靈活通膨目標制」。這一變化意味著,聯準會不再刻意追求長期平均補償,而是強調根據實際經濟數據動態調整。這種回歸靈活性的做法,使其在面對就業與通膨目標衝突時擁有更大的迴旋餘地。最後,鮑威爾強調,如果就業風險顯現,聯準會可能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以避免就業市場斷崖式下滑。這幾乎是對9月降息的公開暗示。

市場對這番講話的反應極為迅速。CME FedWatch數據顯示,鮑威爾講話前,市場對9月降息25個基點的機率預估為75.5%,而講話後迅速升至91.1%。換言之,市場已將降息視為「板上釘釘」。在資產價格層面,風險資產集體反彈:美股三大指數當日收漲逾1.5%,加密資產市值重回4.1兆美元。尤其是ETH單日大漲超14%,突破4887美元歷史新高,成為降息預期最大受益者。其背後邏輯在於:一旦降息開啟,流動性環境改善,資金將重新配置至高成長性、高彈性的資產,而ETH作為新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資產,具備承接流動性的天然優勢。當然,市場的狂熱情緒需要保持冷靜。一方面,降息預期的強化確實提供了資產價格上行的契機;另一方面,聯準會內部仍存在不同聲音,部分官員仍提醒通膨風險不可忽視。如果未來8月CPI與非農數據表現強勁,市場對降息的預期仍可能面臨修正。總體而言,本次講話釋放的資訊是:聯準會正在從鷹派的「通膨優先」逐漸過渡到鴿派的「就業優先」,而這種風險平衡的轉變,為風險資產尤其是加密市場提供了全新的增長窗口。

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年會的鴿派講話,不僅改變了美國利率市場的預期,也引發了全球主要資產的聯動反應。首先,美股大幅收漲,三大指數漲幅均在 1.5%–1.9% 之間,科技與成長板塊率先受益。加密相關股票成為亮點,SharpLink 上漲 15.7%、Bitmine 上漲 12.1%、Coinbase 上漲 6.5%,資金重新定價未來降息帶來的流動性紅利。其次,美元與利率市場同步調整。美元指數在講話後明顯回落,顯示資金風險偏好升溫;聯邦基金期貨則迅速計入 9月降息25個基點 的高機率場景,利率曲線整體下移。長期公債殖利率下行,進一步強化了對寬鬆環境的押注。最後,加密資產板塊迅速受益,總市值回升至 4.1兆美元。其中 ETH 貢獻度最高,單日突破歷史新高,帶動 Layer2 與質押板塊普漲,鏈上資金呈現從 BTC 向 ETH 聚集的趨勢。總體來看,全球市場進入「風險偏好回升+流動性再定價」的新階段,加密市場位於其中的前沿。

二、加密市場結構變化

在鮑威爾鴿派講話的宏觀背景下,加密市場出現了結構性分化。不同板塊的表現,揭示了資金流動路徑與市場邏輯的變化。整體來看,BTC 承受資金外流與結構性拋壓,而 ETH 成為新高突破的核心驅動力,並帶動全市場風險偏好擴散至山寨板塊,Altseason 信號已被點亮。BTC 在本周表現低迷,儘管在技術面上獲得 60日均線支撐,但整體趨勢偏弱。資金層面,BTC 現貨 ETF 單周凈流出高達 11.65 億美元,成為壓制價格的主要因素。這表明機構投資者短期內選擇了獲利了結或轉移倉位,對 BTC 的邊際買需形成削弱。更值得關注的是,BTC 的市占率持續下行。過去數月 BTC dominance 一直處於下降通道,顯示其作為「避險錨」的功能正在弱化。資金風險偏好轉向高彈性的 ETH 及山寨資產,使 BTC 在市場定價中的主導地位受到挑戰。結合鏈上數據與ETF資金動向,可以判斷 BTC 當前更多充當「資金來源」,而非「資金目的地」。ETH 成為本周市場的絕對核心。單日上漲 14.33%,突破 4887.5 美元歷史新高,周漲幅達到 6.88%。這不僅是價格突破,更是市場結構的轉折點:ETH 已成功引導資金輪動,確立其在新周期的核心資產地位。鏈上數據顯示,過去 24 小時 ETH 爆倉金額高達 3.68 億美元,超過 BTC,顯示空頭被動擠出是價格快速上行的重要推手。這種「軋空」行情,往往意味著價格突破背後有真實資金流入支撐,而非單純情緒驅動。

