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面臨挑戰與機會,生技科技產業展現增長潛力
鉅亨網新聞中心
台股市場面臨挑戰與機會,生技與科技產業成長潛力顯現
美國關稅壓力持續影響台灣出口產業,無薪假人數達3,934人創今年新高,顯示出經濟環境的嚴峻挑戰,尤其是汽車產業首次出現無薪假現象,兩家廠商影響500名員工[1]。在此背景下,博晟生醫 (6733-TW) 則在醫療器械領域取得突破,其軟骨再生產品「愛膝康」獲得香港醫療器械許可證,計畫在香港及大灣區推廣,顯示出生技產業在逆境中仍具成長潛力[2]。這一系列變化反映出台灣產業面臨的兩極化趨勢,傳統製造業受到外部環境影響而萎縮,而生技產業則在市場需求及政策支持下展現出新的活力,未來需關注各行業如何調整策略以應對不確定性。
隨著美蓓亞三美提高對芝浦電子的收購價至每股6200日圓,國巨 (2327-TW) 決定延長收購期限至8月28日,並考量調整收購條件,顯示出其對收購的重視及市場競爭的壓力[3]。同時,宏達電 (2498-TW) 的 VIVE Eagle AI 眼鏡受到美系外資看好,推動第三季營收成長,儘管外資仍維持「賣出」評等,但其 XR 生態佈局的完整性可能成為未來的增長動能[4]。這兩家公司在各自領域的策略調整,反映出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需靈活應對以維持競爭優勢。
聯茂 (6213-TW) 在2025年上半年表現亮眼,稅後純益達8.75億元,每股純益2.41元,顯示出其在AI伺服器需求及材料升級的強勁動能[5]。隨著新型M9等級超低耗損基板材料的推出及美系AI GPU大廠的認證,聯茂的市場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提升,並在東南亞擴產以鞏固長期增長基礎。另一方面,台北美兆診所啟用新旗艦診所,並計畫透過異業結盟提升健檢生態圈,專注於預防醫學及全人健康照護,顯示出健康管理市場的轉型趨勢[6]。這些動向反映出科技與健康產業在市場需求變化下的適應能力,未來將持續吸引投資者的關注。
在第二季法說會中,東科 (5225-KY)透露,隨著旺季來臨,第三季營收將達到年度高峰,並計畫積極拓展非電視品牌市場,特別是新一代 Party Box 的潛力,顯示出公司對未來成長的信心[7]。執行董事張東益強調,毛利率將優於上半年,並透過產品策略的轉型,從傳統的 soundbar 代工擴展至其他消費性電子產品,顯示出其對市場需求的敏銳洞察。此外,隨著中國廠區搬遷及自動化效率的提升,明年費用將顯著下降,對於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則評估為有限,顯示出公司在成本控制上的靈活應對能力,為未來的穩健成長奠定基礎。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鉅亨贏指標
了解更多#高盈餘高毛利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