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鋰價一周爆拉14%後又跌停 投資人押注供應危機
鉅亨網編輯林羿君 綜合報導
中國鋰市場近期出現劇烈波動,該金屬是電池的關鍵原料,投資人為防範可能的供應中斷而推高價格。

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碳酸鋰期貨在上週五 (25 日) 飆升至每日漲幅限制的 8%,全週累計上漲 14%。交易所因此發布公告,限制投機交易,導致週一 (28 日) 期貨價格跌停。鋰業生產商的股價也隨之上漲,天齊鋰業與盛新鋰能本月在深圳股市分別上漲約 25%。
近期的漲勢源於一系列可能導致供應減少的動向,加上對未來產量的擔憂升高,以及政府致力於打擊所謂「內卷」現象、限制產能過剩行業的政策導向。
SCB 集團電池金屬主管 Robin Tisserand 表示:「市場雜音引發的投機交易導致價格急劇上升。」他指出,這也推高了鋰輝石的實體價格,並引發 CME 集團國際合約的劇烈波動。
鋰市場對於動盪和劇烈的價格波動並不陌生。2022 年價格曾飆升至每噸近 60 萬元人民幣(約 84,000 美元)的歷史高點,但因供應過剩以及電動車電池需求增長放緩的跡象,現貨價格今年初一度跌至約 60,000 元人民幣。
這場崩跌,讓市場警覺可能出現限制供應過剩的行動。江西省,特別是其鋰礦重鎮宜春,成為關注焦點。諮詢機構 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 的鋰產品總監 Cameron Perks 表示,預計該省今年將占全球鋰礦產量的約 10%。
根據傑富瑞金融集團 (Jefferies)) 等券商和分析師的報告,宜春市自然資源局本月稍早要求八家礦業公司在 9 月底前提交儲量報告,此舉是基於一項審計結果,該審計發現註冊與審批程序存在不合規情況。
上週,江西特種電機表示,其宜春工廠的鋰鹽生產線將暫停約 26 天,理由是削減成本和進行維護。中礦資源集團 6 月時表示,將暫停江西的一項專案六個月,以進行技術調整。
其他地區也正受到關注,青海省當局上月已責令藏格礦業 (Zangge Mining) 停止非法開採活動。
傑富瑞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儘管目前對產量的影響不大,但市場擔憂礦權審查是否會成為控制供應的手段,特別是在當前反內卷政策的背景下。」報告指出,「市場預期審查將加強,若嚴格執行,可能會進一步收緊市場供應」。
- 從6月延至9月?市場重估聯準會降息節奏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