ETH 的上漲還產生了顯著的「溢出效應」。相關生態賽道全面普漲:Layer2 板塊:Arbitrum(ARB)上漲 9.5%,反映市場對擴容生態的再定價;質押賽道:SSV 單日漲幅超過 25.5%,說明 ETH Staking 與分布式驗證賽道資金流入加速;再質押(Restaking):ETHFI 上漲 20.7%,這一新興敘事獲得市場快速響應。這些數據表明,ETH 不僅自身價格突破,還在帶動全生態估值體系提升,具備「流動性磁鐵」效應。隨著 ETH 資金聚集並突破新高,山寨幣市場出現全面活躍。資金輪動跡象顯著,非 ETH 資產普遍獲得溢出紅利。BTC dominance 的持續走低,是 Altseason 啟動的關鍵特徵。從歷史經驗來看,當該信號點亮,意味著未來數周市場資金將進一步向中小市值代幣擴散。此輪 ETH 帶動的上漲潮,可能形成自上而下的傳導:從 ETH → 生態賽道 → 高市值山寨 → 中小市值代幣,逐層釋放風險偏好。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Altseason 往往伴隨高波動與高風險。資金在山寨板塊的博弈性更強,短期內或出現快速輪動和集中爆倉的現象。因此,雖然指標顯示山寨市場可能迎來數周繁榮,但其可持續性取決於宏觀流動性是否兌現,以及 ETH 能否穩固高位。整體而言,加密市場正在經歷一次 結構性重定價。BTC 作為「存量流動性來源」暫時承壓,ETH 成為「新周期核心資產」,帶動全市場風險偏好回升,並點燃山寨行情。若聯準會在9月正式降息,ETH 有望延續強勢,並推動 Altseason 進一步擴散;但若宏觀數據反轉或資金入場不足,短期市場亦可能面臨劇烈回調。

整體來看,本周鏈上巨鯨的動向呈現三大特徵:BTC 資金外流,ETH 成為新周期核心資產;滾倉與槓桿推升行情,但也積累了潛在清算風險;頭部投資人選擇集中押注 ETH,強化市場共識。這意味著 ETH 的上漲並非僅僅依靠散戶情緒,而是真實資金的遷移與槓桿擴張共同作用的結果。然而,巨鯨資金的激進操作也意味著短期風險加大,一旦宏觀數據與降息預期落空,市場可能快速反轉。未來數周,鏈上資金動向仍將是觀察 ETH 能否穩固高位的關鍵變量。若資金持續流入,ETH 的強勢格局有望延續;若巨鯨開始減倉或鎖定利潤,市場則需警惕高位震盪與深度回調。

三.ETH和BTC核心邏輯分析

以太坊(ETH)在本周突破歷史新高,成為全球風險資產最耀眼的焦點。從宏觀政策到鏈上生態,再到資金配置邏輯,ETH 正在經歷一次多維度的價值重估。不同於單純的情緒推動,本輪上漲背後蘊含着堅實的宏觀與基本面支撐。ETH 的價格表現與宏觀貨幣環境高度相關。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釋放的鴿派信號,使市場對 9月降息25個基點的預期快速升溫至九成以上。降息意味著資金成本下降與流動性擴張,而高成長性與高彈性的資產往往最先受益。相比 BTC 的「價值儲存」屬性,ETH 更接近「風險資產」,其價格對流動性邊際變化的彈性更大。一旦降息落地,全球資金配置將重新加大對科技、成長和數字資產的敞口,而 ETH 則是加密領域的首要承接標的。因此,ETH 的新高既是鏈上邏輯的體現,更是宏觀流動性預期定價的結果。

ETH 的生態優勢,是其價格上漲的中長期核心邏輯。自 2022 年「合併」以來,ETH 轉為 PoS 機制,質押已成為其核心價值捕獲手段。當前全網質押率穩步提升,質押 ETH 占比已超過三分之一。隨著質押收益逐漸被視為「類債券資產」,ETH 成為兼具成長性與現金流屬性的獨特資產。與此同時,Layer2 擴容生態正在加速發展。Arbitrum、Optimism 等網路的活躍用戶與交易量持續增長,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提升了網路可擴展性。這不僅增強了 ETH 的網路效用,也為其在全球金融基礎設施中的定位提供了支撐。新興的 再質押(Restaking) 賽道同樣受到資本追捧。ETHFI 等項目通過複合化利用 ETH質押資產,提升了資本效率。資金的持續湧入,不僅推動相關代幣價格上漲,也進一步鞏固了 ETH 的中心地位。可以說,ETH 的生態正在形成「質押—再質押—Layer2 擴展」的三角支撐。

