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違兩年!中國開放進口日本449種水產品
鉅亨網新聞中心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 17 日宣布,中國已批准恢復從日本進口 449 種水產品,這是自 2023 年 8 月全面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後,時隔近兩年的重大調整。

許可種類包括鮪魚、扇貝、螃蟹、魷魚、鮑魚、龍蝦、沙丁魚等共 449 種水產品,涵蓋日本 37 個道府縣的產地。但福島縣、東京都等 10 個都縣仍被禁止進口,排除地區具體為:福島、宮城、茨城、栃木、群馬、埼玉、千葉、東京、長野、新潟。
據悉,中國海關總署上週五(11 日)批准了北海道和青森縣的三家日本企業出口中國水產品的註冊登記,此為必要手續。在企業註冊登記後再發布准入水產品清單,顯示重啟進口日本水產手續取得進展。
共同社報導,中國海關總署要求對中國出口水產品的日企,須提交由日本政府機構簽發的衛生證明、放射性物質檢測證明和產地證明。水產品抵達中國後,將由中國海關當局實施檢疫。
中國海關總署 6 月 29 日發佈公告稱,在持續開展針對日本福島核污染水排海的長期國際監測和中方獨立取樣監測且結果未見異常,日本政府承諾保障輸華水產品品質安全的前提下,根據中國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和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進口」相關原則,為維護消費者有合法權益福島縣、群馬縣、栃木縣、茨城縣、宮城縣、新潟縣、長野縣、埼玉縣、東京都、千葉縣等 10 個都縣除外。
日本政府表示,將加速推進 37 個道府縣恢復對華出口水產品的相關手續。
2011 年 3 月 11 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 9.0 級地震並引發特大海嘯。受地震、海嘯雙重影響,福島第一核電廠大量放射性物質外洩。 2021 年 4 月 13 日,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將福島核污水經過濾稀釋後排放入海。根據東京電力公司計畫 2023 年夏天正式開啟福島核污水排放,預計排海作業將持續 30 年。這項決定遭到國際社會廣泛質疑與反對,在日本國內也引發強烈擔憂。
2023 年 8 月 24 日,日本啟動福島第一核電廠核污染水首次排海。當天,中國海關總署發佈公告,決定對原產地為日本的水產品採取緊急措施,8 月 24 日(含)起全面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中國曾是日本水產品的最大出口目的地。據農水省透露,包括裝飾品用等在內的水產品對華出口額在暫停前的 2022 年約為 871 億日元(約合人民幣 43 億元),佔全球的約 22%,但 2024 年僅為 61 億日元,跌至約 2%。
- 檳城漲勢吸金,資金正悄悄進場中
- 掌握全球財經資訊點我下載APP
上一篇
下一篇