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台灣面臨20%關稅挑戰及市場策略調整需求
鉅亨網新聞中心
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升溫,台灣面臨20%關稅挑戰與市場策略調整需求
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對企業策略調整提出挑戰,尤其是川普政府對台灣設定20%關稅的決策,超過德國及荷蘭的15%稅率,並與越南持平,促使企業需重新評估供應鏈影響[1]。大型科技股在7月表現強勁,推動指數創新高,但8月的歷史數據顯示其表現通常不佳,市場對通膨的擔憂再度升溫,聯準會的降息可能性也受到壓制,這使得科技股面臨更大挑戰[2]。因此,企業應加速調整策略,特別是在非關稅貿易措施可能納入貿易協議的背景下,確保在變化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競爭力。
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要求美國賠償其在上月戰爭中的損失,並提出重啟核談判的新條件,強調需達成「雙贏的解決方案」以打破僵局[3]。此外,香港《穩定幣條例》今日正式生效,建立全球首個針對法幣穩定幣的監管框架,旨在保護投資者並提升市場透明度[4]。這兩項事件顯示出全球金融市場在面對地緣政治緊張與數位金融創新時的複雜性,未來可能影響國際資本流動及數位資產的發展趨勢。
中磊 (5388-TW) 在法說會上透露,第三季營收有望挑戰50億元,股價漲停回到近四個月高點,顯示出其在北美市場的強勁成長動能,尤其是新一代WiFi產品的推廣及AI功能的應用[5]。儘管美國對台灣實施20%的對等關稅,短期內不影響半導體及伺服器等主要出口商品,但顯示出台美之間的貿易緊張局勢仍在升溫,未來關稅政策的變化將取決於雙方的協商結果[6]。這些因素共同影響市場情緒,投資者需密切關注中磊的營運表現及台美貿易動態。
《日經亞洲》報導指出,中國自4月起已暫停企業對美投資,反映出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的持續升級,尤其是在地方政府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停止審批的背景下,對美製造項目的影響尤為明顯[7]。同時,台灣面臨新調整的20%對等關稅,雖然較4月的32%有所降低,但仍高於日韓的15%,這對台灣的國際競爭力形成挑戰,三三企業交流會理事長林伯豐呼籲政府儘速提出應對政策,並強調穩定匯率的重要性[8]。這些動態顯示出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企業需靈活調整策略以應對變化。
Powered by Yushan.AI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文章標籤
延伸閱讀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