在市場預期層面,頭部投資人普遍對 ETH 抱有樂觀態度。BitMEX 聯合創始人 Arthur Hayes 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只要 ETH 突破歷史新高,其上漲空間將「完全打開」,目標區間或在 1萬–2萬美元。這代表市場已經將 ETH 視作新一輪周期的主角。短期來看,ETH 的快速上漲伴隨了大規模空頭爆倉。過去 24 小時,ETH 爆倉金額高達 3.68 億美元,超過 BTC。這表明,行情突破不僅是主動買盤推動,更是空頭被動擠出的結果。這種「軋空」效應往往強化短期漲幅,但也會在情緒退潮時帶來更大波動。中期來看,ETH 的價格能否進一步延伸,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聯準會降息是否真正落地,以及其寬鬆路徑能否持續;二是 ETH 生態能否維持高增長,尤其是質押與 Layer2 的活躍度。若宏觀與生態雙重利多兌現,ETH 的估值體系可能迎來再定價,價格突破 1萬美元並非遙不可及。長期而言,ETH 的價值正在逐漸從「投機資產」向「新金融基礎設施」轉型。無論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再質押協議,還是區塊鏈原生應用,ETH 都是底層的結算與抵押核心。隨著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的接受度提升,ETH 有望成為全球投資組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儘管 ETH 邏輯清晰,但仍需警惕潛在風險:宏觀不確定性:若8月CPI或非農數據超預期,聯準會降息預期落空,ETH 漲勢可能受阻;槓桿風險:鏈上巨鯨滾倉與高倍槓桿倉位增加了市場脆弱性,一旦價格回調,可能引發連鎖清算;監管風險:美國及其他主要經濟體的監管動態,仍可能對資金流入節奏產生重大影響。ETH 的上漲邏輯可以概括為:「宏觀流動性拐點 + 生態持續擴張 + 資金主動輪動」。在降息預期強化的背景下,ETH 的價格突破不僅是情緒推動,更是市場結構性重構的結果。未來數月,ETH 有望繼續充當「周期龍頭」,其表現將決定加密市場整體的風險偏好水平。

在本輪行情中,比特幣(BTC)與以太坊(ETH)的市場表現出現了明顯分化。ETH 創下歷史新高並吸引資金大幅流入,而 BTC 卻陷入相對低迷,價格本周下跌 3.41%,收於 113,478 美元。作為加密資產的「龍頭」,BTC 的階段性失色引發市場關註:為何 BTC 未能同步受益於降息預期?未來的挑戰與機會又在哪裡?BTC 一直被視為「數字黃金」,其邏輯更多基於「抗通膨」和「價值儲存」。然而,在當前宏觀環境下,這一邏輯存在一定弱化:通膨性質不同:當前美國通膨壓力主要來自關稅與結構性因素,而非廣泛的需求過熱。這意味著市場對「避險資產」的需求下降,對「增長資產」的偏好上升。ETH 作為高彈性成長資產更具吸引力,而 BTC 的「抗通膨錨」功能被邊緣化。降息利多傳導差異:降息預期增強時,資金更願意配置具備現金流屬性或生態擴張潛力的資產。ETH 因 PoS 質押收益與生態繁榮成為優先選擇,而 BTC 缺乏類似現金流支撐,其對流動性寬鬆的敏感度相對較低。因此,在「風險偏好回升」的行情階段,BTC 的宏觀屬性反而成為拖累。

BTC 的另一大挑戰來自現貨 ETF 的資金流動。本周,BTC 現貨 ETF 單周凈流出高達 11.65億美元,成為其價格承壓的直接原因。這種資金外流反映了機構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在 BTC 價格長期處於高位時,他們傾向於鎖定收益或轉移倉位至更具彈性的 ETH。從數據上看,BTC ETF 在年初的資金凈流入推動了價格一度沖高,但隨著 ETH 敘事的崛起,部分資金出現了明顯的「從 BTC 向 ETH 遷移」跡象。機構資金的態度變化,是 BTC 當前面臨的核心壓力之一。BTC 的鏈上數據顯示,長期持有者(LTH)正在釋放部分籌碼。鏈上利潤率上升,使得部分早期投資者選擇在高位套現,這增加了市場的拋壓。同時,BTC 的市場市佔率(dominance)持續下降,從年初的近 50% 已下滑至 45% 以下。這一趨勢顯示,BTC 在市場中的「統治地位」正在被削弱。ETH 的生態擴展和資金虹吸效應,使 BTC 在資金配置中的相對權重下降。如果這一趨勢持續,BTC 將逐漸從「市場核心」退化為「配置底倉」,其市場驅動性減弱。技術面來看,BTC 當前處於震盪下行通道,儘管在 60日均線獲得一定支撐,但上方壓力沉重。成交量的下降與波動率的收縮,表明 BTC 正處於「低活躍度」階段。相比之下,ETH 與山寨幣的高波動與高成交,吸引了更多短期資金。從周期角度看,BTC 的表現往往領先於宏觀流動性周期,但在當前階段卻落後於 ETH。這與資金偏好的變化密切相關:投資者更願意追逐短期收益,而 BTC 的慢節奏與低彈性使其暫時缺乏交易性吸引力。

儘管 BTC 面臨資金流出與市場關注度下降的挑戰,但其長期邏輯並未完全失效:機構基石地位:BTC 仍是加密資產中接受度最高的資產,ETF 的存在為其提供了長期資金基礎。避險屬性保底:一旦宏觀風險事件爆發,BTC 的「數字黃金」定位仍可能獲得資金追捧。周期性反彈可能:若 ETH 出現階段性回調,資金可能重新回流 BTC,形成相對修復行情。然而,BTC 的未來機會更偏向「防守型」,而非「進攻型」。它可能在下行風險來臨時表現穩健,但在流動性寬鬆與風險偏好上升的階段,其表現將繼續落後於 ETH 與山寨板塊。BTC 當前的挑戰集中在三方面:宏觀邏輯弱化:在降息預期下,其「數字黃金」敘事不具備彈性優勢;資金外流嚴重:ETF 凈流出與巨鯨換倉,削弱了市場買需;市占率下降:ETH 與山寨幣的崛起侵蝕了 BTC 的主導地位。未來 BTC 的走勢可能呈現「震盪守勢」格局。它仍是機構配置的底層資產,但短期難以成為行情的核心驅動力。在新一輪流動性寬鬆周期中,BTC 更可能扮演「價值錨」的角色,而非「增長引擎」。

四、宏觀風險與不確定性

在ETH突破歷史新高、市場風險偏好全面回升的背景下,投資者的樂觀情緒迅速升溫。然而,宏觀與鏈上數據表明,當前行情並非無懈可擊,潛在風險與不確定性依舊存在。無論是政策走向還是資金結構,市場都可能面臨劇烈的反轉壓力。本節從宏觀政策、數據驗證、市場結構與監管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儘管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釋放了明顯的鴿派信號,市場幾乎將9月降息視作「板上釘釘」,但聯準會內部仍存在分歧。部分官員強調,通膨風險依舊高企,過早寬鬆可能導致通膨預期失控。例如,聯準會理事穆薩勒姆明確指出,是否降息不能只看一次會議結果,而應聚焦「整體利率路徑」。這意味著,如果未來數據驗證不足,聯準會可能選擇拖延或縮減降息幅度。市場此前對流動性寬鬆的定價過於樂觀,一旦預期落空,ETH與整體加密資產可能遭遇短期劇烈回調。

8月CPI與非農就業報告將成為決定9月降息與否的核心指標。若數據表現弱於預期,將強化就業風險,支撐聯準會開啟降息周期;但若通膨回升或就業意外強勁,市場將重新修正對降息的預期,屆時風險資產估值可能面臨大幅壓縮。這種「數據依賴性」強化了短期市場的不確定性。投資者需要警惕的是,在數據公布前後,市場波動將顯著放大,高槓桿資金可能首當其衝。鏈上數據顯示,本輪ETH上漲過程中,爆倉金額達到 3.68億美元,超過BTC。大量空頭在行情突破時被動擠出,推動價格快速上行。然而,伴隨上漲而來的,是槓桿資金的加速湧入。鯨魚滾倉、25倍槓桿多頭、追漲FOMO買入等行為,導致市場槓桿率顯著抬升。一旦行情逆轉,這些槓桿倉位可能成為連鎖清算的導火索,造成短期流動性踩踏。市場情緒的極端化,放大了波動幅度,也增加了風險暴露的脆弱性。

加密市場的長期發展仍受制於各國監管環境。美國總統川普雖在部分政策上展現出對加密的開放態度,但其關稅政策與金融監管策略的不確定性,仍可能成為市場的外部風險。若監管部門加大對加密平台、穩定幣或質押業務的審查,可能影響資金流入節奏。

此外,全球其他經濟體的政策立場也不容忽視。歐洲正在推進MiCA框架,亞洲國家則在審慎觀察資本流動。一旦全球主要經濟體在政策上趨緊,加密市場的跨境資金流動可能受到抑制。綜合來看,當前行情雖由降息預期與鏈上資金驅動,但風險與不確定性依舊高企:聯準會內部分歧,可能導致降息節奏低於預期;宏觀數據驗證,是支撐行情延續的關鍵變量;槓桿資金積累,使市場波動風險加劇;全球監管不確定性,可能影響中長期資金流入。因此,儘管ETH具備宏觀與生態雙重利多,但市場參與者需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高。在降息最終落地與數據確認之前,行情的可持續性仍需謹慎觀察。

五、結論

2025年8月第四周,鮑威爾在傑克遜霍爾的講話成為全球風險資產行情的核心催化劑。鴿派信號釋放,使市場對9月降息的預期迅速升溫至九成以上,帶動美股與加密市場同步反彈。ETH 借勢突破歷史新高,單日漲幅超14%,重塑市場結構,成為新周期的核心資產。整體而言,本周行情展現了三個核心邏輯:第一,宏觀流動性重定價。 鮑威爾講話表明,聯準會政策重心正在從「通膨優先」逐步轉向「就業優先」。這一轉折意味著,未來數月流動性環境或將明顯改善,為風險資產提供中期支撐。ETH 對流動性邊際變化的敏感度顯著高於BTC,從而成為資金首選。第二,市場結構重構。 BTC 在本周遭遇資金外流與ETF拋壓,價格承壓下跌,市占率持續走低。而 ETH 不僅自身價格突破,還帶動 Layer2、質押與再質押等賽道普漲,形成「生態共振」。資金輪動跡象清晰:BTC 正逐漸從「資金目的地」退化為「流動性來源」,而 ETH 正在成為市場新的「流動性磁鐵」。第三,鏈上資金與情緒共振。 巨鯨換倉、滾倉放大槓桿、知名投資人集中押注 ETH,均顯示頭部資金對 ETH 的長期看好。然而,這種資金推動同時也放大了市場的波動性。高槓桿與FOMO情緒的積累,使得行情雖強勢,但潛在風險亦不容忽視。

未來展望方面,ETH 在突破歷史新高後,市場預期已進一步打開。若聯準會9月如期降息,ETH 有望延續強勢,價格區間有可能向 1萬–2萬美元 邁進。但需要注意,行情的延續性仍取決於 宏觀數據驗證 與 資金持續流入。風險層面,投資者需警惕三點:一是8月CPI與非農數據若超預期,可能動搖降息邏輯;二是鏈上槓桿倉位過高,易引發清算連鎖反應;三是全球監管環境的不確定性,或對資金流動造成潛在壓制。總體而言,本周行情的核心邏輯可以總結為:「宏觀轉向 + 資金輪動 + ETH確立周期龍頭地位」。 ETH 已成為新周期中最具彈性的核心資產,其表現將在未來數月決定整個加密市場的風險偏好水平。對於投資者而言,既要把握 ETH 帶來的結構性機會,也需警惕短期過熱帶來的波動風險,在宏觀與鏈上數據的驗證中保持理性與耐心。

來源:金色財經

暢行幣圈交易全攻略,專家駐群實戰交流

▌立即加入鉅亨買幣實戰交流 LINE 社群(點此入群
不管是新手發問,還是老手交流,只要你想參與加密貨幣現貨交易、合約跟單、合約網格、量化交易、理財產品的投資,都歡迎入群討論學習!

前往鉅亨買幣找交易所優惠

文章標籤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